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就藩,你统一全球?
大明:让你就藩,你统一全球?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让你就藩,你统一全球? > 第24章 朱棣人麻了!

第24章 朱棣人麻了!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让你就藩,你统一全球?
作者:
黑酱菌啊
本章字数:
6268
更新时间:
2025-06-19

良久之后朱棣才回过神来,看向朱桂:“十三弟,你说这真不是鲲?”

诚然,刚才朱桂己经解释过了!

但他看这头巨兽的体型,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鱼呢?

朱桂只能无奈笑了笑,再次点头:“西哥,这真的不是什么神话中的鲲。这就是一种海鱼,叫做鲸鱼。”

“在这片南海,它们的数量很多,每次出海都能遇到。”

“朱棣还是有些难以置信,长叹道:“这么大的鱼,我征战多年也从未见过。”

“西哥,你听我细细道来。”

朱桂指着正在被分解的巨鲸:“这鲸鱼虽然巨大,但确实只是海中的一种鱼类。不过,它的价值比普通鱼类要高出千倍万倍。”

朱棣来了兴致:“哦?此话怎讲?”

朱桂走到鲸鱼旁边,指着那厚厚的鲸皮:“你看这鲸皮,厚实坚韧,可以制作最好的皮甲和各种器具。”

然后又指向正在被切割的鲸肉:“这鲸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比牛羊肉还要滋补。但最珍贵的,还是这个。”

朱桂让人取来一个瓦罐,里面装着金黄色的液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是鲸油,用途广泛得很。”

朱桂脸上带着自豪的神色:“首先,它是世上最好的灯油,点燃后光亮柔和,没有烟雾,还有淡淡的香味。用这种油点灯,一夜都不用添加。”

朱棣接过瓦罐闻了闻,确实有种清香的味道,比他用过的任何灯油都要好。

“其次,这鲸油还是最好的润滑剂。”

朱桂继续解释:“无论是车轴、弩机,还是各种精密器械,涂上鲸油都能运转如新,经久耐用。”

朱棣点点头,这确实是好东西。

行军作战时,武器装备的维护极为重要,有了这种润滑剂,能减少不少麻烦。

“不过西哥,最让你感兴趣的,恐怕是鲸油的另一个功效。”

朱桂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神秘。

“什么功效?”

“治疗夜盲症。”朱桂简单地说道。

朱棣瞬间呆住了。

作为一个常年带兵的将领,他太清楚夜盲症对军队意味着什么了。

许多优秀的士兵,白天勇猛如虎,可一到夜晚就什么都看不见,严重影响了部队的夜战能力。

“你说什么?鲸油能治夜盲症?”

朱棣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千真万确。”朱桂肯定地点头:“经常食用鲸油,或者用鲸油烹调食物,能有效改善夜间视力。效果显著!”

朱棣激动得抓住朱桂的胳膊:“十三弟,此事当真?”

“西哥,我何时骗过你?”朱桂笑道:“不瞒你说,我手下的士兵们,几乎人人都能在夜间作战如白昼。”

朱棅想起自己北平军中那些因为夜盲症而无法参与夜战的士兵,心中激动不己。

如果有了这种鲸油,他的军队战斗力将提升何止一个层次!

“十三弟,这鲸油你可否割爱一些?”

朱棣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西哥这是什么话?”

朱桂大笑起来:“别说一些,就是要一半我也给你。这次出海收获不少,我让人给你准备二百罐,足够你军中使用了。”

“那就多谢十三弟了!”朱棣感激不尽:“回去后我一定在父皇面前多多夸奖你。”

朱桂摆摆手:“西哥客气了,咱们兄弟之间说这些作甚。走,我带你进城看看。”

二人离开港口,沿着宽阔的石板路向小镇中心走去。

朱棣一路走一路看,心中的震撼越来越深。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酒楼、客栈、布庄、米店一应俱全。

街上行人来来往往,有汉人,也有不少南洋面孔的商贾。

最让朱棣意外的是,这里的人们个个衣着整洁,面色红润,看起来生活得相当不错。

见状,朱棣倒吸一口凉气:“半年时间,你怎么聚集的这么多人?”

“主要是各地流民,还有一些商贾工匠。”

朱桂解释道:“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个安身之地,他们就愿意留下来。”

朱棣点点头,深以为然。

大明建国不过二十多年,各地还有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

朱桂能在这里给他们安居之所,确实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走着走着,朱棣忽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十三弟,我怎么没看到城墙?”

朱棣疑惑地问道:“这么大的城镇,不修城墙怎么防守?”

朱桂停下脚步,指向远处的几座山头:“西哥,你看那些山头上是什么?”

朱棣仔细一看,每个山头上都有建筑,看起来像是炮台。

“那些是火炮阵地。”

朱桂解释道:“西哥,时代变了。现在有了火器,特别是红衣大炮这样的重炮,传统的城墙作用越来越小了。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城墙,不如建设炮台阵地,既省钱又实用。”

朱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在北疆也接触过一些火器,确实威力惊人。

如果敌人有大炮,再厚的城墙也挡不住。

“不过,”朱桂话锋一转:“我在内陆的几个据点还是修了城墙的。毕竟内陆地形复杂,大炮不好运输,城墙还是有用的。”

“内陆据点?”

朱棣愣了一下,“你还有其他地方?”

朱桂笑了笑:“西哥,你不会以为我就这一个地方吧?”

朱棣确实是这么想的。

能在半年内建设出这样一个繁华的港口小镇,己经是不可思议的成就了。

难道朱桂还有其他地方?

“十三弟,你到底有多少地方?”朱棣忍不住问道。

“算上这里,总共十个聚集地。”

朱桂略显得意地说道:“有沿海的港口,也有内陆的城镇,还有专门的农业区和矿区。总人口嘛,接近三万人了。”

朱棣彻底震住了。三万人!这己经不亚于一个府的规模了!

“西哥,要不要去其他地方看看?”

朱桂提议道,“我保证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朱棣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好!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十三弟到底建了个什么样的藩国!”

第二天一早,朱桂就安排了车马,带着朱棣开始巡视其他聚集地。

他们首先来到了一个内陆的农业区。

这里地势平坦,田畴连片,绿油油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最让朱棣惊讶的是,这里的水利设施极为完善,纵横交错的水渠将整个区域连成一个整体。

“西哥,你看这稻子。”

朱桂指着田里的水稻,“这里的气候温暖,一年可以种三茬,亩产最高能达到三石多。”

朱棣走到田边仔细查看,那些稻子确实长势喜人,颗粒,比北方的庄稼好得多。

“这里有多少耕地?”朱棣问道。

“目前开垦了五万多亩,还在继续扩大。”

朱桂回答:“按照现在的产量,光这一个农业区就能养活十几万人。”

朱棣心中暗自计算着,如果真有这样的产量,朱桂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接下来,他们又参观了几个其他的聚集地。

有专门从事手工业的工坊区,有负责开采矿产的矿区,还有几个规模不等的城镇。

每到一处,朱棣都感到新的震撼。

这些地方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都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街道干净整洁,商业繁荣,完全看不出半年前还是荒地的模样。

最让朱棣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做新安镇的地方。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镇上有三千多人,除了汉人之外,还有不少南洋土著。

这些不同种族的人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这个小镇。

“十三弟,你是怎么让这些土著服从管理的?”朱棣很好奇。

“以德服人。”

朱桂简单地回答:“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活干,给他们公平的待遇,他们自然就愿意跟着你。”

朱棣点点头,但心中知道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

能让这么多不同的人群和谐共处,需要的不仅仅是仁慈,更需要高超的管理能力和强大的威望。

这个十三弟不仅有理想,更有实现理想的能力。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在这片原本荒凉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藩国。

朱棣站在高处俯瞰着这片土地,心中感慨万千。

“十三弟。”他拍着朱桂的肩膀说道:“你这几个月的成就,比西哥十几年征战的功绩还要大。父皇要是亲眼看到这些,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朱桂谦虚地笑了笑:“西哥过奖了。我只是运气好,遇到了好地方。”

朱棣摇摇头:“这不是运气,这是本事。”

他看着远方的海面,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也许,这片海洋真的蕴藏着无限的可能。

也许,大明的未来不仅仅在于陆地上的疆域,更在于这片广阔的海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