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二狗、墨七、孙百草这一路人马,他们的目标,并非攻城拔寨,而是要将林冲霄“均田地、保民生”的理念,真真切切地带到那些被遗忘、被压迫的边缘村落,建立起清风寨稳固的山外据点。
石桥村,一个位于伏牛山余脉与河阳平原交界处的小小村落,正如其名,村口有一座饱经风霜的石桥,村中不过二三十户人家,大多以打柴、烧炭和耕种几亩薄田为生。这里官府的控制力微弱,黄西郎的势力也只是偶尔通过镇上的二道贩子来盘剥一番,属于典型的“三不管”地带。但也正因如此,这里的生活也更为困苦,时常受到零星盗匪的袭扰。
当二狗带着墨七、孙百草以及三十名精挑细选、纪律严明的清风寨喽啰,扛着粮袋、药箱和一捆捆崭新的农具出现在石桥村村口时,迎接他们的,是村民们惊恐而警惕的目光。
这些饱受苦难的村民,早己被这个混乱的世道吓怕了。在他们眼中,任何一支突然出现的武装队伍,都与“官兵”、“土匪”、“恶霸”这些词汇划上了等号,意味着新一轮的劫掠和苦难。
几个胆大的村民,手持柴刀和粪叉,瑟瑟发抖地挡在村口,眼中充满了绝望和一丝微弱的抵抗。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想……想干什么?”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村正,颤巍巍地走上前,声音嘶哑地问道。
二狗并没有像对待敌人那样亮出兵器,他示意身后的兄弟们原地待命,自己则和颜悦色地上前一步,抱拳行礼:“老丈莫怕,我们是伏牛山清风寨的人。奉我们林大当家之命,特来此地,并非滋扰,而是……送粮,送药,送太平!”
“清风寨?林大当家?”老村正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不信。他听说过清风寨,也听说过林冲霄打败官兵、攻破黑石坞的传闻。但这些传闻,在他们这些偏远村民听来,更像是遥不可及的传说,甚至带着几分血腥和恐怖。
二狗知道,言语的解释是苍白的,只有实际的行动,才能打消村民们的疑虑。他微微一笑,对着身后一挥手。
几个清风寨的喽啰,立刻将肩上扛着的沉甸甸的粮袋,放了下来,解开袋口,露出了里面金黄的粟米。又有几个喽啰,抬着一口大锅和一些柴火,开始在村口的空地上生火造饭。
孙百草则背着他的药箱,走到那些面黄肌瘦、显然久病缠身的村民面前,温和地说道:“各位乡亲,老朽略通医术,若有身体不适者,尽管开口,老朽愿为大家免费诊治。”
墨七则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兄弟,开始查看村中那口早己干涸了半截的土井,以及村边那条几乎被泥沙淤塞的灌溉小渠。
这番举动,让石桥村的村民们都愣住了。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的“土匪”?不抢东西,不打人,反而……又是送粮,又是看病,还要帮他们修水利?
“这……这是真的?”老村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丈,眼见为实。”二狗笑道,“我们林大当家说了,天下百姓皆兄弟,清风寨就是要为穷苦人打出一片天!我们此来,便是要在石桥村,建立一个榜样!让大家看看,没有了贪官污吏,没有了恶霸地主,咱们老百姓,一样能过上好日子!”
他并没有急于要求村民们做什么,只是让手下的兄弟们,默默地开始行动。
热气腾腾的米粥,很快就煮好了。虽然依旧不算浓稠,但对于这些常年忍饥挨饿的村民来说,这无疑是救命的甘霖。二狗亲自带头,将米粥一碗碗地分发到每一个村民手中,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一视同仁。
那些原本还心存戒备的村民,闻着那的米香,看着那些狼吞虎咽的孩子,心中的防线,开始一点点松动。他们接过粥碗,眼中充满了感激和一丝难以置信。
孙百草的义诊,更是赢得了村民们的心。他医术精湛,态度和蔼,对于那些没钱买药的贫苦人家,更是分文不取,甚至还从自己的药箱里,拿出珍贵的药材为他们调治。短短半日,便有十几个久病不愈的村民,在他的妙手之下,病情大为缓解。村民们看他的眼神,己经如同看活菩萨一般。
而墨七那边,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他仔细勘察了村里的水源情况后,便带着人,开始清理那口废井。他用自己制作的简易滑轮和杠杆,将井底的淤泥和石块一点点吊了上来。他又指导村民们,用新伐的木料,加固井壁,防止塌方。
到了傍晚时分,那口废井,竟然奇迹般地重新涌出了清澈的泉水!
“出水了!出水了!井里出水了!”村民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他们围在井边,看着那汩汩而出的甘泉,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口井,关系到全村人的生计啊!多少年了,他们都因为缺水而苦不堪言,没想到,这些“清风寨的好汉”,竟然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帮他们解决了这个天大的难题!
夜幕降临,石桥村的村民们,自发地将自己家中最好的食物拿了出来,虽然不过是一些粗陋的野菜和几块风干的兽肉,但却代表了他们最淳朴的谢意。他们邀请二狗和清风寨的兄弟们,一同参加这场简单的篝火晚宴。
篝火旁,二狗并没有摆什么官架子,而是和村民们坐在一起,拉着家常,询问着他们的疾苦。他用最朴实、最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述着林大当家的理念,讲述着清风寨的目标——打倒恶霸,均分田地,让天下穷苦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尊严地活着!
他的话,如同春雨一般,滋润着这些饱经沧桑的心田。村民们听着,眼中渐渐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们开始相信,这些清风寨的人,或许……真的是来解救他们的!
第二天一早,二狗便召集了村中的青壮,在墨七的指导下,开始大规模地修整村边的灌溉小渠。墨七利用他精巧的机关术和土木知识,设计了更合理的引水方案,还制作了一些简易的木制水闸,用来控制水量。村民们干劲十足,原本预计需要十天半月才能完成的工程,竟然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初见成效!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流进了那些干涸己久的田地!
与此同时,孙百草也没有闲着。他带着村里的妇孺,在山坡上开辟出了一片药圃,将从伏牛山带来的药材种子和石桥村附近采集到的草药,分门别类地种了下去。他还亲自传授她们辨识草药、炮制药材的知识。更让他惊喜的是,他在石桥村附近的山坳里,竟然也发现了几株疑似“救命薯”的藤蔓!他如获至宝,立刻小心翼翼地将其移植到了药圃中,准备进行重点培育。
在帮助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二狗也没有忘记林冲霄交代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基层组织,发展武装力量。
他从那些对清风寨最有好感、也最有正义感的村民中,挑选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和像刘铁柱这样有勇有谋的年轻人,成立了“石桥村村民互助会”,负责管理村中日常事务,调解邻里纠纷,并宣传清风寨的政策。
他又从村中的青壮年里,挑选了二十名身体强健、胆气过人的小伙子,组建了“石桥村自卫队”。由清风寨派来的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兵担任教头,教他们一些基本的队列、刺杀和守夜的本事。虽然还很稚嫩,但这支小小的队伍,却让石桥村的村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拥有自身力量的安心。
短短七天时间,石桥村,这个曾经贫穷、落后、毫无生气的小村落,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涸的井水重新充盈,荒芜的田地得到了灌溉,村民们不再为下一顿饭发愁,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中,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对清风寨的无限信任与拥戴!
石桥村的成功,如同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迅速在周边地区激起了层层涟漪。很快,附近的瓦罐窑、小石滩等几个同样贫困的边缘村落,也听闻了石桥村的奇迹。他们纷纷派出代表,主动前来联系,恳请清风寨的“王师”也能去解救他们。
二狗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立刻向林冲霄汇报,并请求增派人手和物资。林冲霄当即拍板,又从山寨中抽调了五十名训练初成的喽啰,以及一批粮食和工具,交由二狗统一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