易经的小故事
易经的小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易经的小故事 > 第二章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第二章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加入书架
书名:
易经的小故事
作者:
焰烬拾荒
本章字数:
3354
更新时间:
2025-07-07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军律烽烟

洛阳城的初春,积雪未融。裴林医局内,林昭正将新制的冻疮膏分发给流民,忽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撕破晨雾。沈砚翻身下马,军报上的朱砂红印刺目惊心:"漠北敌军卷土重来,且带来了携带瘟疫的病畜,沿途村落十室九空!"

裴砚之立即召集众人。漕帮老帮主着腰间令牌,目光如炬:"此次不比寻常,医疗队需如军队般严明纪律。"他展开地图,指尖点在雁门关:"此处为必经之路,我们在关下设三重医帐,重伤、轻症、疑似病患必须严格隔离。"

三日后,医疗队抵达雁门关。寒风呼啸中,巴图带领漕帮兄弟用牛皮帐篷搭建隔离区,阿依古丽手持铜铃来回巡视:"记住!未消毒者不得随意出入!"然而,随着流民涌入,情况逐渐失控。一位老妇人抱着高烧的孙子跪在医帐前痛哭:"大夫,救救我的孙儿!"

年轻的药童阿青于心不忍,偷偷将祖孙俩带入轻症区。林昭发现时,患儿身上的红疹己蔓延至脖颈——这是传染性极强的"赤斑疫"。"立刻封锁这片区域!"林昭的声音在寒风中发颤,"阿青,你违反了隔离令!"

消息传开,医帐内人心惶惶。裴砚之手持《行军医典》匆匆赶来:"这种疫病一旦扩散,整个营地都会沦为死地!"老帮主拄着拐杖步入帐中,龙头杖重重敲击地面:"军有军法,医有医律!阿青,按规矩该当何罪?"

阿青脸色惨白,扑通跪地:"弟子愿受三十军棍,以儆效尤!"苏瑶含泪求情:"他也是好心..."老帮主打断她:"战场上,善心若坏了规矩,便是凶器!"沈砚默默取出银针,为阿青施针止痛,三十棍落下,少年后背皮开肉绽。

当晚,老帮主召集所有医者。他解开衣襟,露出布满疤痕的胸膛:"五十年前,我随老舵主押运药材,因一人擅离岗位,导致整船货物葬身火海。自那以后,漕帮便定下铁律——"他的目光扫过众人,"任何疏漏,都可能让无数人陪葬。"

第二日,沈砚在巡营时发现异常。几个士兵偷偷将病死的马匹埋在水源上游,他立刻上报。老帮主面色阴沉:"传令下去,违令者斩!"士兵们这才知晓,正是这些病畜引发了瘟疫。林昭带领药童在水源处投放艾草、雄黄,彻夜监测水质。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深夜,一阵凄厉的哭喊打破寂静。林昭提着药箱冲出门,只见轻症区的流民不顾阻拦,想要逃离营地。为首的汉子嘶吼着:"在这里等死,不如拼个活路!"混乱中,携带病菌的飞沫在空气中弥漫。

"放箭威慑!"老帮主果断下令。漕帮兄弟的箭矢擦着流民头顶飞过,巴图大声喊道:"谁越过红线,格杀勿论!"林昭趁机跃上高台,举起装有疫苗的陶罐:"我们正在研制解药!只要守住三日,就能..."她的话被剧烈的咳嗽打断——己有医者被感染。

裴砚之迅速将林昭拉到一旁,为她把脉:"你染上了疫气!"林昭却甩开他的手:"别管我!快去调配新药!"她转身投入救治,却因体力不支险些摔倒。苏瑶眼疾手快扶住她,泪水夺眶而出:"昭儿,你这样会没命的!"

关键时刻,老帮主带着从西域商人处换来的珍稀药材赶到。他将一株千年雪莲递给裴砚之:"这是救命的药,你亲自熬制。"转身又对沈砚说:"带二十人守住西门,防止敌军趁乱投毒!"他有条不紊地调度,如定海神针般稳住局面。

三日后,疫苗终于研制成功。当第一支疫苗注入患者体内时,整个营地爆发出欢呼声。痊愈的流民们自发组成护卫队,协助维持秩序。老帮主看着忙碌的众人,对林昭说:"还记得阿青受罚时吗?若当时不严明纪律,今日便是万劫不复。"

凯旋那日,雁门关的百姓夹道相送。阿青己康复,他戴着镣铐跪在老帮主面前:"多谢您的教诲,让我明白守律方能救人。"老帮主亲手解开他的镣铐:"起来吧,去把这个故事讲给新来的医者听。"

洛阳城的夜,裴林医局张灯结彩。林昭的伤己痊愈,她依偎在裴砚之肩头,看着沈砚正教小徒弟辨认防疫药材,苏瑶和阿依古丽在争论药方配比,巴图则带着漕帮兄弟演练新学的医术。老帮主举起酒杯:"这杯酒,敬那些严守规矩、以命相护的人!"

月光洒落,医局匾额上的"济世"二字熠熠生辉。林昭终于懂得,无论是战场还是医场,唯有严守纪律,才能在凶险中守护生命,正如爻辞所言,师出以律,否臧凶,规矩与秩序,永远是克敌制胜的根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