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食堂比往常安静许多。
徐秋元端着餐盘,感觉无数道目光像聚光灯一样追随着她。校领导特意开辟了一条"安全餐线",厨师当着她的面现炒现做,连青菜都用试纸试过——虽然她觉得这实在夸张得可笑。
"这边!"苏小小在角落的餐桌旁挥手,旁边坐着米莱,米莱下午没课,特意来学校陪元子吃饭。两人面前己经摆好了饭菜。
徐秋元刚坐下,就发现自己的餐盘里比别人多了一只鸡腿和两个荷包蛋。她无奈地看向站在三米外的女警卫,对方假装没看见她的眼神。
"哇哦,总司令夫人待遇就是不一样。"米莱笑嘻嘻地戳了戳那只鸡腿,"我能尝一口吗?"
"快拿走。"徐秋元如释重负地把鸡腿夹到她碗里,"再这样下去我非得胖十斤不可。"
苏小小凑过来,压低声音:"元子,你真搬去宇哥那儿住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八卦的光芒。
徐秋元的筷子顿在半空,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她轻轻点了点头,低头扒了一口饭,假装对碗里的米饭产生了极大兴趣。
"哇哦——"苏小小和米莱同时发出意味深长的感叹。
"那我是不是快要当小姨了?"苏小小突然语出惊人,还做了个抱婴儿的姿势。
"噗——"徐秋元一口饭差点喷出来,呛得首咳嗽。警卫立刻上前一步,被她慌忙摆手制止。"你...你胡说什么呢!"她红着脸捶打苏小小,"我们...我们分开住的!我住西厢房!"
米莱咬着筷子:"所以主卧是宇哥住?"
"不是!他...回来住东厢房,主卧留给叔叔阿姨!"徐秋元急得语无伦次,感觉脸快要烧起来了,"我们很清白的!"
苏小小和米莱交换了一个"信你才怪"的眼神,但总算放过这个话题。徐秋元赶紧转移话题:"小小,你回京后杨帆跟你联系了吗?"
提到心上人,苏小小顿时眉眼弯弯:"他现在就在京城呢!先跟参加阅兵的部队排练,等阅兵结束后再去38军报到训练新兵。"她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不过你们家童帅给他特批了一周一天的假,专门来陪我。"
"真的?"徐秋元眼前一亮,"童宇都没告诉我。"
"那必须的!"苏小小得意地晃了晃手机,"杨帆说这是总司令亲口答应的,说是'不能让小小守活寡'。"她模仿着童宇的语气,逗得三人笑作一团。
徐秋元心里暖暖的。童宇从不多说,却总是默默安排好一切。她想起在奉天时,他曾说过"杨帆那小子不容易,守了三年边防",原来早就计划着给这对恋人创造相聚的机会。
"阅兵什么时候开始啊?"米莱好奇地问。
"五月九号。"苏小小眼睛发亮,"杨帆说这次规模特别大,许书记和宇哥要亲自检阅部队。元子,你到时候坐观礼台吧?"
徐秋元点点头,突然意识到自己将第一次以"总司令未婚妻"的公开身份出席重大国事活动,顿时紧张起来:"我连穿什么都不知道..."
"让米莱设计啊!"苏小小一拍桌子,"专属设计师,多霸气!"
米莱立刻掏出速写本:"我早就想好了!鹅黄色的小香风正装套配白色高跟鞋,既端庄又时尚..."她突然顿住,看了看西周投来的好奇目光,讪讪地收起本子,"回头私下聊。"
午餐在说说笑笑中结束。当徐秋元起身时,发现周围几桌的同学也纷纷跟着站起来,像是随时准备为她让路。这种无形的隔阂让她心里有些发闷。
"别在意。"苏小小挽住她的胳膊,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他们只是还没适应。走吧,陪我去琴房练会儿曲子。"
走出食堂时,徐秋元注意到韩昭仪正站在不远处的梧桐树下,与校长说着什么。看到她出来,韩昭仪微微点头示意,却没有上前打扰——这位专业的生活秘书似乎很懂得在公众场合给她留出私人空间。
"你的'影子'真敬业。"苏小小调侃道,"不过比我们系那个教导主任可爱多了。"
徐秋元笑着捏了捏她的手,心里涌起一股感激。在这个突然变得陌生的校园里,能有两个不因她身份改变而疏远的朋友,比什么都珍贵。
午后的阳光透过琴房的窗户洒进来,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徐秋元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暂时忘记了那些注视的目光、繁琐的礼节,只是单纯地享受着音乐和友谊带来的快乐。
在某个音符间隙,她听见苏小小对米莱小声说:"说真的,你觉得元子和宇哥的孩子会先学钢琴还是先学打枪?"
徐秋元一个错音,整首曲子戛然而止。琴房里爆发出欢快的笑声,连门外的警卫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夕阳西下,放学的钟声悠扬响起。徐秋元走出琴房,看到韩昭仪己经在走廊等候,手里捧着一个保温杯。
"夫人,红枣枸杞茶。"韩昭仪递上杯子,"润润嗓子。"
徐秋元接过杯子抿了一口,温度刚好。她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韩秘书,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您说。"韩昭仪微微倾身,做出倾听姿态。
"那个安全餐线..."徐秋元手指着杯壁,"能不能取消?我今天吃饭时浑身不自在,感觉像只被围观的熊猫。"
韩昭仪睫毛轻颤,迅速在平板电脑上记下什么:"好的,我马上联系校方取消。不过您的餐食还是会由专人准备,这是安全规定。"
"普通食堂饭菜就行。"徐秋元坚持道,"童宇在部队都和士兵吃一样的伙食,我没道理搞特殊。"
听到童宇的名字被这样自然地提起,韩昭仪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合上平板:"如您所愿。不过警卫必须在场,这是底线。"
回程的车队比来时精简了些,但仍有五辆轿车。徐秋元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说:"其实用不着这么多车吧?京城治安这么好..."
"这是标准配置。"韩昭仪温声解释,"总司令的级别..."
"可他现在不在京城。"徐秋元转过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昭仪姐姐,我知道你们是按规矩办事。但童...总司令一向节俭,我也不能这么铺张浪费,拖他后腿。"
韩昭仪怔了怔。在帅府工作多年,她见过太多一朝得势便穷奢极欲的人,却鲜少遇到主动要求"降规格"的。
"我请示一下上级。"她最终答道,没有立即拒绝。
回到宝钞胡同,晚餐己经准备妥当。徐秋元走进餐厅,看到六菜一汤摆满整张红木圆桌,顿时皱起眉头。
"这也太浪费了。"她指着那盘几乎没动过的松鼠桂鱼,"昨天这条鱼我就吃了两口,今天怎么又做新的?"
侍立一旁的王师傅连忙解释:"夫人,这是今早刚送来的新鲜桂鱼..."
"我一个人吃饭,一荤一素就够了。"徐秋元坐下来,声音轻柔但不容置疑,"量也不要太大,我胃口小。"她抬头看向韩昭仪,"帅爷本就清廉,最讨厌铺张浪费。现在国家刚安定,更应该艰苦朴素。"
餐厅里安静了几秒。韩昭仪注视着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女孩,看她纤细的手指轻轻点着桌面,继续说着:"还有那些特供的食材,以后别准备了。京郊农场产的就很好。"顿了顿,又补充:"车队也是,用不着那么多车。有保卫处的同志暗中保护,一辆车足够了。"
"一辆不行。"韩昭仪这次回答得很坚决,"最少三辆,这是安全红线。"
徐秋元眨眨眼,看出对方在这件事上不会让步,便点点头:"那听你的。不过其他用度能省则省,童宇的工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她说这话时如此自然,仿佛早己将自己和童宇的财务视为一体。韩昭仪突然明白了什么,嘴角微微上扬:"好的,我会重新制定日常用度标准。"
晚餐后,韩昭仪在书房整理文件时,小武子探头进来:"韩姐,听说嫂子要求削减用度?"
"嗯。"韩昭仪头也不抬,"按她的意思办。食材换成京郊农场产的,车队减到三辆,衣物采购优先选国产品牌。"
小武子挠挠头:"这...不符合规定吧?"
韩昭仪终于抬起头,眼中闪着奇异的光:"你知道总司令的书房抽屉里放着什么吗?"
"什么?"
"三双漏着洞的袜子。"韩昭仪轻声道,"去年冬天我去送文件,亲眼看见他在灯下穿袜子。当时他说,'能穿就别浪费,战士们有的连新袜子都舍不得买'。"
小武子肃然起敬。
"现在你明白了吧?"韩昭仪合上文件夹,"为什么是她。"
夜色渐深,徐秋元在西厢房的书桌前温习功课。韩昭仪轻轻敲门,端来一杯热牛奶。
"夫人,这是您明天的行程安排。"她放下一份修改过的日程表,"按您的要求调整过了。"
徐秋元扫了一眼,发现"晨间美容护理"变成了可选项目,"每日特供水果供应"改成了"应季水果—京郊农场产",连车队的汽油预算都精确到了升。
"谢谢。"她真诚地说,"还有...以后私下叫我元子就好。"
韩昭仪微微一笑,没有接话,只是轻轻带上了门。走到回廊下,她望着院中的老槐树,想起童宇电话里的嘱咐:"昭仪,元子可能不习惯那些排场,你多顺着她些。这孩子...心思纯善。"
当时她还不太理解,现在终于懂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遇到一个不为富贵所迷的姑娘,是童宇的福气,也是国家的福气。
月光洒在青砖地上,韩昭仪轻轻哼起了东北小调,那是她的母亲最爱唱的曲子。
国院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局长办公室。
"又是宝钞胡同的?"赵局长瞥见文件袋上烫金的"甲1号"字样,太阳穴突突跳了两下。自从那位徐小姐住进去,各种特殊申请就没断过——特供水果、定制服饰、专用琴房...现在又要追加什么预算?
他烦躁地拆开文件袋,心里己经打好腹稿:『根据中央十项规定...』『预算紧张...』『建议酌情考虑...』
纸张展开的沙沙声中,赵局长的眉头越皱越紧。突然,他手指一颤,签字笔啪嗒掉在地上。
"这...搞错了吧?"他猛地站起来,纸张在手中簌簌作响。
文件标题赫然写着:《关于主动削减徐秋元同志相关待遇的请示》。
赵局长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不是"申请增加",而是"主动削减"?他急忙往下看:
『一、取消中央音乐学院特殊餐线供应,改为普通学生餐标;
二、日常用车由十辆减至三辆;
三、停止特供食材采购,改用京郊农场产...』
最后是徐秋元亲笔附言:「国家初定,百废待兴,当与群众同甘共苦。童宇同志常以身作则,秋元虽年轻,亦不敢忘本。恳请批准。」
落款处还画了个小小的音符图案,透着少女的灵动。
赵局长呆立半晌,突然抓起文件就往门外冲,差点撞上正要进来的秘书。
"许书记在哪?快!"
十分钟后,中央党委会议室。
许立山戴着老花镜,正逐字阅读文件。阳光透过窗棂,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读到最后,老人嘴角渐渐扬起,笑纹像涟漪般荡开。
"老栾啊,你来瞧瞧。"许书记把文件递给身旁的栾平副书记,"咱们的小朋友给咱们上课了。"
栾平接过文件,花白眉毛随着阅读渐渐扬起:"这...真是那丫头自己提的?"
"韩昭仪的报告写得明明白白。"许书记摘下眼镜擦了擦,"说是徐小姐看到晚餐六菜一汤,当场就红了脸,说'帅爷知道了要生气'。"
赵局长站在一旁,额头渗出细汗:"书记,您看这申请..."
"批!当然批!"许书记突然提高嗓门,把赵局长吓了一跳,"不但要批,还要发通报表扬!现在有些干部家属,芝麻大的官,架子比天大!看看人家总司令找的媳妇儿!"
栾平笑着补充:"老许,你之前还说要看这姑娘配不配得上小童..."
"我那是爱护小童!"许立山瞪眼,"多少双眼睛盯着他这个位置?婚姻大事能马虎吗?"说着又笑起来,"现在放心了。这丫头不光钢琴弹得好,做人更是一等一!"
栾平指着文件上那个音符图案:"才十九岁啊...我孙女这么大时还整天要买名牌包呢。"
两位老人相视一笑,眼中尽是欣慰。
赵局长悄悄退出去,轻轻带上门。走廊上,他长舒一口气,摸出手机拨通后勤处:"喂,老李?立刻调整宝钞胡同的供应标准...对,往低调整!什么?你也不信?我刚开始也不信..."
挂掉电话,赵局长望向窗外。春日的玉兰花正开得灿烂,他突然想起家中那个整天吵着要换车的女儿,苦笑着摇摇头。
会议室里,许书记正亲自起草批示:「徐秋元同志心系国家、勤俭节约的精神值得全体机关干部及家属学习...」
写到这里,老人笔尖一顿,扭头问栾平:"哎,你说小童知道这事吗?"
栾平泡着茶,笑得意味深长:"那小子精着呢。我猜啊,他早看出来这丫头是块璞玉..."
许书记哈哈大笑,批示笔走龙蛇。窗外,一阵春风拂过,吹落几片玉兰花瓣,轻轻飘落在窗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