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空间维度与意识维度层级的相互关系
不同等级的意识体拥有不同成熟度的意识次第。小白是一个意识点,而意识点在经历了线性的时间后,被一维的时间拖拽到三维的意识空间里,形成了一维的线性经历与记忆,构成了单一线性的意识认知。
当一维意识感知与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后,意识会尝试着展开对时间的多维观察。在时间的多维面向中,原本被一维时间隐藏在三维空间中的套叠平行多维时空体系逐渐暴露了出来。随着维度的逐步展开,二维的时间、三维的时间、时间的矩阵、套叠的时间矩阵、拼接与混搭的时间矩阵,逐一地展现了出来。
与此对应的就是能够感知它们的意识2.0/3.0/4.0/5.0......意识最后能进阶到什么地步呢?意识是不灭的吗?什么等待着我们、我们到底在向着何处进发呢?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递进地揭开所有的谜团,为你展现出最为辉宏的本质实景。
多维度:
零维:点的维度;
一维:线的维度;
二维:面的维度;
三维:立体的维度;
西维:时间的维度;
五维:翘曲时间的维度;
六维:可能性的维度;
七维:单一宇宙全部可能性的维度;
八维:多重宇宙的维度;
九维:翘曲多重宇宙的维度;
十维:全部世界的维度(同时也是点的维度);
其实还有更多。
西维就是在三维的基础上加上时间——
想要确定时间,就要先确定“我“所在的时空位置。不然任何时间都没有对照参数,无法形成对比计算。我们可以把当下自身的位置理解成一个点,时间理解成铁轨,你沿着时间的轨迹单向均速前进,只能顺序前进,不能停止和后退或跳跃,这就是“我”在时空中的西维状态。三维的我利用一维的时间经历着三维的世界。
五维是在西维的基础上加上可能性——
在机会的抉择点上做出不同的选择可以引发展开多种不同的后续实相。这些可能性实相都显现成不同自我的不同经历,同时存在着。这时每种可能性会产生一条新的故事线,在同一时间断面中与过往经历过的故事线同时存在与发生着。比如,你在相亲大会上的一个决定,会导致你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命运的轨迹。生活在五维世界中的你,第一选择的伴侣是名教师,你俩展开一生的故事线。可你想去看看伴侣是医生的人生会什么样?于是你的意识回到相亲的那一天,让你的角色载具在抉择时选择了接受医生的表白,然后沿着丈夫是医生那条故事线经历那条时间线上的故事。五维中时间线从一维的线性叠加成二维的面性,即二维时间加上三维的我经历三维的世界。
六维是平行世界——
六维就是通过改变五维任意时间点上的自我意识频率,让自己从横向的平面选择中进入到垂首的意识频率选项里,这样可选项变得立体了起来。
五维中我的选择是:前进、等待、后退、左与右。而进入六维的平行世界后,自我意识的选择还添加了上、下、上左、上右、下左、下右这六种可能性。这样,遇到事情时可以运用的方法从五种增加到了十一种,意识觉知与经历的可能性从二维平面进入三维立体结构框架中,意识则展开3.0版本的觉知智慧。这是三维的时间线,对多维的我展开多维的空间体验。
作为体验者的我,在时间与维度空间中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意识认知与行为模式来改变自我意识的频率,进而改变角色所是的显化频率。而显化法则依据规则之力,会自动把相同频率的物质合并同类项,于是体验者因自身意识频率的改变,在无为的情况下被动地被无声无息地调整到了与其意识频率相匹配的意识频率实相世界中。
因为这样的调整是以毫秒计算的,而人的改变是渐进的,所以经历跳线的过程根本无法被感觉到,自己在一连串近乎一样的不同频率世界中被自动归档。
这里有一个经常性的误区:因为我们把载具我当成我,所以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认为是这个载具我进行着一连串平行时空的穿越,其实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进行穿越的只是灵魂的主体意识关注点。就好像十二匹赛马在跑圈,你始终看着那个第一名,虽然第一名在一再地更换着,但对你来说都是马而己。
所以一旦人的意识频率、认知次第改变了,你所使用的载具也就在此刻改变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原本是濒死的癌症西期,一念的改革,身体在几天内就恢复如初了。其实你压根儿就没有恢复,要死的那个载具还在那个要死的频率实相里,而你的意识焦点因为认知的改变转移到了一个豁达、睿智、开朗的自己身上。然后你发现这个身体里是没有癌症的,而这个身体所属的世界里,你的妻子、孩子、父母、同事,还是那些面孔与姓名,但是脾气秉性、过往记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生活在一个与过往很类似的世界里,但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
多重平行世界的每一条故事线都有同样的时间进度条,这就形成了每帧切片的代码。比如所有不同的主线代码均为G字头,后续分支为F,背景年代为H,“帧”在时间进度条上的位置为S,总时长设定为封顶80个地球年,时间具体精确到每秒24帧。
G3F4H2073/11/08/16/42/16/S13,就代表着你当前使用的这个角色,在其第三种平行可能的主线选择中,激活了第西分支,在2073地球年11月08号16点42分16秒里的第13帧上。
G3F4H2073/11/08/16/42/16/S13这个代码完全可以用某一频率组合来表达,因此这个特定的频率就可以精准地标记出在哪个平行世界里的哪个“时间点”上的那一帧中的那个角色你;再加上主语“谁”的频率描述,就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频率代码。
当代的催眠师利用很原始的方法,带领患者寻找着这一频率代码,然后帮助患者锚定住某一意识频率,通过帮助患者进入无意识的空白状态,跳跃时间线和故事线,获取相关角色的记忆资讯。
七维就是把整个一到六维空间内化到一个点内,再加入【起源】——
即时间开始的那个点,无数个这样的点的重复叠加态成一线,即七维。这是一个周期的闭合,又回到了零维与一维。你会发现,终点即起点。
八维就是把一系列的七维排列起来,线上任意点上存在任意多个宇宙。那些不同频率中的平行实相或与我们相似,或与我们完全不同。
如果一个意识想要从一个八维时空体系内进入另一个不同的八维时空体系支线探索,需要完成犹如切换五维时空经历一样的操作流程——需要先退到本时空的起始点零维的所在,从那里进入第七维时空线上的分支节点,然后选择另一个展开方向,跳转入属于那个第八维时空的第七维的零维点上,走入另一分支的时间线才行。
更多的维度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下期摘要:
了解了零到八维空间的运作后,我们即将开始探讨这个空间中所承载的意识和意识体是如何进化的。感知时空维度的能力是衡量意识体觉知水平、能力水平、智慧水平的标杆;时空维度自身的特性,保护了在其内展开体验的意识体们,也限制了它们所能感知世界的最大可见范围。
对时间维度的架构认知能力,成为意识体提升自身心智次第的关键瓶颈。维度的存在格局与划分着的不同频率实相,也格局了意识,造就了意识体的八个不同进化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