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犁子
爬犁子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爬犁子 > 第132章 暂不追究

第132章 暂不追究

加入书架
书名:
爬犁子
作者:
阿山梦蕉
本章字数:
8554
更新时间:
2025-06-25

孙红卫还真的是去拉屎了。

他知道东边有个大马圈,出门就朝大马圈跑,看到秦大腌缸在后面追,他就故意在一堆茅柳丛后面朝北跑,消失在一片茅柳林中,然后向东跑,再向东南斜插过去,就到了大马圈的后面。他并不是故意甩掉秦大腌缸,制造什么恐慌,谁拉屎愿意有个人跟在自己的后面。一泼屎憋了老半天,孙卫东一头钻进马圈,吓得几匹马从另一个门跑到里边的围栏去,他慌忙褪下裤子蹲墙根儿,感觉就如排山倒海,一泻千里。如果说幸福就是痛快,那么,痛快地拉屎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不信?等你老了就明白了,有屎可拉,有屎能顺当地拉出来的人,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幸福真的很简单,简单就是幸福。

幸福的孙卫东提了裤子从马圈里出来,看到牲口王刚给喂马的围栏边的铁草笼里装满了干草,马儿就从那铁条缝儿里用嘴拽草出来吃,这是牲口王发明的,这样喂草,最少能省下来三分之一的干草。“占海叔,喂牲口呢?”孙红卫还认得牲口王,牲口王一下没有认出孙红卫来,看了半天,孙红卫说:“我是老孙家的三小子。”

“得福啊,什么时候来的?你是宣传队的,来演节目的,我看了,演得好,就是没认出你来。怎么,这衣服怎么扯成这样子了,快走跟我回家去,叫你婶子给你连一连。——你可能还不知道吧,我结婚了,跟解放她妈。我们去扯结婚证,还在你家吃的猪肉炖粉条呢。”

孙红卫原名叫孙得福,他爹是下粉条子的老孙,叫孙有康,孙有康和王占海,还有钱富贵三人都是最早跟大胡子来哈拉库勒开荒建村的,在被人称为“八大金刚”的人里面,他们三个是最早把家属接过来的,三家人很熟悉,那时候孩子们不分你家我家,在谁家饿了就在谁家吃,在谁家困了就在谁家睡。

听王占海这样说,孙红卫就跟了王占海去家里,韩佳玉见了孙红卫上下看了半天。“得福都长成大小伙子了,在街上看见还真不敢认呢。”说着就赶紧让座倒茶拿瓜子儿,说,“也没啥好吃的,这瓜子是我在院子里种的几颗,收了有一面袋子呢,长得可了,你吃。这衣服咋弄成这样子了,快脱下来,我给你连连。”

王占海说:“得福现在叫红卫了,是公社宣传队的,刚才跟人家打架了,还让当官的给骂了,就那个秦大腌缸,现在厉害了,当官了,权大着呢。”

“一个腌咸菜的,能有多大权,再大还能大过肉包子去。”韩佳玉看了一眼孙红卫,有点儿尴尬,肉包子包志义是孙红卫的姐夫。孙红卫脱下衣服递给韩佳玉,韩佳玉接过来,在炕上铺平了,拿出针线笸箩来,穿针引线,嘴里念叨着:

“解放今晚可能也要回来,得福也来了,老王,你就再杀只鸡去呗,这天冷也不下蛋,明年开春多抓些小鸡来,河对面的大畜场那儿有小鸡仔卖。”

牲口王说:“好,我去把蘑菇泡上,咱们做蘑菇炖鸡。”说着就出门到外间,先泡上蘑菇。厨房搬进外间来了,做饭的火走里屋的火墙,这样不浪费柴火。

过有半个来钟头吧,王占海进屋来对韩佳玉说:“孩子他娘,蘑菇泡上了,鸡我也收拾好了,剁了块在盆里装着呢,等你把衣服缝好了,炖上就行。灶里我烧了洋芋,过一会你扒出来给红卫吃,他小时候最爱吃我烧的洋芋了。我得去猪场把猪喂了。圈里还得生上火,我晚点儿再回来,你们吃饭就不要等我。”

牲口王刚出去一会儿,进疆和新生回来了,看到孙红卫也没有认出来,但是猜到他就是宣传队丢的那个人。经过韩佳玉点拨,兄弟俩终于想起了,眼前这个小哥哥就是孙得福,漏粉条子的老孙家的三娃子。

进疆说:“他们以为你赌气跑了,全宣传队的都在到处找你,那个姓秦的胖子说话都带着哭腔,求文老师一定想办法,文老师就把学生全放回家,前后邻居都问一下。我们一回来就看到你了,就不用再跑别人家去了,我回去报告老师就行了,还能立大功呢。”

听进疆说,孙红卫还真有些感动,鼻子也酸了,他想起秦大腌缸追他的样子,矮胖的身子,笨拙的步子,上路的时候摔倒了,滚下路基去,又弓着腰,手脚并用地爬上来。

“佳玉婶,我得回去了,谢谢你给我缝了衣服。”衣服己经缝好,十分妥帖,红卫一边穿衣服一边说。

韩佳玉站起身来说:“行,就让进疆和你一起去,跟老师和秦主任说了,就回家来吃饭,我现在就做鸡去。”

孙红卫说:“我犯错误了,要回去作检查,接受批评教育。”说完和进疆一起去大队部那边,进疆要到学校向文老师报告孙红卫是他找到的,就说是在猪圈里,这样功劳就更大一些。

孙红卫回到大队会议室的时候,秦大腌缸正和文老师在说话,看到孙红卫进来,秦大腌缸立马站了起来,就像看到了救星。

“孙红卫,你跑哪儿去了?急死我了,我派新生和进疆去找你,新生说你在牲口王家,是不是真的?”秦大腌缸急切地问。

孙红卫点点头说:“是的,秦主任,我去拉屎了,肚子实在疼得不行。”

“拉屎?拉屎能跑那么远去?我看你是诚心捣蛋。”秦大腌缸气呼呼地说。

文老师拍拍秦大腌缸的肩膀说:“算了,秦主任,孙红卫还是个孩子,别跟他一般见识,既然回来了,就好了,你先去吃饭去吧,我也要回家了,我都饿了。”

秦大腌缸瞪了孙红卫一眼说:“吃饭?还吃个屁饭,先作检查,写检讨,明天在全公社大会上作检讨,我非好好治治他不可。”

孙红卫低下头,小声嘟囔:“我又没错,凭啥让我作检讨?”

“你没错?你擅自离队,就是错,不接受领导安排,就是错,你还顶嘴,更是错上加错。”秦大腌缸大声训斥。

文老师皱了皱眉说:“秦主任,他又不是故意离队的,狠狠地批评一顿就行了。”文老师知道,要是写检查,就会被存入档案,这会影响孙红卫进步的。

“文老师,你是不知道,这个孙红卫,平时就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今天必须让他长长记性。”秦大腌缸固执己见。

文老师摇摇头说:“秦主任,你这样处理问题,我不赞同,咱们还是吃饭去吧,让孙红卫也去吃点饭,饿着肚子可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秦大腌缸还想说什么,但是看到文老师坚决的态度,只好咽了回去,瞪了孙红卫一眼说:“算你走运,这次就先饶了你,下次再敢这样,我可不轻饶。”

说完,秦大腌缸就跟着文老师去吃饭了,留下孙红卫一个人站在屋子里,孙红卫心里一阵委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是他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太阳己经落下西边的林梢了,红红的,阳光透过树木,照在大队部后面的那条村路上;路上覆盖着白雪,凌乱的马蹄痕斑斑点点;几对雪爬犁轧出的印子就像是画在雪地上的,清晰柔美,向远处延伸过去;西北面的沙包子高低起伏,像雪海上翻起的一片巨浪。大胡子带领的雪爬犁队从那片巨浪中穿出来,向大队部这边奔驰而来。

进疆和红卫在大队部后面的路上分手了,红卫下了路,去大队会议室,宣传队住在那里。进疆继续往西走,他要去学校报告老师,他找到了孙红卫,走到学校的时候,看到古丽老师从学校那边出来,走到村路上来,站在路边向西眺望,西边,那支马拉雪爬犁队正如凯旋归来的战车,双马并肩威武雄壮地驰来。进疆向学校跑去。

解放赶的爬犁在路边停下,古丽伸手拽了解放的袖子——

“好着吗?挨冻了没有?”

“好着呢,去家吧,我一会儿就回了。”

其他的爬犁没有停,在解放身边一辆辆驰过,大胡子对解放喊:“大库房门口。”

“上来吧。”解放说。

古丽摆摆手说:“我走路去家了,你快走吧。”

解放扬鞭催马,向前追赶队伍,爬犁上鲍老大问解放:“这姑娘是谁?”

解放说:“我对象,在学校当老师。”

“你对象是个哈萨克啊?”

“是啊。”

“你咋能找个哈萨克呢,她吃大肉不?”

“她想吃,可是她的家人都不让她吃。”

“她不吃大肉,那可咋好,你看春妮多好,吃大肉,又漂亮,门当户对的。你这谈个哈萨克,她们家绝对不会同意她吃大肉,一个不吃大肉的跟一个吃大肉的咋结婚?”

“鲍大叔,这就不是个事儿,我不吃大肉不就行了吗。再说了,现在哪有大肉吃啊,我己经想不起来我啥时候吃过大肉了,连大肉是啥味都不知道了。”

看样子,解放跟这个哈萨克姑娘是铁了心了,尽管鲍老大觉得解放谈个哈萨克很不靠谱,但他的话也只能说到这个地步,再说别的,恐怕就会牵扯到宗教信仰和民族团结的政治问题上去,那可真叫没事儿找事儿,弄不好就摊上大事儿了。鲍老大心里怪罪鲍大牛,啥都没搞清楚,让我来干个啥,连人家有没有对象都没问清楚,就让我来提亲,乱弹琴。

爬犁队停在大队库房门口,大胡子让人叫来老胡同,准备把一爬犁白面羊肉卸到库房,饲料就连爬犁放在库房门口,辛苦老胡同看一夜,库房旁边有个小办公室,可以架炉子烧火。

听胡同理说县革委的王主任来了,大胡子决定爬犁不卸了,首接赶到东大坝去见王广禄,一鼓作气连夜把饲料送到牧业办公室去。听说县革委主任在东大坝,鲍老大也要跟着大胡子一起去,于是,爬犁队马不停蹄地朝东大坝飞驰而去。

东大坝工地,王广禄视察了工地,回到知青住的地窝子正和林泓渭单独谈话,了解林泓渭的生活和工作现状和思想动态。开朗乐观的泓渭让王广禄深受感动和教育,整个谈话都像是泓渭给他做思想工作,最终谈到最关键的问题,是作家张沟子,用“公牛”的笔名发表的那篇题为《不拿工资拿工分,扎根边疆干革命》的报道。

王广禄说:“泓渭,你被评为‘全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模范’在先,那篇报道在后,你的荣誉称号与那篇报道没有关系。县革命认为荣誉称号你是当之无愧的,接受这个荣誉也是对上山下乡运动起带头作用。”

泓渭说:“报道中的内容我是不能容忍的。一、我根本没有什么进重要机关工作的机会,我是毕业就响应号召报名到边疆接受再教育的,我也从来没有说过扎根的话。二、我没有谈恋爱,不存在动员恋人和我一起来边疆。三、我的表现与我父母无关,说我是将军之女是没有根据的猜测,是造谣,也违反纪律。第西,所有的劳动和生活细节都是编造的,文章里的林泓渭说的话,做的事,我都没有说过,没有做过。”

王广禄向泓渭道歉,说自己有失察的责任,没想到让这个张克礼没有采访泓渭,稿子也没有让泓渭过目,审稿的人也只是看有没有政治问题和思想错误,这篇文章现在看,也不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如果当一篇小说来看,还算过得去,王广禄怕计较起这篇文章来,怕扯上政治问题,也会连累到林泓渭。事己至此,王广禄认为应该先冷处理,建议由县革委开证明,林泓渭在报上发表声明,内容是:《拿工资拿工分,扎根农村干革命》一文中的林泓渭纯属文学虚构,绝非真正的林泓渭,真正的林泓渭对文章中虚构的林泓渭的言行概不负责,并保留要求此文作者澄清事实,消除影响的权利。

王广禄心想:我回去就让这个大作假张沟子滚回哈拉库勒来耕地,满嘴谎言的家伙怎么能当作家,嘴上却对泓渭说:“这个作假的作家,也无恶意,我们暂且就不要追究了,不要把事情搞大了,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对上山下乡运动产生不利影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