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是他,苏星河不由地又惊又怒:“又是你这叛徒…居然还未逃走?”
原来丁春秋自那日败退后并未走远,一边苦修自己的得意绝学化功大法,一边密切关注苏星河的动向。
如今他的化功大法终于练成,又见苏星河竟然和萧易单独出了城,萧远山这个硬茬并不在侧…不由大呼“天助我也”,因而立刻现身,准备靠武力擒走苏星河。
丁春秋摇了摇折扇,一脸得意地笑道:“小弟最新练成了一门奇妙武学,丝毫不逊于本门的北冥神功,故而特地向师兄讨教一番。”
苏星河英眉一凝:“放屁!你那点微末武学,也配和师父的看家本领相提并论,简直不自量力!”
“配与不配,只有见过才知道…看招!”
此刻“北乔峰、南慕容”尚未出生,而丁春秋正值壮年,其功力深厚虽然不及“逍遥三老”,却在下一代高手中已是佼佼者。
只见他一个起落,便与小萧易、苏星河二人的距离瞬间拉进数丈,下一秒袍袖席卷而来,用上了“化功大法”的功夫。
此刻丁春秋自信满满,料来自己新创的这一门绝学旷古烁今,足可将萧易和苏星河的武功瞬间化尽!
萧易略一慌神,旋即将一个黑黝黝的什物随手朝他扔去,正是苏星河最新研制的雷火弹…这也是他第一次使用这门火器,至于威力如何,他也不敢断定,只能拼死一试了。
丁春秋见有“暗器”飞来,本能地朝旁边躲开,那颗雷火弹正好击中了身后的大青岩。
轰隆!
一声雷霆巨响,雷火弹瞬间引爆。
只见火光冲天迸射,烟雾缭绕,巨石被炸得四分五裂,火药产生的强大爆炸力仿佛巨浪般拍在丁春秋的背心上。
饶是他武功内力高绝,也禁不住狂喷一口鲜血,踉跄着倒退几步,方才勉强站定;但体内气血翻涌,五脏六腑都好似倒转了过来!
“这…这是什么暗器?”
萧易与苏星河对视一眼,均是面露喜色,“霹雳雷火弹”产生的爆炸力果然石破天惊,所向披靡!
萧易心中立时大定,把玩着手中的另外两颗,对丁春秋讥讽道:“我承认阁下很强,但假如我使出这雷火弹来,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毕竟个人再如何勇武,最终也无法突破人类的极限,挡住千军万马的冲锋;也抵不过火药的开山裂石、狂轰乱炸!”
一番话语犹如重锤,击中了在丁春秋的心头,他眼神略显迷茫地看着萧易:“难道…我苦练十余寒暑,废寝忘食创出的奇功,还不如一个拿着这颗小小黑丸的普通人…这,这怎么可能!”
丁春秋怒吼一声,袖子狂甩,碧绿色的毒雾顿时喷薄而出,弥漫过来。
“小心,这厮放毒!”
苏星河拉着萧易连退数步,拿出避毒丸给他服下,同时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毒粉。
待那毒烟消散,丁春秋早已压下内伤,运起轻功,鬼魅般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苏星河眼看追赶不及,不由恨恨地道:“可恶,没想到让这厮逃了…下次也不知何时才能遇到?”
萧易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苏兄不必着恼,眼下他被火器炸得元气大伤,武功修为已大不如从前,再加上见你身怀利器,今后绝不敢再打尊师的主意了。
更何况,想要除掉此人亦不是什么难事,我回去便派人打探他的行踪,届时定可报了你师门的大仇!”
苏星河点了点头,想到诛灭丁春秋不再是镜花水月,反而触手可及,心中自然宽慰不少。
丁春秋强忍一口气离开可敦城,直到奔行至数十里之外的密林方才踉跄着倒地,“呼呼”喘着粗气,旋即运功打坐,开始调养内息。
饶是他内功精深,火药也未伤及要害,可依旧被炸个不轻,没个两三年时间的静心疗养,恐怕难以恢复昔日的功力。
不过更大的冲击却是来自心理上的——那雷火弹的威力,给他造成了巨大的“阴影”。
自此丁春秋哪里还敢再探寻无崖子的下落,将来便是遇到萧易和苏星河,也必定望风而逃,不敢与之照面了…
——————
校场之上,金鼓震地,旌旗蔽空。
萧远山正发号施令,台下训练有素的辽军劲卒则手持刀枪,轮番操演。
他们突刺、劈砍的动作整齐划一,同时还不断喊出响亮的战斗口号,雄姿英发,刀枪鸣风。
台上的萧易暗暗点头,心念一动:西北路的军士底子都不错,若是授予一些九阴真经的粗浅功夫,一则可以强身健体,将来其体魄较之普通的士兵更为强健,大大提升战场存活率;二则也可学一些刀法、拳脚的克敌之术,军队整体的实力也可更上一层楼…
萧易将萧远山呼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萧远山略一沉吟:“这倒不难。九阴真经以《道德经》为底,蕴含《庄子》、《列子》等‘四子真经’的道家之理。
这些士兵文化水平不足,一时恐怕难以领悟…若是传授基本心法时,辅以道家典籍进行讲解,势必更易融会贯通。”
萧易闻言,顿时脑中灵光一现:“远山兄所言有理。不如咱们就在军中开办‘军事学堂’,士兵们除了日常操练,还要学习道家经义和九阴中的心法、技艺…”
二人商议一番,都觉大有可为,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军事学堂”。
萧易此举除了提高军人素质、加强军队战力之外,其实还有一层深意:趁此良机,促使他麾下的士兵皆信仰中华文明的传统宗教——道教。
如此一来,不但同为信徒的袍泽之间羁绊加深,西北军自此凝聚力将大大加强,而且也让萧易从一般的上级主帅变成了“宗教领袖”,对基层士兵们的控制变得根深蒂固,自下而上地保证了全军的忠诚度和组织效率…
“军事学堂”创立之初,首先是让连同萧别里剌、萧万里在内的统军使、都监等高层将领齐聚一堂,进行传道授业。
此刻萧易对九阴真经的内容基本纯熟,便亲自授以经中基本的吐纳心法,并从招式篇中分解出简单有效、适合行伍的刀法拳理,由此创出“荡魔刀法”和“平寇拳”,一招一式地演练给诸将看。
与此同时,他又用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来讲解道家典籍,从将领们开始推广、传播道教。
之后每个将领回到各自营垒,召集营里的中、基层将校,将其所学进行传授;再由这些将校传给麾下的基层士兵…如此全军上下两万将士,都可习得九阴真经武功和道家经典。
学堂开始时还是讲解德道经、庄子之类的道家基本,后来随着将士们信仰水平的提高,这些知识明显是不够用了…
好在萧易的身边,还有苏星河这个逍遥派的“道学通”。
萧易从宋朝买来大量的道家经书。苏星河则负责将《黄庭经》、《太上老君内观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等等深层次的道经化繁就简,使其更便于初学者理解,随之编纂成书。
此书取名《天道经》,密密麻麻地写在成千上万张羊皮上,供给全军传阅、学习。
根据书中内容,士兵们可以系统性地理解功德报应,对道教神仙信仰和修行方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九阴真经的武学博大精深,哪怕只是些皮毛,也足以让西北辽军脱胎换骨,战力一日千里;而同时,随着道家信仰的不断加深,全军上下也正在逐渐形成一股全新的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