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赵将军!”
“赵将军归来了!”
“快让开,移开货船,让赵将军的舰船靠岸!”
诸葛逸被这突如其来的喧嚣吸引,视线转向岸边。
随着喧闹,江陵原本拥挤的泊船区迅速清空一片。
同时,岸边一位红面长髯的将领手按剑柄,率兵大步迎来。
红面,长髯?诸葛逸愕然。
先有银甲白袍的赵云在江面迎他入荆州,刚到江陵,竟是关二爷亲自相迎?
诸葛逸艰难吞咽,心中暗想:江陵城门处,难道还有位豹头环眼、黑面钢髯的猛将等候?
面对此景,诸葛逸虽自信才智,却也心生忐忑。
他尚未为刘皇叔建功立业,何以受此厚待?恐怕连孙权亦会胆寒。
此时,赵云解惑:“文长,你怎会在此?”
闻赵云以“文长”称呼那红面长髯者,诸葛逸顿时明白。
原是魏延!难怪他远看会误认为是关羽。
在诸葛逸眼中,三国中易混淆的,除了同样好银甲白袍的赵云与陈到,便是关羽与魏延。
值得一提的是,魏延乃关羽的忠实追随者。
念及此,诸葛逸未停脚步。
战船靠岸,士兵己搭好木板作为临时桥梁。
他随赵云步下战船。
片刻之后,魏延望向赵云与诸葛逸,先以狭长的眼眸轻瞥诸葛逸,随后回应赵云:“子龙,主公、军师们及关、张二位将军皆北上迎客,我独守江陵。
适才于城门巡视,闻你自江东归,便急忙赶来。”
言罢,魏延正式转向诸葛逸:“这位定是诸葛军师的公子吧!真是英姿飒爽,气度不凡。”
初见诸葛逸,魏延展现出与对赵云相似的淡淡友善。
然而,诸葛逸对他的赞美似乎浑然不觉,长久未有任何反应。
魏延性情高傲,与关羽相仿,对此冷落岂能容忍?不禁冷哼一声,心中暗自思量,自己与诸葛家的人果然难以相处,无论是对军师诸葛亮,还是眼前这位尚未正式成为家族一员的养子,皆是如此。
赵云察觉到魏延的不满,又见诸葛逸眼神空洞,心知他又陷入了沉思。
他轻扶额头,恐魏延误会,连忙为诸葛逸开脱:“文长,他初至南郡,或许尚未适应,还请包涵。”同时,他悄悄用手肘轻触诸葛逸,试图唤醒他。
诸葛逸脑海中回荡着魏延的话“主公他们去北面接人了”,身为穿越者的他深知此言背后意义深远。
211年,能让刘备携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亲自迎接的,唯有益州别驾张松,那个曾被曹操轻视的人物。
正当诸葛逸沉思之际,手臂被轻轻触碰,他本能转头,见赵云苦笑,魏延则面色铁青。
回想起刚才的疏忽,诸葛逸意识到自己怠慢了魏延,心生愧疚,欲开口道歉。
但见魏延面色不善,他深知道歉也难挽回印象。
想到此,诸葛逸心生一计。
既道歉无用,不如凭实力赢得这位蜀汉悍将魏延的认可。
略作思考后,诸葛逸轻声探问:“魏将军,刘皇叔与我父亲及叔伯们所迎接的,可是益州别驾张松,张永年先生?”
魏延脸上的尴尬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惊讶。
的确,刘备此次秘密迎接张松之行,知情人仅限于其亲信文武。
魏延也是在刘备行前夜才得知此事。
而今,一个少年竟能轻易道破江陵高层刻意保密的消息,这让魏延心生疑虑,是否有人暗中泄密。
他转而看向赵云,欲言又止:“子龙,此事是你……”
话到嘴边,魏延又咽了回去。
他突然忆起,赵云六日前己前往江东迎接这少年,而江陵得知张松前往荆州的消息,不过两日前。
时间相差甚远,赵云从何而知?
想到这里,魏延心中冒出一个荒诞的想法。
“难道……”
“这少年仅凭我方才片言只语,便自行推断出来?!”
“若真如此……”
“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此刻,魏延望向诸葛逸的目光充满了震撼。
诸葛逸对魏延的反应颇为满意,却未露得意之色。
他趁机化解尴尬,向魏延拱手致歉:“方才小子沉思之际,忽略了将军的招呼,还望将军见谅!”
诸葛逸先硬后软,巧妙地化解了与魏延之间的尴尬。
魏延看着诸葛逸,心中己明,自己竟被一个小小少年所掌控。
“公子所言无错!”
“皇叔确是去迎接益州张松,张永年。
只是……”
“本将很好奇,你是如何知晓这些的?”
魏延虚心求教。
此刻的魏延,尚未成为日后豪言壮语的汉中上将。
他性格孤傲,却非不通人情世故,只是这份世故,只对他认可之人展现。
面对旁人的不屑,他便显得孤高清冷。
对于魏延的提问,诸葛逸淡然一笑,轻指魏延。
“这些见解,岂非将军您启发我的吗?”
诸葛逸于刘皇叔入荆州前己随家人至江东,然对世事亦有所知。
对魏延,诸葛逸缓缓言道:“益州牧刘璋继位后,与汉中太守张鲁不和,乃至杀害张鲁亲族,欲夺汉中。
但张鲁凭五斗米教之威,难以根除。
闻益州上将庞羲屡败于汉中,张鲁有挥兵西川之势。
刘璋懦弱,定会求援。
曹操势大,占据北方,加之益州内部有降意,料刘璋必遣使至许都求曹操,而那使者,定为张松。”
魏延闻言存疑,问:“何以断定必是张松?”
诸葛逸答:“刘璋继位后,兵事倚庞羲,文政则赖数人。
一为主簿黄权,一为从事王累,再有便是别驾张松。
前二者性情刚烈,出使难料。
张松则能言善辩,记忆力强,且为益州降派,出使最佳人选。
他性格狂放,不懂收敛,面容特异,若投曹操,必遭刁难。
他来荆州,想必在曹操处受阻。”
诸葛逸断言:“定是受阻!曹操正与西凉马超、韩遂战一触即发,哪有心思管刘璋。
就算见,其脾气亦会让曹操反感。”
诸葛逸侃侃而谈,推测如亲眼所见,令魏延沉默,更窥见刘备未提的张松之事。
魏延觉诸葛逸所言大抵不差,心中暗赞:“此子,奇才也!”
正思如何待诸葛逸,北面地平线上,一队伍显现。
“主公归矣!”
“速速开门,主公将至!”
魏延望向来路,认出是刘备一行携张松归来,心中己有计较。
“子龙,公子,随我前往城门迎接主公!”
江陵城前,城门之下。
诸葛逸立于魏延、赵云之后,凝视着策马而来的刘备、张松、关羽、张飞一行,目光中充满好奇。
旧识如诸葛亮、庞统,他早己了解。
在迁往江东前,他与养父诸葛亮、庞统交往频繁,庞统更是时常来访,与诸葛瑾共议时事。
移居江东后,联系才渐渐稀疏。
初见之人则有关羽、张飞、张松。
张松之名,若非诸葛逸穿越而来,或许闻所未闻。
至于关羽、张飞,理论上在孙刘联军抗曹时,诸葛逸本应有机会相见,却遗憾错过。
彼时,诸葛瑾以战事凶险为由,阻止了诸葛逸前往前线,先将诸葛逸、诸葛乔、诸葛恪及其妻霍氏送往安全的会稽郡。
因此,诸葛逸立下誓言,尽管己穿越十二年,这却是他与关羽、张飞的首次相见。
关羽之颜,非极红,仅略似后世西南人之高原红。
张飞肤色极黑,诸葛逸前所未见。
至于刘备,对诸葛逸而言,既非旧友,亦非初见,此乃第二次相逢。
初次见面是在刘备赴江东娶孙尚香之时,但当时诸葛逸全神贯注于新娘,忽略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