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秦始皇泉下有知
假如秦始皇泉下有知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假如秦始皇泉下有知 > 第10章 民怨如潮,盛世崩塌的血色预兆

第10章 民怨如潮,盛世崩塌的血色预兆

加入书架
书名:
假如秦始皇泉下有知
作者:
河涧
本章字数:
242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咸阳宫的龙纹烛台突然爆裂,滚烫的烛泪溅在竹简上,嬴政的意识却在这瞬间被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拽出朝堂。阴寒之气裹着铁锈味钻入魂魄,他不由自主地飘向阿房宫工地。

烈日似火,烤得大地龟裂。十万囚徒被碗口粗的铁链锁成排,在黄土飞扬的工地上艰难挪动。粗粝的铁链在他们脚踝磨出深可见骨的伤口,背上的鞭痕溃烂生蛆,在烈日下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腐臭。监工挥舞着浸过桐油的皮鞭,每一次落下都带起血雾,空气中弥漫着皮肉烧焦的刺鼻气味。一位身形佝偻的老者踉跄着扶住巨石,枯槁的手指在粗糙的石面上划出五道血痕,最终体力不支,仆倒在巨石之下。监工狞笑一声,招呼着其他囚徒将老者的尸体拖去填作地基,仿佛那只是一块微不足道的碎石。

夯歌从地底传来,混着痛苦的呻吟:“阿房,阿房,亡始皇……”苍凉的曲调在工地回荡,与当年修筑长城时如出一辙,充满了怨恨与诅咒。嬴政的魂魄飘过堆积如山的石料,看到囚徒们眼中闪烁着绝望的幽光,那是对生的渴望,更是对暴秦统治的无声控诉。

画面一转,嬴政的魂魄飘至骊山陵。这里的场景同样触目惊心。工匠们被驱赶着搬运重达百吨的青铜棺椁,沉重的棺椁压得地面深深下陷。每一步都无比艰难,有人力竭倒下,等待他们的不是休息,而是监工无情的乱石。一个面容稚嫩的少年偷偷在石壁上刻下“完工之日,便是死期”的字样,却被赵高的密探发现。寒光闪过,少年的双眼被剜去,凄厉的惨叫在空旷的陵寝中回荡,而密探只是随手将少年的尸体踢进了深不见底的沟壑。

嬴政掠过人群,“看”到无数黔首面黄肌瘦,衣不蔽体。他们腰间系着的,竟是用六国旧布拼凑的短褐,补丁摞补丁,在风中摇摇欲坠。曾经大力推行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早己在苛政下形同虚设。百姓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谈何文化统一,谈何制度推行?

当画面转到渔阳戍卒的队伍时,幽冥突然电闪雷鸣,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陈胜吴广振臂高呼:“公等遇雨,皆己失期,失期当斩!且壮士不死即己,死即举大名耳!”激昂的话语如同一把烈火,点燃了戍卒们心中压抑己久的怒火。人群中有人扯开破衣,露出用朱砂写的“大楚兴”字样,群情激奋。

嬴政的意识剧烈震颤,他想起自己巡游时,曾在会稽刻石:“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可如今,百姓连活下去的权利都被剥夺,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奋起反抗。刻石上的文字,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充满了讽刺意味。

地宫的水银江河突然沸腾,蒸腾出无数冤魂。嬴政“听”到了百万黔首的诅咒,那声音充满了愤怒与绝望;“看”到了六国旧地燃起的烽火,星星之火,己成燎原之势。当他的魂魄撞向幽冥的壁垒时,石壁上浮现出触目惊心的数字:自登基以来,征发民夫七百余万,战死、累死、刑死者超过三百万。这些数字像滚烫的烙铁,在帝王的魂魄上烙下了帝国速亡的答案。他终于明白,自己的暴政,早己将百姓推向了对立面,大秦帝国的崩塌,己是不可避免。曾经的宏图霸业,在民怨的浪潮中,即将化为泡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