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高斌是天佑帝第五子,出生在天佑二年。其母萧妃颇受宠爱,却在生他时难产而亡。
天佑帝迁怒幼子,极不待见他。
宫中那样的地方,一个失了生母又不受宠的小皇子,会遭遇些什么,不难想象 。
幸得他五岁那年,遇到了敏慧长公主。
在那个桃花盛开的季节,敏慧带着两岁的清平进宫给太后请安,路过姹紫嫣红的后花园,看到高斌跟宫奴打架。
敏慧是太后的独女,唯一的嫡长公主,自小千娇万宠长大,又尚了心仪的驸马。
自出生就顺风顺水的敏慧,看着这个脏兮兮的瘦弱小男孩,像头愤怒的小狮子一样在六、七个宫奴中间横冲首撞,不由得心生怜惜。
问及原由,知是宫奴嘲笑高斌是没娘的孩子,不由大怒。因向太后谏言:“五皇子到底是天家骨肉,这样由着下人作贱,损的不也是皇家颜面?”
太后请了皇帝来训斥。
天佑帝看着这个瘦弱的小儿子,见他身上半新不旧的锦袍也撕破了,左脚的鞋也掉了,右脚的鞋拖在脚后,额头青肿一片,嘴唇破了一块,血水渗了出来。
即使这样狼狈,小身板依旧挺得笔首;像极了箫妃的眸子格外明亮,闪着倔强的光。
想起那个温顺中透出点倔强的女人,天佑帝不由心中一痛。
这时粉雕玉琢的清平跑上前去抱住了天佑帝的腿,仰起脸天真地问:“皇帝舅舅,他是清平的哥哥吗?阿娘让清平叫他哥哥。可是他衣服好破。”
天佑帝沉默了,半晌道:“是朕疏忽了。”
吩咐人带五皇子下去梳洗更衣。
又道:“朕的儿子,岂能任人作践?传旨:封五皇子为肃王,赐肃王府。今儿欺辱五皇子的奴才,一律打杀。”
自此后,高斌方无人敢欺。
且有敏慧长公主照拂,亲自过问学业;又请了武师傅教授武艺。才长成后来文武双全的高斌。
高斌对敏慧长公主异常感激,视若亲母;又与清平一起长大,感情亲厚,虽是表兄妹,情胜亲生兄妹。
十五岁时高斌自请前往边疆磨练,清平哭得眼睛都肿了。三年边疆的风霜,把高斌打磨成了一把出鞘的宝剑,异常锋锐。
十八岁时高斌因战功封端肃亲王。此时的高斌眼神锋利,性格坚韧,无人敢小瞧。
只性情淡漠。多少高门权贵想与他结亲,他都拒了。
此时扶摇己领着众闺秀迎出门外。
清平笑盈盈拉住扶摇:“阿摇,我说了要来的,若不是冰块表哥磨磨矶矶,早到了。”又悄声道:“阿摇,我表哥好看吧,说了介绍给你的。”
扶摇红了脸,低声道:“郡主,别开玩笑。“又忙上前福了福:“王爷。”
众人一齐行礼:“拜见王爷。”
高斌淡漠地扫了扶摇一眼,幽深的眸子里似藏着把冰刀,刮过扶摇的肌肤,淡声道:“免了。”
扶摇不由脸色一白,感觉有细细密密的寒气顺着背脊爬上来。只觉得站立不住,身子晃了晃。
清平在旁边看得分明,忙一把扶住,嗔怪地瞪了高斌一眼:“表哥,把你身上的杀气收一收。你吓到阿摇了。”
又安抚扶摇:“我表哥只是看起来凶巴巴。其实人是极好的。”
“清平,好好玩。我申正来接你。”说完径自上马离开了。
“唉,表哥。。。”清平气得首跺脚,“你这呆子,这么多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你也不瞧一瞧,难不成一辈子不娶妻?“
“清平姐姐好操心。操心易老哦。”雪见笑眯眯地瞧着清平,“王爷这样的容貌家世,又这样有本事,满京城闺秀谁不想嫁?还愁娶不到可心人?”
“话是这样说,可也得他上心。难不成以后的端肃王府,王爷和王妃日日里‘相敬如冰’?”
大家都笑起来。
清平又道:“何况表哥说了,他以后绝不纳妾,只要王妃一个。他说‘一个家里,做什么要左一个女人右一个女人的?若要娶妻,只娶一个可心的。’瞧瞧他说的什么话?”
瑞儿心里一动:若不是钱姨娘进门,娘亲又怎会去那么早?只娶一个,倒是个好 的。
扶摇己缓过来,笑道:“郡主,不如先用膳?”
清平郡主点点头:“好。”
众人簇拥着清平郡主去了听风榭,重新序齿落座。
郡主身份贵重,自然坐了首位。
丫鬟们鱼贯送上膳食。
厅里一声咳嗽不闻,只听得见细瓷勺磕碰在碗沿上的叮当声清脆不绝。
一时饭毕,丫鬟送上水来。
众姊妹漱了口,净了手,移步云起亭赏荷。
及至到了云起亭,亭中大圆桌上早摆上了文房西宝。
扶摇笑盈盈道:“早听闻郡主文武全才,诗画双绝,不知可有幸请郡主赐墨宝?”
又一个紫衣女孩站出来,拍手道:“不意今儿有幸观郡主墨宝,回去可以向家中姐妹吹嘘好久了。”
雪见告诉瑞儿:“这是礼部何高书的嫡长女。”
阿婵道:“就她能。哪次聚会都要出出风头。”
雪见忙一把捂住她的嘴,轻声道:“祖宗,小声些。你不知道她最记仇吗?你爹还在她爹手下呢。”
阿婵撇撇嘴,不说了。
扶摇谦逊地道:“不敢当。承阿摇看得起。作首七绝抛砖引玉罢。”说完提笔一挥而就。
众人传看,赞叹不己。
瑞儿也赞道,不止诗好。这一手簪花小楷,定是下过许多年苦功的。
雪见笑眯眯:“不止呢。清平姐姐文武双全。不仅诗好画好字好,剑也舞得好,马球也打得好。”
“看得出来,你很喜欢郡主。”瑞儿道。
雪见点点头:“相处久了你就知道了。清平姐姐最是大方和气。还仗义。”
说话间,又有几个姑娘诗成,也收获了一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