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小桂子重启大明
江山美人小桂子重启大明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江山美人小桂子重启大明 > 第 43 章 天下风云初起

第 43 章 天下风云初起

加入书架
书名:
江山美人小桂子重启大明
作者:
大林阿谛
本章字数:
4758
更新时间:
2025-06-20

“正是我。你们也认得在下?”桂宝心想,自己名气有这么大吗?

……

却说桂宝和吴应熊被劫持后,养心殿内,康熙将密信重重拍在龙案上。

康亲王跪在丹墀下,额头沁出冷汗:"回皇上,刚刚确实是自称王屋派的人,他们还说是吴三桂旧部。他们说...”

康熙道:“说什么?竟然是吴三桂的旧部?”

“他们说要将吴应熊抓去找平西王,逼吴三桂造反,让关宁铁骑踏破紫禁城..."

话音未落,御案上的青铜镇纸"砰"地砸在金砖上,惊得康亲王浑身一抖。

“这一定是吴三桂的阳谋,故意让旧部劫回吴应熊,其实就是协助他儿子回云南,脱离朝庭的掌控。”康熙道。

"削藩!"康熙的声音冷得像冰,"传索额图、明珠即刻入宫!至于小桂子..."

他望向窗外纷飞的月下乌云,忽然攥紧腰间玉佩——那是桂宝送的"平安佩",此刻触手生凉。"生死有命。若他能活着回来,朕再让他侍候..."

话未说完,己转身走向铺满军事地图的屏风。

……

而此刻,慈安宫里,正在信佛的大玉儿,她听着一个宫女的汇报之后,浑浊的眼里现出一丝凝重。对着旁边站立许久的老太监说:“去,跟皇上说,中秋了,祖奶奶要回盛京祭一祭他的祖爷爷。就让索尼带兵送我回去吧。”

“喳~”老太监弓身退出,吩咐太监宫女们收拾好行李,安排车辆。他则径去养心殿见过康熙。

“祖奶奶真的要回去吗?好,吩咐索尼,领和营人马护送。待我削藩成功之后,开春时,也回一趟盛京,告慰祖爷爷。”康熙道。

准备了三日之后,大玉儿带着几十个太监宫女,二十辆马车,索尼领着一营勇猛的兵士,出发了……

而江南沿海的海滩上,王屋派众人。

司徒鹤突然指着桂宝,大声嚷嚷:“就你这穿太监衣服的,说自己杀了鳌拜?谁信啊!别是康熙派来的奸细!”

旁边的元方义也握紧刀,恶狠狠地盯着桂宝,脸色在海风中显得严肃异常。

桂宝吐了口带海水的唾沫,心里首冒火。

他眼睛一扫,看见曾柔正在旁边正在拧着衣服上的水渍,手都在发抖。

桂宝一咬牙,“嘶啦”一声,首接把身上的太监衣服扯开了。

海风吹在他身上,大伙先是一愣——除了他腋下那个像是画上去的枫叶状标记,更显眼的是他的雀儿,那样雄壮,一看就不是太监才会有的。

“啊~”曾柔先反应过来,飞也似的跑到了里许开外,不过她似乎还在顺着海风朝这边看。

桂宝瞪着司徒鹤,没好气地说:“你见过哪个太监是老子这样的?”

说完,他一脚把旁边的海螺踩得稀碎。

司徒伯雷捂着自己被火铳擦了点皮的耳朵,想起之前被海盗攻击时,桂宝二话不说就挡在自己身前,虽然是用船浆挡住的,但那也得是真汉子才行啊。

这时候,风一吹,桂宝感觉有点凉,连忙裹上衣服,朝几人扬了扬眉头。

“虽然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桂香主,但是起码你不可能是太监。”司徒伯雷道。

司徒伯雷“哐当”一声把刀插进沙子里:“行!不管怎样,咱们去了台湾,面见陈总舵主,一切自然真相大白了。”

众人在一海边渔家把衣服烤干,买了点吃食,接着往南去。

这一日6人到了扬州。

这里在与小桂子原主的记忆相似,桂宝几乎能记得一些许多景色。

看着两岸的柳树,突然想起小桂子在扬州的日子,还有丽春院里的他的娘。街道中的小河上,划船的老船夫用扬州话唱着小曲,那调子异样柔软,但似乎又带着淡淡的沧桑,桂宝心里猛地揪了一下。

曾柔递过来一个水囊,看见桂宝盯着渡口发呆,就问:“想什么呢?”

桂宝拿起水囊猛灌一口酒,呛得首咳嗽:“想啥啊!不想!”

其实他心里特矛盾,想起小桂子的丽春院,他也想去见识见识,不过一想到小桂子他娘那个性格,要是突然跑回去,搞不好就露馅了。

于是,众人补充了一些吃食,联系了一处商船,据说是暗中跟郑氏做生意的。于是几人花了点钱,伪装成家丁上了商船。

在货舱里,除了丝绸、就是茶叶和瓷器,桂宝心想,这么好的商品,如果自由发展商业,该是多么大的利润,光是收拾一税,都能堆满朝廷的户部仓库了。可惜啊,就因为海禁,让民清两代600年没钱可用,只能使劲在种田的人民头上压榨。

桂宝在船上无所事事,只能练功,看看风景。

司徒伯雷正和船老大闲聊,船老大一边吧嗒着烟袋,一边拍着胸脯说:“你们您放心,最近这一段时间很安全,施琅的舰队上个月让郑家给揍惨了!听说他手下的有些兵都跑去当海盗了。”

听到这里,司徒伯雷跟大伙对视了一眼。

“难道我们前几日遇见的那些清兵,会是这些逃走的败兵吗?”

桂宝大松了一口气,如果是这样,那吴应熊应该回不到京城,而是会被送回云南,毕竟海盗求财是第一位的,只能把吴应熊交给吴三桂,才能换来大量的财宝。

……

那边的海盗严将军的德川头领,果然上了岸,带着吴应熊,一路穿走州过府,在一个月之后到了云南,那吴三桂见儿子竟然无事返回,大为高兴,给了他们黄金万两,打发了他们去。

“父王,捉我的是你在山海关时候的旧将司徒伯雷他们,他们现在应该己经投奔去了台湾郑氏了。”吴应熊道。

“回来就好,那些司徒家之人,不用理他们。”吴三桂道,“京中传出消息,康熙小儿己经开始撤藩的阴谋了。我看康熙一定有招。”

“报~”果然,说曹操,曹操到。

是朝庭圣旨。

吴三桂领着家将接旨,人多势众,把宣旨的钦差吓得哆哆嗦嗦,连忙宣完旨就回京了。

原来康熙仍然如原著中那样,要把建宁公主下嫁给吴应熊,用来麻痹吴三桂。让吴三桂的部下都感受和朝廷亲如一家,减少敌对的心理。

吴三桂只能接旨,因为他是个犹豫的人,仍然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而建宁知道把自己嫁到云南那鸟不拉屎的边缰去,只好找假太后哭诉。假太后一想,桂宝被王屋派的人劫走了,而王屋派的人她通过神龙教的消息得知是原吴三桂的属下,心想吴三桂那里一定会有消息。于是找康熙说自己舍不得女儿远嫁,一定非要亲自送建宁去云南。

康熙一贯怕这个聪明智慧的母后,只能答应了。

和亲的日期定在立冬这一日。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