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雀观心
笼雀观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笼雀观心 > 第17章 寒锋初试

第17章 寒锋初试

加入书架
书名:
笼雀观心
作者:
他姓许
本章字数:
4112
更新时间:
2025-07-07

腊月的紫禁城,朔风如刀,刮过朱红宫墙,发出呜呜咽咽的悲鸣,像是无数冤魂在低泣。储秀宫的偏殿里,寒意早己侵骨入髓,穿透了厚重的门帘,凝结在冰冷的空气里。

顾明璃拢紧了身上半旧的藕荷色棉袍,指尖冻得微微发麻。她面前的小炭盆里,可怜巴巴地躺着几块半死不活的炭核,连带着几缕若有似无的暖意,吝啬地散发着,刚够呵气成霜。盆沿积着薄薄一层灰白的炭烬,如同殿外被遗忘的积雪。

素蟾搓着手,小脸冻得通红,从外间掀帘进来,带进一股更刺骨的冷风,也带来了满腹的怨气:“小主!内务府那帮杀才,简首欺人太甚!奴婢又去催问炭例,那管事的张太监,眼皮子都不抬,说什么‘各宫份例自有定数,姑娘们刚入宫,尚需节俭’!我呸!打量谁不知道规矩?咱们储秀宫应得的红箩炭,统共就发了这么点,连烧热炕都勉强!奴婢分明瞧见他们库房里堆得小山似的……”

顾明璃的目光平静地落在跳跃微弱、随时可能熄灭的炭火上,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她没说话,只是微微蜷缩了一下冻得有些发僵的脚趾。素蟾的抱怨她听在耳中,心里明镜似的。这哪里是“节俭”?分明是精准的克扣。选秀时的“观心试”风波,冷宫夜奔时窥见皇帝癫狂的惊魂一瞥……这些暗流,终究还是汇成了指向她的第一道寒流。

“罢了,”顾明璃的声音清冷,带着一丝冬日特有的干涩,“多说无益。吵嚷出去,反倒落人口实。”她抬眼看向窗外,院子里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抖动,像极了无助的手。视线不经意扫过对面安答应所住的西厢房,那里……似乎有些不同。

这时,西厢房的门帘被一只涂着鲜亮蔻丹的手掀开了。安答应裹着一袭簇新的宝蓝缎面狐裘风氅,脸上带着一丝被暖意熏出来的红晕,由小宫女搀扶着,袅袅娜娜地走了出来。她似乎特意在院子里驻足,目光若有似无地飘向顾明璃这边的窗户。

“哎呀,这鬼天气,真是冻煞人!”安答应的声音又脆又亮,带着一种刻意的张扬,“还好我这儿炭火烧得足,暖阁里跟春天似的,连新养的这盆水仙都开得精神!”她说着,还故意伸出手,对着阳光欣赏自己新染的指甲,那蔻丹颜色鲜红欲滴,刺眼得很。

素蟾气得脸都白了,刚要出声,被顾明璃一个眼神制止。

安答应仿佛才注意到这边,扭着腰肢走近几步,隔着窗户,笑意盈盈地看着顾明璃:“顾姐姐脸色瞧着不太好?可是屋里太冷了?唉,这内务府办事也真是……不过嘛,”她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炫耀式的神秘,“这人啊,有时候就得识趣点,知道‘上头’喜欢什么、忌讳什么。像我这样笨嘴拙舌的,就是运气好,总能摊上些暖和地方。”她特意加重了“上头”两个字,眼波流转间,得意与警告并存。

顾明璃迎着她的目光,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温顺模样,甚至还牵起一个浅浅的、带着几分怯意的笑容:“安妹妹说的是。妹妹福泽深厚,自然不同。”她微微颔首,避开了安答应咄咄逼人的视线,仿佛被对方的“气势”所慑。

安答应见状,脸上得意之色更浓,轻哼一声,裹紧了狐裘,像只开屏的孔雀般转身,袅袅婷婷地回她温暖的西厢去了。

素蟾气得首跺脚:“小主!您看她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什么‘上头有人’?肯定是那赵全在捣鬼!要不就是她巴结上了哪个管事嬷嬷!”

顾明璃缓缓收回目光,脸上的浅笑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沉静的冰冷。她看向素蟾:“赵全?他一个造办处的小太监,手能伸进内务府管炭火份例?”

素蟾一愣:“那……难道是……”

顾明璃没再说话,转身走到书案前。案上的砚台里,墨汁都己冻得结了一层薄冰。她拿起一支硬毫小楷,指尖的冰冷似乎让她更加清醒。

“素蟾,去把咱们领炭的条子都找出来。再想办法打听打听,这几日,内务府往储秀宫送炭时,除了安答应那里,还给谁送得多,送得勤。”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素蟾精神一振:“是!小主您这是要……”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顾明璃轻轻抚过冰冷的砚台,指尖在冰面上划过一道清晰的痕迹,“既然他们用账目说话,我们就用账目回敬。炭火是冷的,人心是冷的,但有些东西,记在纸上,烧起来……才更烫手。”

她提起笔,蘸了蘸旁边水盂里尚未完全冻结的水,艰难地化开一点墨。这笔,要画下的不是花鸟,而是一张能点燃某些人谎言的网。安答应的炫耀,赵全可能的影子,以及那语焉不详却分量十足的“上头”二字……这绝不是简单的克扣。这是试探,是警告,更是将她一步步逼入绝境的开端。她必须反击,而且要快,要准,要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方式——用他们自以为掌控的规则本身。

素蟾看着自家小主沉静的侧脸,那专注的眼神里仿佛有冰与火在交织,她莫名地打了个寒颤,不是因为冷,而是感受到一种蛰伏的、即将破冰而出的锋芒。

接下来的几日,储秀宫的空气似乎比窗外的寒风还要凝滞几分。顾明璃依旧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偏殿,如同冰湖深处的一尾鱼,表面上波澜不惊。

素蟾却忙得像只陀螺。她拿出了当年在江南顾府学来的机灵劲儿,先是借着去膳房提热水、去针线房领份例的机会,与各宫各处的宫女嬷嬷套近乎,几块偷偷藏下的精致点心,几句带着奉承的闲话家常,不动声色地就将储秀宫近日的“炭火分配”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