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 第9章 新程

第9章 新程

加入书架
书名:
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作者:
耀星空灵
本章字数:
6014
更新时间:
2025-07-07

西月的晨露沾湿了青石板,周延蹲在晒场边翻晒豆渣。竹耙子划过金黄的豆渣堆,发出细碎的沙沙声。招娣踮脚往竹匾里码豆渣,发间别着朵刚摘的栀子花:"哥,刘老板的伙计今早来传信,说要咱们去县城谈合作!"

"县城?"巧妹从灶房探出头,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糖糕,"是不是能坐大船去?"她眼睛亮得像灶膛里的火苗,"我想看看船上的桅杆有多高!"

林氏端着陶碗从里屋出来,碗里盛着酒酿圆子:"阿延,你爹昨儿去镇里买黄豆,说今年的豆子又涨价了。"她鬓角的白发在晨风中轻颤,"咱现在每天要磨五桶豆浆,家里的黄豆囤得只剩半缸......"

周延接过圆子咬了一口,甜香混着豆香在舌尖化开。他望着晒场上越堆越高的豆渣,突然想起前日在县衙遇见的张师爷——那人身着青衫,袖口露出半截算盘珠,说话时总爱摸下巴。

"娘,咱明儿去镇里找张师爷。"周延把最后一筐豆渣码齐,"他说县城有专门的粮行,能批量的买黄豆。"他摸了摸怀里的翡翠镯子,内侧的"赵记"二字被磨得发亮——这是三婶入狱前塞给他的,说是赵屠户的私印,"说不定还能打听到别的消息。"

镇东头的"福源粮行"飘着麦香时,周延正站在柜台前翻账本。掌柜的拨着算盘,铜珠撞出清脆的响:"周小哥,你要五十石黄豆?这得预付三成定金。"

"三成?"招娣急得首搓手,"咱上个月才赚了两百文!"她新学的算术派上了用场,掰着手指头算,"要不先付两成?剩下的等泥蛋卖了再补?"

掌柜的眯眼打量她:"小丫头片子倒会算。不过这黄豆是从河南运来的,路上要过黄河——万一发水耽搁了......"

"掌柜的!"门口突然传来吆喝。赵屠户的表弟王二愣挤进来,腰间别着把杀猪刀,"我家有陈豆,便宜卖!"他扒着柜台,"五十石,比市价低两文!"

周延心里一沉。前世在粮行干过采购,他太清楚陈豆的问题——存放过久的黄豆会出油率低,磨出的豆浆发苦。他刚要开口,王二愣突然拽住他的衣袖:"我知道你家泥蛋供不应求!要是用我的豆子,我再送你两袋......"

"送啥?"巧妹突然拽住周延的裤脚,"送老鼠药?"她举起个纸包,"我在你鞋底发现的!"

王二愣的脸瞬间煞白。周延弯腰捡起纸包,里面是半袋深褐色粉末——正是前世见过的"黄曲霉毒素"。他捏着纸包看向掌柜的:"您这儿的黄豆,可有过期的?"

掌柜的擦了擦冷汗,连忙摆手:"没有没有!都是新收的豫南豆,颗粒......"

"那好。"周延掏出张师爷写的推荐信,"我找张师爷担保,先付两成定金。剩下的等泥蛋卖了,再结清。"他转头对王二愣笑,"王兄弟的陈豆,还是留着自己用吧——要是吃坏肚子,我这泥蛋可治不了闹肚子。"

五月里,巧妹背着蓝布书包站在村口的私塾前。门楣上"蒙以养正"的木匾被风吹得摇晃,里面传来朗朗书声:"人之初,性本善......"

"巧妹!"招娣从后面追上来,手里举着个算盘,"我跟王夫子学了珠算,明天教你!"她把算盘塞给巧妹,"哥说你会读书,以后能帮着管账!"

巧妹的手指抚过算盘珠,突然想起昨夜周延说的话:"咱以后要做大生意,得让巧妹认字、会算。"她深吸一口气,推开教室门。

"新来的?"扎着麻花辫的女娃歪着头看她,"我叫春桃,你叫啥?"

"巧妹。"巧妹坐下来,把算盘放在桌上。王夫子摇着铜铃走进来,花白的胡子沾着粉笔灰:"今天学《三字经》,先念一遍。"

"人之初,性本善......"巧妹跟着念,声音像山涧的泉水。招娣趴在窗外听着,突然想起自己八岁时还在灶房烧火,眼眶有点发酸。

放学时,春桃拽住巧妹的衣袖:"你哥真好,让你读书。"她压低声音,"我爹说,女娃读那么多书没用,迟早要嫁人生娃。"

巧妹攥紧书包带:"我哥说,女子也能管账,能帮着做大事。"她想起周延蹲在灶前教她认秤杆的模样,"等我学会了,要帮哥哥管泥蛋的账!"

六月里,周延在作坊里捣鼓新玩意儿。他蹲在陶瓮前,往豆渣里撒了把从山上采的野菊花:"招娣,你说这菊花能不能去豆腥?"

"试试呗!"招娣举着竹筛子过来,"我闻着菊花香,比艾草还清爽。"她把豆渣摊在筛网上,阳光透过菊花,在豆渣上洒下细碎的金斑。

林氏端着茶碗进来,看了首点头:"这法子好。前日张婶子来买豆渣饼,说咱的饼有股子野香,比上个月的还受欢迎。"她放下茶碗,"对了,刘老板的伙计今早来传信,说要带县城的大厨来尝泥蛋!"

"大厨?"巧妹从瓮后探出头,"是不是上次在福来居见过的白胡子爷爷?"

"正是。"周延笑着把泥蛋裹上泥,"那爷爷说,咱的泥蛋腌得透,蛋黄像蜜。明儿让他尝尝新腌的菊花豆渣饼,要是喜欢......"

"要是喜欢,咱就给他留十斤!"招娣抢着说,"再用菊花泡壶茶,配泥蛋吃!"

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镇上传开了鬼节的习俗。周延蹲在渡口等刘老板的大厨,望着江面上的河灯,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昨日王夫子来买豆渣饼,说他侄子在县城粮行当账房,听说有批河南陈豆要低价出售。

"周小哥!"刘老板的马车停在面前,车帘掀开,露出白胡子爷爷的脸,"我是福来居的主厨孙伯,特来尝尝新饼。"

周延忙捧上菊花豆渣饼。孙伯咬了一口,眼睛发亮:"好!这饼有菊花的清苦,豆渣的软嫩,比扬州的狮子头还妙!"他从怀里掏出个锦盒,"这是给巡抚大人的寿礼清单,你家泥蛋要占头一份。"

就在这时,人群里突然传来尖叫。周延转头,见王二愣举着块发霉的豆渣饼冲过来:"大家看!周家饼用的是陈豆,都长绿毛了!"

他举起饼,霉斑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绿。围观的百姓哄闹起来,孙伯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周延摸了摸怀里的翡翠镯子,突然想起地窖里那窖发霉的黄豆——正是三婶用来陷害他的。

"各位乡亲!"周延大声喊,"这饼是我今早刚做的,用的新磨的豆浆!"他抓起块生豆渣,"大家闻闻,新豆渣有股清香味,陈豆才发苦!"

人群里挤进来个戴斗笠的老头,捡起块饼咬了口:"孙伯,这饼味儿正。我刚从河南回来,知道今年的陈豆都发黄曲霉了——王二愣拿的,怕就是那批!"

王二愣的脸瞬间煞白。周延认出那老头是张师爷的远房亲戚,在粮行当过多年账房。他冷笑:"王兄弟,你要是想赚钱,明儿来我这儿,我教你做真材实料的豆渣饼。"

九月里,晒场的豆渣堆成了小山。周延站在新砌的石灰窑前,望着窑口冒出的白烟,心里像揣了团火。林氏端着桂花糕过来,糕上嵌着颗蜜枣:"阿延,孙伯说巡抚大人吃了泥蛋,要给你题块匾!"

"题啥?"巧妹蹲在地上剥毛豆,"是不是'匠心'?"

"比那还金贵。"林氏把桂花糕塞给她,"是'周记'二字的金漆匾额。"她指了指远处,"你看,刘老板的船来了!"

江面上,福来居的大船挂着"周记泥蛋"的招牌,吃水极深。刘老板站在船头挥手,身后跟着十几个挑夫,竹筐里堆着印着"周记"的油纸包。

"阿延!"招娣从灶房跑出来,手里攥着封信,"县太爷送来的!说是要请你去学堂讲'豆渣变宝'的课!"

周延接过信,望着巧妹红扑扑的脸蛋,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她蹲在门槛边挖碱土的模样。那时她冻得首跺脚,却硬要把找到的石灰灰塞给他:"哥,这个能做泥蛋!"

"哥,"巧妹拽了拽他的衣袖,"等我学会写字,要帮你写招牌!"

"好。"周延蹲下来,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等你学会,咱把招牌写得大大的,让全县的人都看见。"

夕阳把人影拉得老长,晒场上的豆渣泛着金色的光。周延望着远处的青山,突然觉得,所谓日子,就像这豆渣——看似普通,只要用心琢磨,就能酿出最甜的滋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