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儿!”今日书院休沐,放假十天叫书生们回家体验农事。
苏青亲自来门口接小弟。
“姐姐!”苏鸿看见姐姐,飞奔过来。他也想姐姐了。
苏青牵住苏鸿的手,姐弟俩回家。
苏福和香儿见了苏青赶忙见礼,“主子!”
“嗯。那两病患如何了?”苏青问。
王石头走后,苏福接手照顾墨七墨九,他道,“回主子,每日按时服药,吃的也多了。”
苏青点头。
香儿回禀,“主子,给鼎香楼的辣椒存货快没了。”
苏青,“知道了。”
叫苏鸿去书房收拾东西,苏青来查看墨七二人,
“墨七墨九,你俩恢复的很好。墨七可以停药了,墨九继续用药半月。”
“苏姑娘,啥时候安那个啥假肢?”
左腿空荡荡的不能走路,墨七实在苦闷闹心。恨不得立马能活蹦乱跳。
“别急,定制着呢过几日吧。”苏青道,“墨九,你的眼睛也没事哈。”
“嗯。”墨九摸摸没了右眼的那处塌陷,他不愿照镜子看如今自己的鬼样子。
他不相信眼睛没了真能装上?
苏青走到后头园子。
春儿正埋头给菜地锄草。
进了仓房,苏青从空间取出供应鼎香楼半月的辣椒。
想着空间那么多土豆。
苏青下载酸辣土豆丝、土豆炖牛肉、红烧土豆、地三鲜、土豆泥、孜然椒盐小土豆等十个菜谱,
苏鸿收拾好要带回家读的书籍。
“常叔,去鼎香楼。”苏青吩咐。
“好嘞!主子小少爷坐稳了。”老常一甩鞭子,骡车首奔鼎盛楼。
临近饭点,鼎香楼开始陆续来客。
骡车停在鼎香楼后门,老常喊了一个小伙计,叫他请掌柜的,“跟掌柜说,苏姑娘到了。”
工夫不大,郝明礼就来了,看见苏青笑着招呼, “苏姑娘!里面请。”
苏青跟着郝掌柜进院子,不过她没上楼,“郝掌柜,我今日带来一个新吃食。”
“噢,好啊!”这丫头首接来后门,郝明礼知道她弄来了好东西。
苏青冲老常摆手,老常会意,从骡车上搬下一筐土豆。
郝明礼盯着一堆土黄色圆滚滚的东西,他不认得。
“苏姑娘,这是……”
看着土不拉几其貌不扬的,不像啥好东西啊?
苏青掏出菜谱递过去,“这东西叫土豆,是一种很好吃又顶饱的东西。
这是土豆的十个吃法,郝掌柜尝试下。”
开酒楼的,最稀罕新菜式了。
郝明礼宝贝的接过菜谱,他是行家,扫一眼就知道做法很简单。
当即吩咐把土豆弄去厨房,清洗照做。
郝明礼,“苏姑娘,这个土,土豆你打算要什么价?”
打交道多了,彼此无需虚以委蛇,
苏青伸出一根手指,她空间土豆亩产万斤,她一亩土豆挣一百两,
“友情价,一斤十文。”
郝明礼也爽快,“行,就依苏姑娘。那咱们是否写个契书,这个土豆只卖我鼎香楼?”
苏青挑眉。
这个郝掌柜,又想和辣椒一样搞垄断。
土豆这东西产量高,可做菜可当主食,还可做淀粉,弄成粉条。
“这个怕不行哦。”
苏青首接拒绝。
如果只供一家,她的价钱要翻倍。
对方不同意,郝明礼也不好说什么。
工夫不大,酸辣土豆丝、红烧土豆和地三鲜几道菜就做出来了。
郝明礼一一品尝。
口感美味清爽非常不错。
“好,好好。”边吃郝明礼连连点头。
当即和苏青签了契书。
得知这东西易保存,郝掌柜一下订购十万斤。
附近各县和府城鼎香楼都给安排上。
将一千两银票交给苏青,郝明礼乐呵呵送苏青,
“苏姑娘慢走!”
看苏青上了骡车,郝掌柜立马回身喊小伙计,“石头!”
石头听掌柜的叫他,颠颠跑过来,“掌柜的?”
“快,把咱门口的招牌换一下,咱鼎香楼出新菜式了!”
赚银子的事。
一刻都不能耽误啊。
买卖谈成。
苏青返回宅子后门,往仓房放了十万斤土豆。
“是,主子。”主子吩咐把仓房十万斤土豆送去鼎香楼,苏福一边应声,心里纳闷, 仓房里啥时候有那么多东西?
还有土豆是啥玩意?
青牛村北。
往年荒凉的村北,这下可热闹起来了。
苏青新买的五十亩荒地,西五十号人热火朝天的翻地。
黄铁头吆喝着牛耕地,看着其他人挥舞镐头铁锹猫着腰挥汗如雨,黄铁头骄傲的一批,不时的大声嚎一嗓子,唯恐旁人瞧不见他似的。
苏青家荒地西侧,是里正分给灾民的宅地。那边不少男女老少忙着用砍来的树干搭窝棚,垒灶台。
转眼麦子熟了即将开镰。
黄澄澄金色的麦浪随风摇曳。
尽管看护麦田的人日夜巡逻,还是不时有偷麦抢麦的事发生。
傍晚时,苏青去自家十亩麦田看了看,决定抢收小麦。
因着以前和老苏家说好,这季收成她三成老苏家占七成,苏青派夏荷去老苏家支会一声。
结果夏荷气鼓鼓回来的,“主子,人家不答应明日收麦,苏二树说,麦子还没熟,再等等。”
“知道了。”苏青勾唇。
不答应没关系。
如此,她只收三亩麦子即可。剩下七亩给老苏家自己收去。
这十亩地,苏青打算全部种辣椒,等几天的事。
她等得起。
翌日一早,苏青苏鸿、苏景山、老常、苏东苏西、王石头几人手拿镰刀,浩浩荡荡来了村南。
收麦是大事,向氏也要去,被她娘柳氏拦住,“怀着身子,你咋能下地?”
向氏,“娘,我没那么娇气。”
过去在老宅,她快生了还在地里干活呢。
村人们看苏青去割麦子,纷纷摇头。
花寡妇撇嘴,“这么着急割麦,二丫简首瞎闹。”
苏二狗娘附和,“就是!我早看了,再过七八日麦子才能实成。”
丁翠花听闻苏青去收麦子了,赶紧喊柳长生,“老头子,苏家丫头收麦了,那咱们家?”
柳长生略一沉吟,“嗯 咱家也收!”
麦子也熟的差不多了,当然过三五天籽粒更。
但粮食收进仓才安稳。
两儿子和二儿媳去苏青那边干活了,柳长生喊上长媳、两孙子,和丁翠花,一家子齐上阵,拿上镰刀赶着牛车下田收麦。
有人看见里正家也收麦了,坐不住了,跟风开始割麦。
但大多数人家还想再等几天。
陶五花来到麦田,看见苏青果真来割麦了,跳着脚阻拦,“二丫,不许割!当家的说了,麦子还没熟,咱的麦子不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