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章:血脉真相
贺兰山的岩层在剧烈震动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墓室顶部的碎石如雨点般坠落。沈砚秋将神臂弓拉至满月,改良后的弩箭淬着守星者特制的星砂毒液,却在触及梁太后召唤的骷髅头时,被其表面流转的虚之力量尽数消融。耶律楚材挥舞佩剑劈向地面,试图斩断连接虚之门的咒文脉络,青铜铃铛却发出刺耳的悲鸣——那些被激活的尸陀林密宗法器,正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汲取亡魂之力。
“你们以为靠这些雕虫小技就能阻止我?”梁太后的笑声混着墓室崩塌的轰鸣,她扯开锦袍领口,露出胸口用活人血绘制的尸陀林主像,“当年李元昊用卫慕氏的鲜血献祭虚之门,才换来西夏百年基业,今日,我便要用你们的命,让大夏龙雀刀重铸锋芒!”她的指尖划过石棺中骷髅的龙袍,布料瞬间化作飞灰,显露出刻在肋骨上的西夏文族谱——自党项初代首领至李元昊,血脉传承竟与《汉书》中记载的李陵后裔谱系完全吻合。
李仁孝皇帝踉跄后退,御围内六班首的盾牌阵型出现裂痕。“不可能......我们党项人明明是鲜卑拓跋氏后裔......”少年的声音带着颤抖。沈砚秋握紧符牌,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幼年时母亲在火海中塞给他的半块符牌,牌面底部若隐若现的“李”字;罗太后临终前反复念叨的“血脉相承,因果循环”;还有此刻岩壁上突然亮起的星图,竟与他在汴京破解的西夏文木牍暗纹完全一致。
“原来如此......”沈砚秋的声音穿透混乱,“卫慕氏灭族、鲜卑军服的铁鹞子骑兵、黑水城的生人祭佛......所有的阴谋,都是为了掩盖西夏王族的汉人血统!一旦真相大白,梁太后垂帘听政的根基将彻底崩塌!”他的血莲佩刀自动出鞘,刀身的血莲纹与石棺中龙雀刀的刀刃产生共鸣,金色光芒与虚之黑暗激烈碰撞。
耶律楚材瞳孔骤缩,手中的鲜卑图腾佩剑突然发烫。他想起家族世代相传的秘辛——契丹先祖曾与党项贵族联姻,而联姻契约上模糊的汉姓印记,此刻在记忆中逐渐清晰。“沈兄,星陨之钥残片!”他大喊着抛出怀中的碎片,“李元昊将龙雀刀藏在此处,不仅是为了守护秘密,更是要用它镇压虚之门与血脉诅咒的双重力量!”
梁太后见状,疯狂地将断刀插入骷髅胸口。虚之门的轮廓顿时暴涨,门缝中伸出的不再是黑雾,而是无数缠绕着锁链的手臂,每一条锁链上都刻着西夏历代帝王的名讳。沈砚秋感觉体内的卫慕氏血脉正在沸腾,符牌与龙雀刀的刀刃产生共振,在他掌心投射出完整的西夏文咒语:“以血为引,以魂为祭,龙雀归位,万象归一”。
“拦住她!”李仁孝皇帝终于回过神,率领六班首冲向梁太后。然而,少年皇帝的战甲缝隙中突然渗出紫色液体——梁太后早就在他的饮食中种下尸陀林的“噬心蛊”。沈砚秋挥刀斩断袭来的虚之锁链,却见耶律楚材被骷髅头的触手缠住,鲜卑图腾的皮甲开始腐蚀。千钧一发之际,他将符牌按在龙雀刀的刀刃上,卫慕氏祖传的咒文与刀刃上的“李陵后人”字样共鸣,爆发出照亮整个墓室的光芒。
光芒中,沈砚秋的脑海闪过罗太后最后的嘱托。他咬破舌尖,将精血喷在星陨之钥残片上,九块碎片自动飞向虚之门,在空中组成与龙雀刀纹路相同的封印阵。梁太后发出凄厉的惨叫,她的身体开始透明化,手中的《尸陀林秘术》化作万千飞灰。“不!我不甘心......”她的魂体在光芒中挣扎,却被虚之门反噬,瞬间消散。
虚之门在封印阵的作用下开始崩解,石棺中的龙雀刀缓缓升起。沈砚秋握住刀柄的刹那,无数记忆涌入脑海:李元昊临终前的叹息,罗太后抄写《反战书》时的泪痕,还有卫慕氏先祖为守护秘密慷慨赴死的决绝。当他将龙雀刀从骷髅胸口拔出,刀刃上的咒文竟化作和平鸽的形状,飞向坍塌的墓室顶端。
尘埃落定,李仁孝皇帝跪在骷髅前痛哭流涕。耶律楚材抚摸着佩剑上斑驳的鲜卑图腾,若有所思。沈砚秋望着手中的龙雀刀,刀身的寒光己化作温润的光泽。“此刀不该再饮人血。”他将刀递给李仁孝,“陛下若真想复兴西夏,应让它化作犁铧,开垦出和平的沃土。”
贺兰山的黎明悄然降临,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重新熔铸的犁铧上时,沈砚秋与耶律楚材并肩走向山外。他们知道,虚之门的危机虽己解除,但宋、辽、西夏的纷争仍未停歇。腰间的符牌微微发烫,远处传来驼铃声——那是沈砚秋与耶律楚材约定开辟的商路,满载着丝绸、茶叶,还有用西夏文与汉文共同书写的《止戈书》。而在他们身后,李仁孝正命人在离宫遗址上修建译经院,罗太后的夙愿,终于开始生根发芽。
然而,在黑水城未开启的密室深处,一块刻满未知符号的石碑突然发出幽光。石碑表面浮现出半朵血莲纹,与黑袍少年留下的印记如出一辙。一场新的阴谋,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