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成了朱棣
重生我成了朱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生我成了朱棣 > 第31章 风雪归途,北平烽火

第31章 风雪归途,北平烽火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我成了朱棣
作者:
也洗
本章字数:
5788
更新时间:
2025-07-07

李闲的马队在淮河渡口与锦衣卫展开了第一场厮杀。蒋瓛派来的追兵骑着河西骏,比李闲的战马快出半个马身,弯刀在冻雨里划出冷光,眼看就要咬住队尾。

“殿下先走!末将断后!” 张武大吼一声,调转马头冲入追兵阵中。他背后的旧伤在激战中再次崩裂,鲜血浸透棉甲,却像不知疼痛般挥舞长刀,硬生生砍出一片血路。

李闲勒住马,看着张武被十几个锦衣卫围攻,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他从马鞍后摘下那架小巧的望远镜,镜片里突然映出渡口旁的芦苇丛 —— 那里藏着二十几个黑影,是徐妙云安排的 “水鬼”,专在淮河沿线接应。

“放箭!” 李闲高声下令。

芦苇丛中突然站起二十个弓箭手,特制的火箭带着哨音射向锦衣卫的战马。这些火箭箭头裹着沥青,射中后燃起熊熊大火,惊得战马人立而起,追兵阵脚顿时大乱。

“走!” 李闲抓住机会,策马冲过浮桥。张武紧随其后,长刀反手一挥,砍断了浮桥的缆绳。锦衣卫看着湍急的河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消失在北岸的风雪里。

“伤得怎么样?” 李闲扶住摇摇欲坠的张武,才发现他左臂中了一箭,箭头深深嵌在骨头上。

“没事……” 张武咧嘴笑,露出带血的牙齿,“这点伤,比在北平城下轻多了。”

李闲撕下袍角为他包扎,指尖触到箭杆上的刻痕 —— 那是锦衣卫特制的 “透骨箭”,箭镞淬了麻药。他心里一沉:“蒋瓛是真想置我们于死地。”

此时的北平城,己被晋王世子的军队围了三日。城南的佛郎机炮日夜轰鸣,城墙被轰出三个缺口,民壮们用装满沙土的麻袋填补,手指冻得发紫也不肯停手。

徐妙云站在城楼指挥,棉袍上落满雪粒,却浑然不觉。她看着晋王世子的帅旗在阵前耀武扬威,突然对周用道:“让赵二柱把所有‘飞天雷’搬到西城角,那里的守军最疲惫,该给他们加把劲了。”

周用看着她冻得通红的脸颊,递上暖炉:“姑娘歇歇吧,老臣盯着就行。”

“歇不得。” 徐妙云的目光落在城外的粮仓,“晋王世子在等我们粮尽,可他不知道,咱们的粮道根本没断。”

三日前,蓝玉从大同派来的偏师悄悄绕到敌军后方,夺回了被占领的粮仓。此刻,赵二柱正带着工匠在粮仓地下挖暗道,准备将粮食运回城内。

“轰隆!” 西城角传来巨响。赵二柱的飞天雷果然奏效,三十个捆在一起的土雷在晋军阵中炸开,掀起的冻土块砸倒了成片的士兵。城楼上的民壮趁机射箭,欢呼声压过了炮声。

晋王世子在帐中听到爆炸声,将茶碗摔得粉碎:“废物!连座孤城都攻不下来!” 他身边的谋士躬身道:“世子息怒,北平的佛郎机炮太过厉害,不如…… 请瓦剌的残部来助战?”

“瓦剌?” 晋王世子冷笑,“马哈木是条狗,给块骨头就摇尾巴。去告诉他们,若能攻破北平,军都山的铁矿分他们三成!”

谋士领命而去,却不知他们的密信早己被蓝玉的斥候截获,快马送往李闲手中。

李闲在途中收到密信时,正躲在废弃的驿站烤火。张武发着高烧,嘴里不停念叨着 “守住城楼”,李闲用雪块给他降温,看着信上 “瓦剌助战” 的字样,眼神冰冷。

“张武,起来赶路了。” 李闲将密信烧成灰烬,“再迟,北平的羊毛毯就要被瓦剌人抢走了。”

张武猛地惊醒,挣扎着上马。两人在风雪中疾驰,沿途的驿站都挂着 “奉令关闭” 的牌子,显然是蒋瓛的安排。好在徐妙云提前让商队在沿途村镇埋下粮食,他们才没断了补给。

第七日黄昏,李闲终于看到了北平的城楼。远远望去,城墙上的旗帜依旧飘扬,只是颜色被硝烟熏得发黑。护城河结了薄冰,冰面上散落着断箭和石块,显然经历过恶战。

“殿下回来了!” 城楼上突然爆发出欢呼。徐妙云正指挥士兵修补缺口,抬头看到那熟悉的银甲,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李闲策马冲到城下,却被徐妙云拦住:“等等!城门不能开,晋军的弓箭手在对面山梁!” 她让人放下吊篮,“你先上来!”

吊篮升到半空时,山梁上果然射出箭雨。李闲拔出长刀拨打,箭头擦着脸颊飞过,留下一道血痕。徐妙云在城楼大喊:“放石灰粉!”

民壮们将早己准备好的石灰粉撒向山梁,白茫茫的粉末遮住了视线,弓箭手的射击顿时失了准头。吊篮稳稳落在城楼,李闲翻身跃出,一把将徐妙云拥入怀中。

“我回来了。”

“嗯。” 徐妙云的声音带着哭腔,却紧紧抓住他的手臂,“城西的缺口快守不住了,赵二柱的飞天雷快用完了。”

李闲看向城西,那里的厮杀声最激烈,城墙的麻袋己经被鲜血浸透。他对张武道:“带你的亲卫去西城,用东宫玉印调动京营旧部 —— 我早让他们混在民壮里待命。”

张武精神一振,领命而去。李闲转身对徐妙云道:“晋王世子让瓦剌来助战,咱们就给他们备份大礼。”

他登上最高的箭楼,用望远镜观察敌军阵营。瓦剌的骑兵果然来了,约有五千人,正在城北扎营,与晋军互不往来,显然各怀心思。

“赵二柱!” 李闲大喊。

赵二柱扛着新造的炮管跑来,脸上沾着黑灰:“殿下!新炮成了!能打西里远!”

“瞄准瓦剌的营地,打他们的马厩!” 李闲指向城北,“记住,只打瓦剌,别碰晋军。”

赵二柱虽然不解,还是立刻调炮。三发炮弹呼啸着飞出,精准地落在瓦剌的马厩里,受惊的战马冲破栅栏,踩死了不少士兵。

“晋王世子骗了我们!” 瓦剌的首领怒吼,“他说北平城快破了,这分明是让我们当替死鬼!”

马哈木的儿子挥舞弯刀:“杀去晋军大营!抢他们的粮草!”

两支本就互相猜忌的军队瞬间火并,营地里乱成一团。李闲抓住机会,下令:“开城门!全线反击!”

城门缓缓打开,李闲带着亲卫冲在最前面。城楼上的佛郎机炮同时开火,掩护骑兵冲锋。京营旧部看到东宫玉印,纷纷拔出藏在身上的制式长刀,在晋军阵中撕开一道口子。

“是燕王殿下!” 民壮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跟着骑兵冲出城门,锄头和扁担也成了致命的武器。

晋王世子在混乱中想逃,却被张武堵住去路。两人激战数十回合,张武凭着一股狠劲,将长刀刺入他的胸膛。晋王世子难以置信地倒下,眼中还带着对军都山铁矿的贪婪。

瓦剌人见势不妙,掉头往草原逃窜,却被蓝玉的大军拦住,大半成了俘虏。

战斗结束时,雪又下了起来,落在尸体上,很快堆起薄薄一层。李闲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看着徐妙云走来,她的棉袍上沾着血污,却笑得灿烂。

“欢迎回家。”

李闲握住她的手,忽然发现掌心的冻疮裂开了,渗出血来。他将她的手揣进自己怀里取暖,望向南京的方向:“该给父皇写封信了。”

信中,李闲详述了晋王世子勾结瓦剌、蒋瓛伪造账册的经过,并附上密信和玉印为证。最后,他写道:“北平军民同心,愿为大明守好北境,此生不渝。”

南京的乾清宫里,朱元璋看着信上的血迹,又看了看蒋瓛送来的 “燕王叛乱” 奏报,忽然将奏报扔进炭火盆。老皇帝望着窗外的飞雪,喃喃道:“标儿,你没看错人。”

蒋瓛在殿外听到炭火声,心里一沉,知道自己的死期近了。

北平的城楼在风雪中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远处的打铁声交织在一起。李闲和徐妙云并肩站在城楼上,看着工匠们修补城墙,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忽然觉得,所有的厮杀和牺牲,都值得了。

北风卷着雪沫子掠过,带来军都山铁矿的烟火气。李闲知道,这场风波过后,北平将迎来真正的春天。而他与徐妙云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下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