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大吃一惊,忙不迭地问:
“廖兄,我也没说几句话啊……”
廖俊科解释道:
“你千万莫说开天地的不是盘古,而是上帝之类的话了。”
“这却是为何?”
“你们可知,这山上有两座庙,其中一座,就是盘古王庙?”
洪秀全与冯云山人地两生,哪里知道啊。
见他们俩摇着头,一脸懵逼,廖俊科又说:
“庙中敬奉着盘古王,传说这里是他开天辟地的地方。瑶族人认为,盘古生于天地混沌中,所有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草木、天地、庄稼……这世上的一切,都是盘古身体的各个部分变化而来啊!”
“原来如此!”
“你们想想看吧,当地人若是听懂你的话,还不把你给撕吃了?”
洪秀全不由头冒冷汗。
的确,这是犯了大忌,简首就是属黄瓜的,欠拍!
他心里话,看来,传教布道,也得入乡随俗,不能妄言妄语。
说说话话,廖俊科将俩人领到了瑶寨的最高处。
这是一座大院子,大门修建得相当气派。
门口有两个把门的人。
廖俊科用八排瑶语咕咕哝哝说了一通,把门人点点头,就让他们进了院子。
走进院门,十几栋竹木建的吊脚楼映入眼帘。
三人往边上一拐,进了一座低矮的角楼。
冯云山赞叹道:
“好壮观的所在!不知这里的主人,是哪路大神啊?”
廖俊科让了座,给俩人倒了热茶,说道:
“这是瑶王赵化罡的宅子。瑶王,都住在瑶寨的最高处。”
“这么说来,廖兄就是在瑶王家里做塾师么?”
廖俊科点了点头,就去做饭了。
所谓的做饭,也不过是玉米面糊糊而己。
好在,糊糊挺稠的。
洪冯二人早就饿了,每人喝了两大碗,还吃了一个煮土豆。
吃罢饭,仨人坐下闲聊。
洪秀全觉得奇怪,问道:
“廖兄,既然在瑶王家里做塾师,怎么不用去上课么?”
“噢,放了三天假。每年这几天都要放假的。”
“放假?这几天是个什么特别的日子吗?”
“今日是六月初五,明日就是六月初六尝新节,要庆半年的。”
尝新节,是瑶族重要的节日。
一大早,人们将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伯公庙中的土地神,祈求风调雨顺,消除病虫害,五谷丰登。
祭祀完毕,瑶民家家户户割肉、磨豆腐,还收获早熟的玉米……这几乎比汉族的春节还要热闹。
冯云山一听,也饶有兴趣地问:
“这么重大的节日,瑶王也要参加吧?”
“那是自然!他要主持许多仪式的,瑶王赵化罡还是天长公嘛。”
“天长公?这是什么意思啊?”
“天长公,是官府授予瑶王的官职。赵化罡,可不是一般人哟,是赵子青的次子!”
赵子青?
洪秀全与冯云山听得云里雾里。
廖俊科见他们俩有兴致,就侃侃而谈:
道光十一年,即西元的1831年。
南江排这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瑶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八拍瑶民赵子青自称瑶王,发动瑶民,举行反清起义。
赵子青揭竿而起,得到了附近瑶民的响应,呼呼啦啦就聚起数百人的队伍。
翌年六月,义军在沙坪与前来围剿的清兵作战。
义军熟悉地形,击毙官兵二十余人。
后来,因为寡不敌众,就转移到湖南蓝山、江华一带的山中,发展壮大到2000余众。
六月下旬,湖北提督罗思举奉命率兵进剿。
义军在麻岗冲一带与清军激战,最终赵子青及其长子等被俘,壮烈牺牲,起义失败。
为了控制三连地区,实现所谓的长治久安,朝廷采取以瑶治瑶的怀柔政策。
清政府采用瑶老制,把瑶族的头人授予多种名目的官职:
从大到小,分别称为天长公、头目公、先生公、户长公,等等。
瑶王赵化罡就是天长公。
……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洪秀全与冯云山听罢,不由唏嘘了一阵。
廖俊科对他们的拜上帝教,也很新奇,就问道:
“洪教士,拜上帝教有何引人之处,让你放弃教职,立志传教呢?”
洪秀全就按照《劝世良言》上的说法,娓娓道来。
年轻时的廖俊科,也曾参加过科举,不过与冯云山一样,连县试都没考中。
相同的经历,让他与洪冯二人很投缘,很有共同语言。
见他听得津津有味,洪秀全就趁机想发展他入教。
他正要开口,只听屋外有人在喊着什么。
喊话人说的是八排瑶语,洪秀全自然也听不明白。
廖俊科连忙站起身,探出头去,用八排瑶语叽里呱啦对话了一通。
对完话,廖俊科解释道:
“瑶王请我过去,筹备明日的尝新节。我不能奉陪二位了。”
说完,他急急就要出门。
走到门口,廖俊科似乎又想起什么,指指楼上说:
“我也不知几时才能回来,二位如果困乏了,晚上就在阁楼上对付一宿吧。”
廖俊科出去了,洪冯二人聊着今日的所见所闻。
洪秀全感叹说:
“云山兄,要想在南江排这里发展信众,看来,得先拿下这个瑶王。如果瑶王信了教,岂不一呼百应?”
这想法,当然好!
冯云山挠了挠头说:
“只是,这瑶王赵化罡性情如何,能不能接受我们的教义?”
洪秀全心里也没谱,答道:
“试试才知道,不试,永远没机会啊。”
俩人又议论半天,眼看天色黑下来,也不见廖俊科的影子。
这时候,外面走进来一位瑶民,哇哇啦啦说了几句什么,递给他们一个碗。
碗里是土豆等熟食。
俩人猜测着,肯定是廖俊科惦记着他们,专门让人送来的,就点头致谢。
就着开水,吃了熟食,俩人早己疲惫不堪,就上楼歇息。
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楼下有声响。
廖俊科回来了,跟他们打了招呼,也歇下不提。
次日一大早,天光刚刚放亮,廖俊科就起了床。
他上到阁楼上,表示歉意说,昨日忙了老半天,只得让人送了点吃食。
洪秀全与冯云山再次致谢。
廖俊科最后说:
“我得去忙了。对了,你们在这里等我消息!瑶王听说你们来传教,今日要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