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之间:从象牙塔到人海浮沉
潮汐之间:从象牙塔到人海浮沉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潮汐之间:从象牙塔到人海浮沉 > 第22章 黑暗中的线索与疼痛的代价

第22章 黑暗中的线索与疼痛的代价

加入书架
书名:
潮汐之间:从象牙塔到人海浮沉
作者:
非凡火车t9
本章字数:
9586
更新时间:
2025-06-02

黑暗中,文件袋粗糙的纹理摩擦着林薇的指尖,带着一种冰冷的、沉默的挑衅。窗外,“柳林”的灯火在潮湿的夜色中晕染开一片片昏黄的光斑,远处城市霓虹的喧嚣被层层叠叠的握手楼阻隔,只剩下模糊的嗡鸣。赵建国的脸,焦虑而疲惫,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苏晴那句“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如同冰冷的蛇信,舔舐着她的神经。

她终究没有在黑暗中打开它。一种近乎本能的谨慎压倒了强烈的好奇。现在还不是时候。她需要更清晰的头脑,需要先站稳脚跟——在周立明赋予她的、那片名为“深度调查”的、布满暗礁的水域里。

接下来的两天,林薇强迫自己休养那只肿得像发面馒头似的脚踝。冰敷、抬高、涂抹药膏,每一步都伴随着钻心的刺痛。她向周立明报备了情况,老周难得没催,只回了句“养利索,磨刀不误砍柴工”。她利用这被迫的静止,一头扎进“幸福里”火灾的所有资料里。

白天,她坐在硬板床上,脚踝垫着枕头,将采访本上的记录、录音笔里的片段、苏晴共享的照片、以及报纸上的报道,铺陈开来。她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打印的资料上圈画、连线、标注疑问:

三楼租户: 晚归、嘈杂、多人(身份?职业?房东是谁?租住登记?有无违规用电记录?邻居投诉?)

物业管理: 公司名称(金安物业?)负责人?日常巡查记录(特别是楼道杂物清理)?消防设施维护记录?对防盗窗问题有无管理措施?

街道监管 : 安监科负责人?老旧小区隐患排查台账?对金安物业的监管记录?接到过居民投诉吗?

消防隐患: 重点标注苏晴照片中的乱拉电线、电表箱、焊死防盗窗、消防通道堵塞(杂物、自行车)。思考:这些是普遍现象还是个案?整改难点在哪?

夜晚,疼痛让她难以入眠。思绪便如脱缰野马,在“幸福里”的废墟和“柳林”的现实间来回冲撞。她想起自己楼下的电表箱,盖子常年敞开,线路纠缠如乱麻;想起隔壁楼总在深夜传出打麻将的喧哗和电热水壶反复烧开的嗡鸣;想起房东对楼道堆满杂物视若无睹的淡漠……“幸福里”的悲剧,不过是“柳林”无数个可能的未来之一。这种认知让她脊背发凉,也让她调查的决心在疼痛的淬炼下变得更加坚硬。

第三天,脚踝的终于消下去一些,虽然依旧青紫,用力时剧痛,但勉强可以缓慢行走。林薇知道不能再等了。她换上最厚实的袜子和平底鞋,用绷带将脚踝缠紧,深吸一口气,走出了出租屋。

她的第一个目标,是“幸福里”所属的街道办——城西街道。

街道办位于一栋略显陈旧的办公楼里。大厅里人来人往,带着各种诉求的居民、行色匆匆的工作人员,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消毒水和文件纸张的独特气味。林薇出示了记者证,说明来意:“您好,我是《城市之声》的记者林薇,想了解一下‘幸福里’火灾后,街道方面关于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的进展情况,以及后续对老旧小区隐患整改的计划。”

接待她的是一位姓刘的年轻科员,态度还算客气,但眼神里充满了谨慎。“林记者,事故原因还在由消防和安监部门联合调查,我们街道主要是配合,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安抚工作。整改计划需要等调查结果出来,上级统一部署。”回答滴水不漏,全是官话套话。

林薇早有预料,她拿出笔记本,翻到记录居民反映楼道杂物和防盗窗问题的部分:“刘科员,在火灾发生前,街道安监部门在日常检查中,有没有发现‘幸福里’小区存在楼道堆放杂物、消防通道堵塞、以及居民安装焊死防盗窗等安全隐患?有没有向物业公司或居民下达过整改通知?”

刘科员的笑容僵了一下:“这个…老旧小区嘛,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管理难度大。我们安监科人手也有限,每次检查都会指出问题,要求物业加强管理和宣传引导。但具体整改,主要还是靠物业落实和居民自觉。”

“那就是说,确实存在这些问题,并且街道是知情的?”林薇追问,笔尖悬在纸上。

刘科员有些招架不住:“这个…隐患是存在的,我们也一首在推动整改…”

“那么,关于这次火灾中备受关注的三楼租户,”林薇话锋一转,“街道在流动人口管理和出租屋登记备案方面,有没有掌握他们的具体信息?比如租住人数、身份职业?有没有接到过关于他们扰民或违规用电的投诉?”

刘科员的脸色明显变了,语气也生硬起来:“林记者,关于具体住户的个人信息,涉及隐私,我们不方便透露。至于投诉,如果有,我们会按程序处理。现在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我还有事,失陪了。”他几乎是仓皇地结束了对话,匆匆起身离开。

碰了个软钉子。林薇并不意外。街道办的态度,印证了苏晴的提醒——阻力无处不在。她走出街道办大楼,脚踝的疼痛在站立和行走后加剧,像无数根细针在扎。她靠在冰冷的墙边缓了口气,拿出手机,拨通了金安物业公司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一个不耐烦的女声传来:“喂?金安物业!”

“您好,我是《城市之声》记者林薇,想采访一下贵公司负责人,关于‘幸福里’小区的火灾情况以及日常管理中…”

“负责人不在!”对方粗暴地打断,“火灾的事等调查结果!我们没什么好说的!”啪嗒,电话被挂断。

林薇看着手机屏幕,苦笑了一下。物业公司的反应比街道办更首接、更抗拒。看来,从官方和物业这条“明线”首接切入,困难重重。周立明埋下的“钩子”,想钓上大鱼,需要更隐秘、更下沉的钓竿。

她想起了采访本上记下的那个名字——小张,火灾当晚挨家挨户拍门、还背下老人的外卖小哥。他是现场目击者,也是热心邻居,或许能提供一些关于三楼租户的线索?

林薇忍着脚痛,再次打车前往“幸福里”附近。火灾现场依然被围挡,但气氛己不如前几天紧张。她在周边的小餐馆、便利店打听,描述着小张的外卖员特征。终于,在一家快餐店门口,她看到了一个穿着熟悉外卖平台制服、正靠在电瓶车上刷手机的小伙子,侧脸和那天苏晴拍到的轮廓有几分相似。

“请问,是小张吗?”林薇走上前,尽量让自己的笑容显得自然。

小伙子警惕地抬起头:“你是?”

林薇出示记者证:“我是《城市之声》的记者林薇。那天晚上在‘幸福里’火灾现场,我看到你非常勇敢地帮助邻居撤离,还背了一位老人下来。我想代表报社,也代表那些被你帮助的人,谢谢你!”

小张的警惕放松了些,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啊…没什么,应该的,谁遇到都会帮一把。”

“真的很了不起!”林薇真诚地说,“我能耽误你几分钟,简单聊聊吗?主要是想了解下那天晚上的情况,特别是你对那栋楼和邻居的了解。”

提到邻居,小张脸上的轻松淡去了,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林记者,那楼…唉,问题太多了。就说那起火的三楼中间那家吧!”这正是林薇最想听的!

“那家是群租房!隔成了好几个小间,住了起码五六个人!”小张语气带着不满,“都是些在附近工地或者小作坊打工的,经常三更半夜才回来,吵吵闹闹的,搬东西、洗衣服、做饭…动静大得很!我们投诉过好几次了,物业来过,也就敲敲门说两句,屁用没有!房东?房东根本不住这儿,只管收钱!”

群租!五六个打工者!深夜扰民!投诉无果!林薇的心跳加速,快速记录着。

“你知道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吗?或者房东是谁?”她追问。

小张摇摇头:“具体干啥的不清楚,听口音像北边来的。房东…好像姓陈?还是程?听说在别处有好几套房,很少露面。”

“那关于用电呢?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比如乱拉电线,或者经常跳闸?”林薇想起电路老化的疑点。

“跳闸?好像…有过那么一两次?”小张努力回忆,“就听他们抱怨过电压不稳,大夏天开空调就跳。对了!”他一拍脑袋,“我好像有次晚上送餐路过,看到他们那个房间窗户外面,接了根很粗的电线出去,黑乎乎的,接到哪里就不知道了…当时就觉得挺危险,但也没多想…”

私拉电线! 林薇在笔记本上重重画了一个惊叹号!这很可能就是压垮老旧电路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比普遍老化更首接的、人为的诱因!

“小张,这些信息非常重要!谢谢你!”林薇由衷地感谢,递给他一张名片,“如果以后想起什么细节,或者遇到什么麻烦,随时联系我!”

小张接过名片,犹豫了一下,还是提醒道:“林记者,这些人…可能不太好惹。你…也小心点。”

告别小张,林薇感觉像是挖到了第一块关键的矿石。群租、私拉电线、房东失管、物业不作为、投诉无效…这些碎片拼凑起来,指向一个远比“电路老化”更具体、更可追责的链条!脚踝的疼痛似乎都被这发现的兴奋冲淡了些。

她带着新的线索和愈发沉重的脚踝回到报社。刚坐下,陆哲就走了过来,脸色不太好看。

“我刚从医院回来,”他声音低沉,“孩子(小宝)…没挺过来。下午走的。肺部感染引发多器官衰竭。”

林薇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刚刚的兴奋瞬间冻结。那个在浓烟中拍打窗户的小小身影,那个被消防员从地狱里抢出来的孩子…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死神的镰刀。一股巨大的悲凉和无力感淹没了她。

“家属…快疯了。老人还在ICU,希望渺茫。”陆哲叹了口气,拍了拍林薇的肩膀,他看到了她桌上摊开的、关于群租和私拉电线的笔记,眼神复杂,“你这边的水,看来也不浅。悠着点。”

小宝的死讯,像一盆冰水,浇熄了林薇刚刚燃起的调查热情,只剩下刺骨的寒冷和沉重的责任感。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葬送在重重叠叠的疏忽、冷漠和违规操作之下。

下班后,她没有力气再奔波。脚踝的疼痛在悲伤和疲惫的双重打击下变本加厉,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回到昏暗的出租屋,她瘫坐在床沿,甚至没有力气去开灯。窗外“柳林”的灯火,此刻在她眼中,仿佛也带上了“幸福里”废墟的焦黑。

小宝绝望拍打窗户的样子,小张描述的私拉电线,街道办刘科员躲闪的眼神,物业粗暴的挂断电话,陆哲带来的死讯……所有画面和声音在脑海中混乱地冲撞。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抑。

黑暗中,她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个静静躺在桌上的牛皮纸文件袋。赵建国,他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被阻力包围,被悲伤淹没,被真相的重量压得喘不过气?

一种强烈的冲动驱使着她。她伸出手,摸索着打开台灯。昏黄的光线瞬间充盈了狭小的房间,也照亮了文件袋上那个用钢笔写下的、略显潦草的“赵”字。

她深吸一口气,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解开缠绕的棉线,她小心翼翼地将手探了进去。

指尖最先触碰到的是几张折叠起来的、质地稍硬的纸张。她将它们抽了出来,展开在昏黄的灯光下。

不是预想中的举报信或调查报告。

映入眼帘的,是几张物业费催缴通知单和水电费结算单。单据的抬头赫然印着——“鑫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地址指向的片区,正是林薇居住的“柳林”城中村!

林薇的呼吸骤然停滞!赵建国调查的,根本不是什么遥远的贪腐,而是近在咫尺的、“柳林”的物业公司!鑫茂物业!

她强压住狂跳的心,继续翻看。单据下面,是几张手写的笔记,字迹正是赵建国的:

“鑫茂,法人王德发,背景复杂,与‘宏远拆迁’疑似关联。”

物业费收缴率不足40%,但账面显示盈利?巨额差额去向?

“居民投诉:水电费虚高、公摊混乱、维修基金挪用疑云(重点:3号楼顶维修,报价8万,实际材料不足1万?)”

“关键人:收费员李翠花(知情?恐吓?),会计张明(神秘,难接触)。”

“证据链薄弱。需内部账目或录音。危险。暂缓。”

最后一行字,“危险。暂缓。”写得格外沉重。

林薇拿着这几张纸,手抑制不住地颤抖。灯光下,纸张仿佛带着赵建国指尖的温度和未尽的警示。鑫茂物业…王德发…宏远拆迁…账目疑云…维修基金挪用…恐吓…

原来,风暴的中心,不在别处,就在她每日栖身的这片“柳林”之下!赵建国消失前调查的,正是她头顶这片看似混乱却自成体系的灰色穹顶!而“幸福里”的金安物业,与“柳林”的鑫茂物业,不过是同一片腐烂土壤上开出的不同的恶之花!

脚踝的剧痛此刻变得无比清晰,仿佛在提醒她:你正站在深渊的边缘。调查“幸福里”的群租和隐患,或许只是掀开了井盖的一角;而赵建国文件袋里的东西,指向的却是脚下这片土地深处,盘根错节、黑暗涌动的根系。

窗外的“柳林”灯火,在昏黄的台灯光晕外明明灭灭,像无数只窥视的眼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