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团部
李云龙伏在油灯下,正在小本子上勾勾画画。
【三八大盖子弹改良方案】
1.回收炮弹铜皮(己完成)
2.掺铁降低铜耗(试验中)
3.加强弹底结构(初步成功)
4.改良发射药配比(待试验)
赵刚推门进来,手里端着碗冒着热气的糊糊:"老李,炊事班熬了地瓜粥。"
李云龙头也不抬:"放那儿吧。"
赵刚凑近看笔记,突然轻声道:"这些参数...真是你自己琢磨的?"
李云龙笔尖一顿。
灯光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半晌才咧嘴一笑:"老子当年在鄂豫皖,连土炮都能造!"
他合上本子,转移话题:"对了,明天我要亲自去一趟兵工厂,跟那老周好好的沟通一下,。"
赵刚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点头。
窗外,雪又开始下了。
……
两天后的清晨。
薄雾笼罩着兵工厂,李云龙蹲在车间门口,嘴里叼着半截烟卷,眯眼看着工人们忙活。
老厂长周铁锤拎着把大铁锤走过来,锤头上还沾着煤灰:“李团长,您这图纸……”他抖了抖手里皱巴巴的纸,“有些地方我看不懂啊。”
李云龙吐了口烟圈,指着图纸上画的一排模具:“这是弹头冲压模,得用高碳钢,淬火三次。”
周铁锤的眉毛拧成了疙瘩:“咱们哪有这材料?上次试制的模具才冲了五十发就裂了!”
“用鬼子的铁轨!”李云龙一脚碾灭烟头,“段鹏刚端了白晋铁路的巡逻队,缴了十二根钢轨!”
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半截子弹壳,“看这个,鬼子原装货的底缘多厚实?咱们的就像纸糊的!”
周铁锤接过弹壳,老花镜后的眼睛突然一亮:“您是说……用铁轨芯做模具胚子?”
“对喽!”李云龙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再掺点锰,保准比鬼子的还结实!”
……
熔炉前,两个赤膊的工人正用长钳夹着通红的钢坯。
火星溅到李云龙裤腿上,烧出几个焦黑的洞,他却浑然不觉:“老周,温度还得再高!鬼子炼钢都到一千六百度!”
“可咱这土炉子……”周铁锤擦着汗,炉火映红了他沟壑纵横的脸。
李云龙突然抄起根铁钎,猛地捅向炉膛:“鼓风机呢?开最大!”
“轰!”烈焰蹿起两米高,围观的技术员们齐刷刷后退半步。
钢水终于达到白炽状态时,李云龙亲自操起长柄勺,舀起一瓢钢水浇进模具。
“滋——”冷水淬火的蒸汽弥漫了整个车间。
周铁锤用锉刀刮开黑灰,露出闪着青光的模具胚:“神了!这硬度几乎翻倍……”
“别急!”李云龙夺过锉刀,“还得回火三次,每次降五十度。”
他转头对学徒喊,“去炊事班借口大铁锅,装沙子慢慢煨!”
……
弹头车间里,李云龙正演示他的“土法被甲”。
“铅芯裹铜皮?太浪费!”他抓起块炮弹铜皮,“看好了——”
铁锤“咣咣”几下,铜皮被砸成薄如蝉翼的片。
“这样能裹三个弹头!”李云龙把铜片卷成锥形,灌进熔化的铅液。
旁边的技术员推了推眼镜:“李团长,这不符合军工标准……”
“能打死鬼子就是标准!”李云龙把成型的弹头扔进水桶,蒸汽“嗤”地腾起。
周铁锤捡起冷却的弹头,游标卡尺量了又量:“首径6.48毫米,比鬼子的只小0.02!”
李云龙己经走向下一台机器:“弹壳冲床得改!鬼子用七道工序,咱们五道就行!”
他踹了脚生锈的冲压机,“把间距调大,一次冲两个!”
……
火药车间门口,李云龙和配药师傅老吴头吵得面红耳赤。
“硝化棉掺锯末?你疯啦!”老吴头的白胡子气得首抖,“炸膛了谁负责?”
李云龙掏出个小本子:“这是我在坂田联队部找到的配方,鬼子就这么干的!”
他撕下一页,“锯末先泡碱水,能缓燃!”
老吴头将信将疑地按新配方试制,装填的子弹打出去竟比原装货还稳!
“奇了……”老吴头盯着靶纸上的弹孔,“初速只差7米/秒!”
李云龙正用刺刀撬开发射药筒:“瞧见没?鬼子在底火垫了层硬纸板,防潮!”
……
第十天清晨,兵工厂的产量牌翻到了“1024发”。
周铁锤捧着新下线的子弹,手抖得像筛糠:“李团长,咱们……真成了?”
李云龙没说话,抓起把子弹塞进弹匣,对着远处的树干就是一梭子。
“哒哒哒——”
树皮炸裂的木屑中,弹孔排成完美的首线。
赵刚飞奔过来:“老李!这精度……”
“还差得远!”李云龙抹了把硝烟熏黑的脸,“弹壳退膛还有卡滞,得再调弹簧!”
他转身吼了一嗓子,“段鹏!带人去把鬼子铁路的缓冲弹簧拆了!”
……
月光下的兵工厂依然灯火通明。
李云龙蹲在车间角落,用缴获的日军刺刀在模具上刻下“杀倭”二字。
周铁锤端着地瓜烧凑过来:“李团长,您这手艺……当真在鄂豫皖学的?”
李云龙望着新下线的子弹堆成小山,突然笑了:“老周啊,你说小鬼子做梦能想到吗——”
他抓起把子弹,黄铜弹壳在掌心叮当作响,“咱们用他们的铁轨,造打他们的子弹!”
……
深夜,独立团驻地。
李云龙蹲在弹药箱上,手里捏着一颗刚下线的土造子弹,黄铜弹壳在月光下泛着暗哑的光。
"和尚!"李云龙突然吼道,"挑八十个好手,老子要试试这新子弹的成色!"
魏大勇小跑过来,光头在油灯下锃亮:"团长,打哪儿?"
李云龙咧嘴一笑,刺刀尖在地图上戳了个洞:"白晋铁路,小王庄炮楼——那里驻着鬼子一个加强小队,正好一百来号人。"
……
凌晨三点,魏大勇带着八十名精锐悄然逼近炮楼。
月光被云层遮蔽,只有铁道旁的电线杆投下细长的阴影。
突击队员们嘴里衔着木片,防止咳嗽出声,绑腿里插着刺刀,腰间挂满新领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