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戟照尘寰
寒戟照尘寰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寒戟照尘寰 > 第十章·别业空·传说开始

第十章·别业空·传说开始

加入书架
书名:
寒戟照尘寰
作者:
六月小暑
本章字数:
3558
更新时间:
2025-06-13

寒梧别院的晨雾,第一次没有被五女的声音揉碎。宇文渊常坐的寒梧树下,落满了昨夜的叶,每片叶的脉络都透着微光,像极了他护心镜上的“民”字纹。庭院中央的“共荣”石桌,还留着冯妙晴狼首刀刻下的狼爪印,却再也听不到她狼嚎般的笑;天机工坊的窗棂,还映着苏绾机关匣的蓝光残影,却再也没有齿轮轻响刺破寂静。

“看!”路过的胡商,狼皮帽上的寒梧叶坠子,忽然发出微光,“树下……”

人群围拢时,才发现寒梧树根旁,不知何时多了块三尺见方的石碑。碑身非金非石,透着鲛人泪的温润与狼骨的坚韧,碑面光滑如镜,却无字无纹,只在晨雾中,泛着淡淡的、五彩色的光。一个扎着狼头辫的孩童,伸手触碰碑面,指尖竟传来琴弦般的震颤。

“怪事!”卖胡饼的老汉,扁担上的狼头纹与碑身共鸣,“昨日还没这碑!”

话音未落,碑面忽然泛起涟漪,如投入石子的归墟水幕。涟漪中,竟显形出崔秀宁的身影——她素裙立于寒梧树下,指尖轻抚无形的琴弦,霜发被晨雾染成银线,而她面前的空气里,竟凝着《胡汉调》的音纹,每一道波纹,都让碑身的光,暖上一分。

“是崔大家!”老儒的儒冠“当啷”落地,“她在,”“弹我们,”“教过的琴!”

涟漪转动,崔秀宁的影像淡去,苏绾的红衣在碑面一闪。她正调试着无形的机关匣,白发上的鲛人绡带,随着“咔嗒”的齿轮声轻颤,碑面竟显形出“海天”纹的光轨,光轨所至,碑顶的露珠,都凝成了微型齿轮的形状。

“苏姑娘的,”“机关!”波斯商人的琉璃灯,与碑面的光轨共振,“不用,”“匣子,”“也能,”“动!”

接着,王若雪的算筹虚影,在碑面排出“地天泰”卦象,算珠的轻响透过碑身,震落寒梧叶上的露水,露珠坠地,竟在青砖上,排成胡汉历算的星图;冯妙晴的狼首刀虚影,凌空劈下,刀风卷起碑面的光,显形出草原篝火,火中烤着的羊肉,香气似乎穿透了石碑;陆灵珊的惊鸿剑穗,卷着片光叶,剑招划出的“护”字,让碑身的光,化作万千剑穗,系住每个围观者的目光。

最后,宇文渊的护心镜光,温柔地包裹住五女的虚影。他鬓角的斑白,与碑面的“暖”光共鸣,镜中的“情”字,与五女的护心纹,共同在碑面,织成“五美同心,寒戟长明”的图腾。围观的胡汉百姓,忽然想起太武帝时期的传说,纷纷跪地,额头磕在青砖的“共荣”纹上。

“他们没走……”柯比能的后人,狼裘上的“天狼”纹与碑身共振,“在,”“秘境里,”“过神仙日子!”

“看崔大家的琴!”孝静帝后人的玄衣,被碑光染成暖金,“还在,”“护着,”“胡汉的,”“音!”

碑面的影像,果然转到了秘境——塞北雪夜,五女与宇文渊围坐篝火,崔秀宁的琴音融化冰雪,苏绾的机关匣弹出暖光齿轮,王若雪的算筹算出春讯,冯妙晴的狼首刀挑着烤肉,陆灵珊的剑穗,正替宇文渊拂去肩头的雪花。护心镜的光,将这一幕,永远定格在碑面。

是日,寒梧别院的无名碑,成了人间与秘境的交界。路过的百姓,总能在碑面上,看到五女与宇文渊的日常生活——有时是崔秀宁在太湖边晒药,药香透过碑身,治愈了久病的孩童;有时是苏绾在海上调试机关舟,舟影划过碑面,为迷航的商船,指明了方向;有时是宇文渊坐在寒梧树下,给秘境里的孩子们,讲着“寒戟照尘寰”的传说。

“知道吗?”多年后,白发苍苍的老人,指着碑面上五女笑闹的影像,对孙辈说,“那是护民的神仙,”“他们的戟,”“化成了光,”“他们的爱,”“成了这碑,”“照着咱们,”“胡汉的,”“日子。”

碑面的光,似乎听懂了人话,轻轻闪烁。寒梧叶落在碑顶,竟自动排成“寒戟照尘寰”五字,每一笔,都由狼眼红与寒梧白交织,字心,是宇文渊护心镜的光。而在碑的背面,不知何时,竟自然形成了一行纹路——五美一渊,情驻时空,护民之心,万古长青。

当晨雾再次漫过寒梧别院时,无名碑的光,与寒梧叶的碎金,共同在人间,播下了“寒戟”传说的种子。人们说,若在月圆之夜,对着碑许愿护民,便能听到崔秀宁的琴音、苏绾的机关声、王若雪的算珠响、冯妙晴的笑骂、陆灵珊的剑鸣,还有宇文渊护心镜,那温柔的,如月光般的回响。

而那座空寂的寒梧别院,从此成了护民者的圣地。每年春分,胡汉百姓都会带着五谷,来碑前祭拜,不是求神拜佛,而是纪念那五个女子与一个将军,用爱与守护,在人间写下的,最温柔的,传奇。碑面上的影像,也成了永恒的启示:真正的不朽,不在长生不死,而在将护民之情,刻进时光的肌理,让传说的光,永远照亮人间的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