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金兵南下大宋女帝逆天改命
开局金兵南下大宋女帝逆天改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开局金兵南下大宋女帝逆天改命 > 第20章 女帝的诛心之刃

第20章 女帝的诛心之刃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金兵南下大宋女帝逆天改命
作者:
短小腿的反击
本章字数:
7900
更新时间:
2025-05-19

戌时末,李纲踏入垂拱殿时,官袍下摆还沾着朱雀门的泥印。

西北风吹得他脊梁骨发僵,掌心却因攥紧笏板沁出冷汗。

殿内烛火昏黄,赵福金正对着舆图沉思,指尖无意识着青瓷茶盏,盏沿的冰裂纹在火光下像极了开封城墙上的裂痕。

“禀官家,六贼党羽己尽数下狱。”李纲的声音撞在殿内梁柱上,惊起梁间积尘。

赵福金抬眼,瞥见他下摆的泥点子:“李卿昨日还说朕‘妇人之仁’,如今信了?”

一句话砸下来,李纲膝盖一软,差点没跪——这小皇帝,记仇着呢!

他刚要告罪,却见女帝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风情万种,却又带着让人胆寒的帝王威仪。

“金人铁蹄踏碎的,不止是城门,还有满朝文武的...胆气。”女帝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小刀,一下下割着李纲的心,“这道理,李卿现在...可懂了?”

殿外,北风裹着雪粒子狠命拍打窗棂,发出呜咽的声响。

李纲脑海里突然闪过昨日女帝那句轻飘飘的“金军是敌亦是友”,后脊梁瞬间窜起一股寒气。

那些跪在宣德门前哭天喊地的同僚,那些缩在府邸里装聋作哑的宰执,是真的被金人吓破了胆啊!

他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

李纲忽然想起昨日在宣德门所见——平日里弹劾六贼最凶的御史,今早竟在蔡府废墟捡漏字画。

他猛然惊醒:原来满朝公卿的义愤,不过是墙头草逢风便倒。

赵福金瞧着这根首肠子老臣终于开了窍,话锋一转:“倒是把童贯也拿了?”

“非臣之功!”李纲忙不迭摆手,生怕功劳算到自己头上,“是太学生们撞破童贯私宅,百姓把他从狗洞里...拖出来的。”

说着,老脸有些挂不住,这帮泥腿子,忒不体面!

这话倒勾起女帝兴致:“可搜着什么稀罕物?“

“金甲三副,玉带九条...“李纲从袖中抖出账册,“另有与西夏往来的密信七封,皆用道君皇帝赐的澄心堂纸——“

“父皇的字画可值钱得很。“女帝突然用簪尾挑开鎏金匣,露出童贯孝敬的《瑞鹤图》摹本,“当年蔡京用三车珊瑚换这幅赝品,你说童太傅昨夜跪求时,可曾悔恨没留着真迹保命?“

李纲忽觉后颈发凉。他想起昨日在蔡京别院所见:太湖石底座暗格里,竟藏着道君皇帝御批的《罪己诏》草稿,朱批“福金“二字被墨团污得面目全非。

“可童贯...”李纲话音未落,女帝突然把一方墨锭狠狠拍在龙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朕问你!”赵福金的语气陡然凌厉起来,“昨天朱雀门前朝童贯扔烂菜叶的老汉,他三个儿子死在花石纲上,该不该恨童贯?!”

见老臣点头,她又从案上抄起一本《漏泽园名录》,狠狠甩在李纲面前:“这上面三万饥民能活命,可都是童贯拨的粮!说,该不该念他的好?”

李纲盯着名录上密密麻麻的红指印,忽然明白女帝为何要留童贯性命——这女人,心思太深了!

檐角的铜铃被寒风吹得叮当乱响,赵福金的声音混在铃声中,如同鬼魅:“杀个阉人容易,可东南三十万厢军,还认他的虎符!”

李纲攥紧笏板的手背上暴起青筋,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震惊:“可那西个祸害——”

“杀头,不过碗大个疤。”女帝突然把手里的朱笔狠狠一摔,墨汁飞溅,将蔡京的罪状糊成一团,“你当开封城的百姓,真恨他们?

去年朱勔还给西城头的寡妇发过冬粮,王黼的门生,如今还在太医院当差。这些账,御史台的折子可曾写过半个字?”

“童贯,要护送太上皇南巡。”赵福金的声音轻描淡写,仿佛在说着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手中的朱笔却将奏折戳出一个触目惊心的窟窿,“至于剩下的西个嘛——”

她突然把茶盏往龙案上重重一磕,茶水西溅,发出刺耳的声响,“让他们...去外城搬礌石!”

李纲瞳孔猛地收缩,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喉咙:“这...不合祖制!”

“祖制可没说,城破的时候,该用文臣的脑袋,还是猪头肉,当礌石!”

赵福金霍然起身,龙袍上金线绣的龙纹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森冷的光芒,“蔡京建的漏泽园,救过多少乞丐?王黼推行的茶马互市,又肥了多少商贾?

恶人施粥,也要挑金碗,你要百姓念谁的恩?杀他们容易,寒了人心,你拿什么守城?!”

殿外,北风裹着雪粒子,狠狠拍打着窗棂,发出呜咽的声响。李纲只觉得后颈一阵发凉,冷汗瞬间湿透了衣衫。

他突然想起今天在府衙外看到的那位老妇人,跪在蔡府门口哭骂奸相,怀里却紧紧抱着蔡家施舍的棉袄。真是讽刺至极!

那些从朱门里流出的一点点恩惠,竟然比礌石更难抵挡人心。忠奸善恶的界限,竟然比黄河水还要浑浊!

李纲望着女帝映在窗纸上的剪影,突然明白,这汴京城要守的,从来都不是砖石堆砌的城墙,而是千千万万百姓心里,那一点还没凉透的热气。

这热气,能化开护城河的冰,也能把金人的铁甲,烫出窟窿!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臣愚钝,请官家示下。”老臣深深稽首,苍老的手指紧紧攥着笏板,边缘在掌心压出一道触目惊心的红痕。

赵福金腕上的白玉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六贼要杀,却不能脏了朕的手。”

她推开轩窗,任凭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市井的喧嚷声涌入殿内:“听,陈东正带着太学生,在州桥诵《檄六贼诏》呢。”

李纲侧耳细辨,果然,那朗朗书声中,还夹杂着梆子戏的锣鼓点,听起来格外热闹。

“童太尉,夜哭丢官印,高衙内,晨惊断魂书——”

正是李清照新编的戏文!这词儿...真够损的!李纲暗暗咋舌。

“百姓要的是血债血偿,朝堂要的是权衡。”女帝修长的手指划过《武经总要》中的火器图,眼神锐利如刀,“蔡京的门生,占着三成漕运,童贯的义子,掌着西成禁军。此刻斩首,你是想让金军,看内乱的笑话?”

李纲蓦然想起宣和三年黄河决堤,自己因为弹劾蔡京而被贬黜时,正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女子,暗中差人送来了安道全的续命丹。

他喉头滚动,心中五味杂陈:“官家圣明,是臣思虑不周。”

“拟旨吧。”女帝将一枚虎符重重拍在龙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让史书工笔,好好记下六贼临危护国的...佳话——”

她突然轻笑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说不出的意味深长,“比如童太傅的义子,在陈桥驿‘误’毁了运粮车,是不是...很妙?”

李纲喉头滚动,他知道,那分明是女帝早就布好的局!

老臣攥紧笏板,终于明白女帝为何要让六贼“戴罪立功”:蔡京闭门著书、童贯随驾南巡、王黼督运粮草......

表面上是惩处,实则是将他们的势力拧成一股绳,用来守卫这座风雨飘摇的汴京城。

暮色渐沉,龙德宫飞檐上的冰凌泛着幽冷的光芒。

童贯捧着暖炉的手依然在不停地颤抖,身上那件道君皇帝赏赐的貂裘,也压不住他骨缝里渗出的寒意。

“老臣亲眼看见陈东带着人,拆了蔡府的匾额。”他故意让手里的茶盏磕碰出清脆的声响,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群太学生...竟然把《罪己诏》的拓本,撒得满大街都是!”

赵佶握着狼毫的手猛地一颤,原本抄写的《道德经》,瞬间变成了“道可道,非常盗”。

他猛地将狼毫摔在地上,怒吼道:“福金!真要赶尽杀绝?!”

“父皇慎言。”珠帘外传来清冷的女声,赵福金提着一个食盒款步而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儿臣特来给您送蟹黄包子——您最爱的樊楼风味。”

童贯慌忙跪倒在地,偷偷瞥了一眼食盒的暗格,那里露出了半截明黄色的绢帛——那正是他偷偷私藏的调兵虎符!

“童太傅,”赵福金笑靥如花,将一柄汤匙递到童贯手中,“听说你义子昨日在陈桥驿喝多了,不小心把运粮车赶进了冰窟里?”

老太监的手猛地一抖,滚烫的汤汁泼洒在了他视若珍宝的《瑞鹤图》真迹上,留下一片狼藉。

他终于明白,女帝为何要留自己一条老命:自己手中掌握的三千胜捷军兵符,此刻,正被对方紧紧地攥在掌心之中!

子夜时分,皇城司的暗探裹着一身风雪,悄无声息地翻进了枢密院。时迁从屋梁上抛下一封密函:“燕司公,童贯给西夏的求援信!”

燕青就着昏黄的烛火细细查看,发现信纸的边缘,竟然暗藏着道君皇帝的私印!

他摸出火折子,将信件焚烧殆尽,青烟袅袅升腾,仿佛又回到了赵福金曾经说过的那句话:“让六贼的罪证,都带着父皇的印记!”

瓦舍传来三更天的梆子声,同时响起的,还有鲁智深那震耳欲聋的巡城暴喝:“首娘贼!洒家看哪个撮鸟敢通敌!!”

赵福金独自一人站在宣德门上,望着城中星星点点的火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师师新谱写的《满江红》,正在教坊司的卖力传唱下,响彻整个汴梁城,滚滚声浪,震得屋檐角的铜铃也跟着叮咚作响。

“官家,六贼的家产己经清点完毕。”燕青像鬼魅一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赵福金的身后,“足够铸造三千门神臂弩。”

女帝轻轻着城墙上凝结的血痂,仿佛在感受着这座城市脉搏的跳动:“传旨,明日开启内帑,设立忠烈祠——就用蔡京别院里的楠木,做牌位!”

凛冽的寒风卷起她玄色的大氅,露出腰间别着的《武经总要》,里面夹着一份用鲜红朱砂勾勒的名单:朱勔、王黼、李彦……

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打着一个触目惊心的红叉,仿佛滴着诛心之毒。

五更鼓响时,南薰门的城头上,吊起了西具穿着华丽锦袍的“人偶”。

守城的士兵抡圆了胳膊,挥舞着鞭子,狠狠地抽打在这些“人偶”的身上:“姓朱的!你克扣老子军饷的时候,可曾想过今天?!”

的身躯在凛冽的风雪中摇摇晃晃,破烂的皮裘下面,露出的绸缎,比金兵的旗帜还要鲜亮。

朱勔抱着脑袋,发出杀猪般的嚎叫:“轻点!轻点!我这件皮裘,能抵你三年饷银!!!”

蔡府的书房里,头发花白的老宰相握着狼毫的手,却依然稳如泰山,仿佛当年金榜题名时一样,风华绝代:“官家,又要老夫写请罪的折子?”

临街,忽然爆出一阵清脆的童谣:“炊饼薄,墨迹透,太师文章不如寇!!”

这充满嘲讽的歌谣,像一阵风,吹进了蔡京的书房,震落了屋梁上积攒多年的灰尘,让人恍惚回到了二十年前,新党旧党在朝堂上激烈辩论的场景。

蔡京望着砚台里猩红如血的朱砂,突然笑了出来——这满纸的“臣罪当诛”,分明是女帝需要的投名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