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的气氛,跟我家楼下包子铺蒸笼开盖似的,热乎气儿里透着股焦糊味。周建民院士端着保温杯的手一抖,枸杞洒了一桌子,活像撒了把红辣椒面。
"小林啊,"他抹了把桌子,语气跟我妈劝我穿秋裤似的无奈,"柔性外骨骼这玩意儿,就算按最快的‘外卖速度’算,从设计到样机也得三个月啊!你当是搓麻将呢,十天就想胡牌?"
我敲了敲投影仪,屏幕上的机械结构图跟着晃了晃,活像王胖子吃饱了打嗝:"周院士,您见过洪水冲垮泡面仓库吗?三个月后,海平面能涨到你家二楼,到时候别说搓外骨骼了,咱都得搁屋顶上搓麻将!"
【十天?专家们的表情像吃了过期泡面】
我的话刚落地,旁边的老教授"噗"地喷出半口茶水,喷得投影仪上的齿轮图跟下了场小雨。
"十天?!"材料学的李院士拍着桌子站起来,白大褂扣子都崩飞了一颗,"就算是王胖子搓泡面,也得先烧开水吧?外骨骼的记忆合金得锻造,仿生肌肉得编织,神经接口得……"
"得得得,李院士,"我赶紧打断他,生怕他把王胖子搓泡面的流程列成论文,"咱就当这是‘末日加急单’——客户是老天爷,备注‘晚了就淹死’,咱不得开‘超级会员加速’?"
邢飞队长在角落默默记笔记,笔尖在本子上沙沙响:"记录:林海坤建议将外骨骼项目类比‘外卖加急单’,需协调‘宇宙级外卖员’配送。"
周建民盯着屏幕上的设计图,突然倒吸一口凉气,跟看见自家白菜被猪拱了似的:"这……这鲍登线连接?液压泵模拟千斤顶?小林,你这设计是跟王胖子学的吧?他上次用晾衣架和可乐瓶做了个‘懒人泡面支架’,原理好像差不多!"
"英雄所见略同嘛!"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王胖子那支架能托住十桶泡面,咱这外骨骼能托住十吨钢筋,这不就是‘懒人支架’的PLUS MAX版?"
【王胖子的"人体测试员"生涯:机械马甲 vs 红烧牛肉味】
说到王胖子,这傻小子正好扛着箱泡面闯进来,累得跟刚跑完马拉松似的:"海坤!首座爷爷让我给你送‘精神食粮’——十箱红烧牛肉味!"
周建民看着王胖子圆滚滚的身材,突然一拍大腿:"有了!就让你室友当人体测试员!这体型,完美覆盖‘搬运工’到‘吃货’的全场景测试!"
王胖子刚拆开一包泡面,闻言差点把调料包撒地上:"测试员?是不是跟吃播似的,边吃边测?"
"差不多,"我递给他一套初代外骨骼雏形,活像件铁皮围裙,"穿上这‘机械马甲’,搬砖时能省力,跑路时能加速,就是……"
"就是啥?"王胖子兴奋地套上马甲,金属骨架"咯吱"响。
"就是别在测试时偷吃泡面,"邢飞队长冷冷地补充,"上次你穿实验服偷吃零食,把传感器粘得全是调料渣。"
王胖子缩了缩脖子,按下启动按钮。下一秒,他轻松举起整箱泡面,跟举着包薯片似的:"卧槽!海坤你看!我能单手扛五箱了!等洪水来了,我能把泡面全搬到屋顶!"
周建民举着仪器追着他跑,活像在拍《科学怪人》:"功率稳定!关节活动度达标!就是……王同学,咱能别边跑边喊‘红烧牛肉味天下第一’吗?"
【分工大会:老学究们化身"末日搓澡工"】
眼看王胖子穿着马甲在会议室里横冲首撞,我赶紧把专家们拉回正题:"好了好了,别盯着王胖子看了,咱分工!"
我在黑板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机器人,分了三个部分:
1. 机械结构组: "周院士,您负责骨架,就当是给机器人‘搓澡’,每个关节都得顺滑,别卡壳!"
2. 能源组: "李院士,电池这块,得像王胖子的胃一样耐用,扛得住十小时不充电!"
3. 肌电信号组: "这部分最难,相当于给机器人‘挠痒痒’,得让它听懂肌肉的‘悄悄话’——这事儿我来!"
老教授们面面相觑,材料学的张院士举手:"林海坤同学,你确定肌电信号这块……你不是在开玩笑?"
"开玩笑?"我掏出块电极片贴在王胖子胳膊上,他正准备偷吃第二包泡面,突然胳膊一抽,泡面飞出去砸中了周建民的白大褂,"看见没?这就是肌肉的‘小情绪’,咱得让外骨骼听懂它们‘说啥’!"
周建民拍了拍胸前的泡面渣,眼神突然变得狂热:"有点意思!十天!就算我把实验室当卧室,也要把这‘机械搓澡巾’搓出来!"
【末日倒计时:当科研遇上"泡面激励法"】
接下来的十天,实验室成了"末日工厂"。周建民带着团队对着齿轮较劲,活像在拆王胖子的闹钟;李院士守着电磁炉,跟炼丹似的;我则带着研究生们分析肌电信号,屏幕上的波形图看得人眼晕。
王胖子成了移动测试台,今天测试搬运钢筋,明天测试抗冲击——当然,每次测试完都得用两包泡面当"精神损失费"。
"海坤,"某天半夜,王胖子顶着黑眼圈来找我,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我觉得这外骨骼能改进一下……"
"咋了?"我盯着屏幕上的神经解码图,眼睛都快瞪瞎了。
"能不能加个‘泡面保温层’?"王胖子咽了口唾沫,"我刚才搬钢筋时,泡面凉了,影响口感!"
邢飞队长在旁边记录:"建议:外骨骼新增‘吃货模块’,含泡面保温与自动调料包投放功能。"
我揉了揉太阳穴,看着窗外通宵亮着的实验室灯光,突然觉得这十天过得比前世在末日废墟里躲变异老鼠还刺激。但每当看到老教授们趴在图纸上打盹,嘴角还挂着口水,就觉得这事儿值了。
第十天凌晨,初代柔性外骨骼终于组装完成。王胖子穿着它,轻松举起了一台复印机,兴奋得首嚷嚷:"海坤!我能举着复印机吃泡面了!"
周建民擦着汗,白大褂上全是油污,活像刚从灶台下来:"小林,算你狠!十天!这玩意儿真让咱搓出来了!"
我看着那闪着金属光泽的外骨骼,又看了看累得东倒西歪的专家们,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但我很快清了清嗓子,用最轻松的语气说:"行了行了,都别感动了!等大坝修好了,我请你们吃十箱泡面,管够!"
邢飞队长递来杯热可可:"林先生,首座来消息了,说外骨骼验收通过,马上量产。另外……"
"另外啥?"我接过可可,手还有点抖。
"另外王胖子的‘泡面保温层’建议,首座说……可以考虑,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搬砖’。"
我看着远处王胖子正试图用外骨骼的机械臂给自己泡泡面,突然笑了出来。十天,我们真的把"机械马甲"搓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跟洪水赛跑,把3.2万公里的大坝砌起来——当然,得先让王胖子把他的"泡面保温外骨骼"专利申请了,说不定能拿个"末日吃货奖"。
嗯,就这么定了!先去吃碗热乎的红烧牛肉味泡面,然后带着这堆"老学究"和"机械吃货",跟老天爷好好掰掰手腕!洪水?来吧!咱有机械马甲和泡面,怕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