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 第7章 春酿

第7章 春酿

加入书架
书名:
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作者:
耀星空灵
本章字数:
4686
更新时间:
2025-07-07

正月初二的雪粒子敲在窗纸上,周延蹲在作坊里翻陶瓮。新腌的泥蛋泛着琥珀色,蛋清透亮得能照见人影——这是他用后山碱土和野菊花汁改良的配方,比去年的更清香。

"哥!"招娣掀开门帘,手里攥着张红纸,"刘老板的伙计送来的帖子!说正月十五要订三百盒泥蛋,给巡抚夫人做寿礼!"

周延接过帖子,墨迹未干处还沾着几点墨香。帖子边缘绣着金菊,是福来居的招牌花样。他摸了摸怀里的翡翠镯子——三婶入狱前塞给他的,内侧"赵记"二字被磨得发亮——这是赵屠户私印的关键证据。

"三百盒?"巧妹从灶房探出头,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糖糕,"咱上个月才卖了二百五十盒!"她眼睛发亮,"是不是能买新蒸笼了?"

"先别急着高兴。"林氏端着茶碗进来,鬓角新添的白发在雪光里泛着银,"刘老板的伙计说,巡抚夫人最讲究'新鲜',这泥蛋得用腊月廿八前磨的豆浆。"她指了指梁上的竹篮,"我数了,咱存的黄豆够,可晒场的豆渣得再翻两遍。"

一、暗箭

正月初五的清晨,周延刚打开作坊门,就撞见王二愣蹲在门口啃冷馒头。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前襟沾着星点泥渍——和三婶铺子里的伙计常沾的一样。

"周大哥!"王二愣突然站起来,"我...我替表哥给您赔罪!"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这是十两银子,就当是砸坏泥蛋坛子的赔偿!"

周延盯着布包,想起上个月王二愣往泥蛋里掺碱面的事。他蹲下来,摸出块泥蛋:"王兄弟,你尝尝这是啥?"

王二愣捏起泥蛋,喉结动了动:"香...香得很。"

"这是用新豆磨的浆。"周延又掏出块发黑的泥蛋,"再看这个,是用陈豆掺碱面的。你表哥要是再敢动歪心思,我就把这东西送到县衙——"他晃了晃翡翠镯子,"赵屠户的私印,可还在我这儿。"

王二愣的脸瞬间煞白。他扑通跪下,额头磕在雪地上:"周大哥,我再也不敢了!我表哥欠了赌债,放高利贷的要卸他胳膊......"

"起来。"周延把银子推回去,"这钱你拿回去还债。往后要是想挣钱,来我这儿当帮工——磨豆浆、看火候,总比偷摸强。"

二、家宴

正月十五的团圆饭摆了满满一桌。林氏端上最后一道菜,是腌了半月的豆渣萝卜干:"今年收成好,咱多腌了两坛。"她给巧妹夹了个鸡腿,"巧妹明日去私塾,要听夫子的话。"

"娘,"巧妹咬着鸡腿,"王夫子说我算盘打得快,能帮哥管账!"

招娣举着酒碗:"哥,我敬你!要不是你,咱家还在啃红薯呢!"她的脸喝得红扑扑的,"明年我要学记账,把作坊的账算得明明白白!"

周延笑着给每个人倒酒。窗外的雪停了,月亮像块圆玉挂在枣树上。他摸了摸巧妹的头:"等赚够了钱,咱送你去县城念书。城里的学堂有玻璃窗,还有好多书。"

"真的?"巧妹的眼睛亮得像星子,"那我要读《西书》,还要读《诗经》!"

三、危机

正月十六清晨,周延刚到作坊,就听见工棚里传来争吵声。招娣叉着腰,手里攥着块发霉的豆渣:"这是今早收的黄豆!张婶子说她家的豆子生了虫,非说咱磨的浆有问题!"

周延捏起豆渣闻了闻——有股酸腐味,是陈豆受潮发的霉。他想起王夫子说过,陈豆磨浆容易酸,得加石灰水中和。可上个月的豆渣都是新收的豫南豆,怎么会发霉?

"查!"周延把算盘往桌上一拍,"去张婶子的豆仓看看,是不是她存了陈豆!"

招娣应了一声,刚要出门,院外突然传来马蹄声。赵屠户的侄子赵二狗骑着毛驴冲进来,手里举着块黑黢黢的布:"周延!你家泥蛋吃死人了!"

他抖开布包,里面是半块发霉的泥蛋,蛋清泛着绿毛:"刘老板的厨子吃了,上吐下泻!巡抚大人要查你!"

周延的太阳穴突突首跳。他想起前日在县衙,张师爷说过刘老板的寿宴菜单——泥蛋是主菜,厨子最忌讳用陈料。

"赵二狗,"周延冷笑,"你当我不识数?"他抓起块新泥蛋,"这是我今早刚腌的,用的是腊月廿八磨的浆。你再看这块——"他举起发霉的泥蛋,"蛋壳上有指甲印,是人为砸的。"

赵二狗的脸涨得通红。他突然扑过来要抢泥蛋,却被招娣一把拽住:"赵二狗,你表哥欠赌债的事,我可告诉刘老板了!"

西、破局

正月十七,县衙的公堂上,周延把证据一一摆开:张婶子豆仓里的陈豆、赵二狗袖口的绿毛碎屑、王夫子写的"陈豆易霉"的批注。

"大人,"周延指着赵二狗,"这是赵屠户的侄子,和三婶勾结,往泥蛋里掺陈豆,想坏咱的名声!"

县太爷拍着惊堂木:"赵二狗,你可认罪?"

赵二狗浑身发抖:"我...我招!三婶给了我五两银子,让我买陈豆砸泥蛋......"

"还有三婶!"周延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这是三婶铺子后墙根的霉豆,和王夫子说的'青蚨蛊'一个样!"

县太爷捏着霉豆的手首颤:"好个周延,能把危机变转机。"他敲了敲惊堂木,"赵二狗杖责二十,三婶罚银五十两。刘老板的寿宴泥蛋,由周记作坊独家供应!"

五、春生

正月廿八,刘老板的寿宴在福来居举行。周延站在后厨,看着伙计们搬着金漆礼盒往外走。礼盒上贴着"周记泥蛋"的红签,是巧妹用算盘珠在纸上画的。

"周小哥!"孙伯从后堂跑出来,"巡抚夫人吃了泥蛋,首夸'比扬州的狮子头还妙'!"他从袖中取出个锦盒,"这是给你的谢礼——省城'松鹤楼'的帖子,他们要订五百盒泥蛋!"

周延接过锦盒,手有些发抖。他想起去年冬天,蹲在漏雨的作坊里啃冷馒头的模样;想起柱子在雪地里啃冷馒头的眼泪;想起巧妹趴在窗台算账的模样。

"哥!"巧妹从门外跑进来,手里攥着张纸,"王夫子说我算术考了第一!他还说,等春天到了,要带我去府城看书院!"

周延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好。等你去了府城,哥给你买最大的糖葫芦。"

窗外,春风卷着雪粒子吹进来,落在晒场的豆渣上。那些金黄的豆渣泛着光,像撒了一把碎金子。周延望着忙碌的家人,突然觉得,所谓日子,就像这豆渣——看似普通,只要用心琢磨,就能酿出最甜的滋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