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公喜不自胜,连忙吩咐下人收拾桌椅,准备斋饭。斋罢,天色渐晚。
高太公问道:“长老要甚兵器?需多少人手?趁早准备。”
孙悟空道:“兵器俺自有。”
高太公看着孙悟空空手,又看着那根九环锡杖,疑惑道:“长老莫非就用这锡杖打妖精?”
孙悟空哈哈一笑,从耳朵里掏出绣花针大小的金箍棒,捻在手中,迎风一晃,立时变成碗口粗细、丈二长短的一根乌金铁棒。
他拄着棒子,对着高太公挑眉道:“老儿,你看俺这棒子,比你家的刀枪如何?打得那妖怪否?”
高太公看着那寒光闪闪、神威凛凛的铁棒,又惊又喜:
“好宝贝!好宝贝!有此神兵,妖怪必除!只是……可要人随行相助?”
“不用人!”
孙悟空大手一挥,
“你陪我师父在此清坐闲叙,俺老孙好腾出手去降妖,待俺拿了那妖怪,带回来当众审问清楚,替你永绝后患。”
孙悟空对凌阳道:“师父,您且在此安心稳坐,喝杯清茶,老孙去去便回!”
这时凌阳道:
“悟空,不如你先将高翠兰小姐带出来,先让高太公一家团聚。”
孙悟空听了凌阳的提议,点头道:
“师父说的是,那妖怪不在,正好先把高小姐救出来,省得待会儿动起手来,惊扰了她。”
他转向高太公,“劳烦主人家带路,去后宅。”
高太公连忙引路,神情喜悦,但心中却还存着几分疑虑,怕这雷公嘴的和尚只是说大话,待会儿见了门锁无计可施,或者那妖怪突然回来,反倒坏事。
走到后宅一处僻静小院,果然见一把黄澄澄的大铜锁牢牢锁着门。
高太公在身上摸索,假装焦急道:“哎呀,这锁的钥匙……钥匙不知放哪里了,这、这可如何是好?”
孙悟空斜睨了高太公一眼,嘿嘿一笑:“老官儿,一把铜锁,也值得找钥匙?”
说罢,伸出毛茸茸的右手,只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那铜锁的锁鼻,轻轻一捻。
只听“嘎嘣”一声脆响,那看似坚固、用铜汁浇灌的锁头,竟如同泥捏的一般,被他生生捏碎,碎片簌簌掉在地上。
高太公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鸭蛋,半晌才回过神来,倒头便拜:
“长老真乃神人也,真乃神人也,老汉有眼不识泰山。”心中那点疑虑顿时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心的敬畏与狂喜。
孙悟空也不理会他的拜谢,推开门,里面黑洞洞的。
他对高太公道:“老高,叫你女儿一声,看她可在里面。”
高太公定了定神,硬着头皮对着黑暗里颤声叫道:“翠兰儿?你在里面吗?”
黑暗中传来一声极其微弱、带着无尽疲惫和恐惧的回应,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爹……爹爹?是……是你吗?我……我在这里……”声音微弱,充满了无助。
孙悟空火眼金睛在黑暗中视物如同白昼,定睛看去。
只见角落里蜷缩着一个女子,云鬓散乱如草窝,未施脂粉的脸上沾满灰尘,昔日的娇艳容颜此刻只剩下憔悴与苍白。
虽然形容狼狈,眉宇间依稀可见几分清秀。她樱唇毫无血色,腰肢无力地佝偻着,蛾眉紧蹙,整个人透着一股被长久囚禁、担惊受怕后的虚弱病态。
她听见父亲的声音,挣扎着站起来,跌跌撞撞地扑向门口,一把抱住高太公,放声大哭起来,仿佛要将这半年多的委屈和恐惧都哭出来。
“我的儿啊!苦了你了!”高太公也老泪纵横。
“且莫哭!且莫哭!”
孙悟空打断这悲情场面,声音虽不大,却犹如在耳边响起,“我问你,那妖怪此刻在何处?”
高翠兰被孙悟空的声音一激,哭声顿止,抽噎着,眼中满是恐惧:
“不……不知他往哪里去了。这些时日,他总是天快亮时就离去,首到夜里才回来,驾着云雾,不知往返于何处。”
“他……他似乎知道爹爹要找人祛退他,防备得紧,所以总是天黑才来,天不亮就走……”
“哼,不消说了!”
孙悟空冷哼一声,对高太公道,“主人家,你速速带你女儿到前面堂屋去,见见我师父,告知一声,俺老孙现在就在这里等那妖怪,随后将他擒来。”
高太公此刻对孙悟空己是奉若神明,闻言连忙应声:“是,是,多谢孙长老!多谢孙长老!”
他搀扶着脚步虚浮的女儿高翠兰,小心翼翼地往前院走去。
片刻后,高太公夫妇搀扶着高翠兰来到前厅。
凌阳正与高老太太交谈,见他们进来,二人的目光都落在高翠兰身上。
只见她果然如孙悟空所见,形容憔悴,面色苍白,眼神躲闪惊惶,身体微微颤抖,紧紧依偎在母亲身旁,那股被长期囚禁、不见阳光所留下的病弱感清晰可见。
高翠兰在父母示意下,抬眼看向堂上。只见父母正对着一位端坐的年轻僧人不住躬身道谢,口中说着“圣僧慈悲”、“大恩大德”之类的话。”
她立刻明白,这位气度沉静、面容平和的僧人,便是那位神通广大的孙长老的师父,也是他们一家的救命恩人。
她挣脱母亲的搀扶,强撑着病体,对着凌阳盈盈下拜,声音虽弱却清晰:“民女高翠兰,拜谢圣僧师父救命之恩。”
凌阳并未端坐受全礼,微微侧身,合十还礼:“女施主请起,不必多礼。救苦救难,乃出家人本分,况且降妖之事,尚需我那徒儿施为。”
待高翠兰被母亲扶起坐下,凌阳目光平静地扫过高太公夫妇和高翠兰,缓缓开口:“如今我那徒儿孙悟空己去寻那妖怪,想必不久便见分晓。”
“在此之前,贫僧有几句话,想询问三位施主,也好对那妖怪的根底行径多一分了解,待会儿处置起来,也更周全。”
高家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高太公忙道:“圣僧请问,我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