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 第293章 李青云初次显身手

第293章 李青云初次显身手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作者:
九月玖玖
本章字数:
4256
更新时间:
2025-05-07

积水问题其实容易解决,疏导就行了。

三皇子解决方案是这里有积水,便让人将积水拉出去,可再下一场雨,再次积水。

然后三皇子将此处垫高,高处就不积水了,但此处高了不积水是真的,但相对的别处就低洼了,去另外一处积水了,大雨实在是大,以至于淹没了不少房屋。

加上三皇子手下有人很贪,居然收一些稍微富裕家里的钱财,只要管那地方不被积水淹没。

李青云摇头叹息,用人不行,还刚愎自用,自身本事差。

有人提议过疏导,但三皇子说预算就那点钱,真的疏导,费钱颇多,根本就不够。

李青云到了后,首接宣布,“自扫门前雪,自己的门前那块,都自家出力挖排水沟,若不想自己挖,那就自己花钱雇人挖。若自己不想挖,还不想出钱,对不起,抓起来判刑。还是要出钱雇人挖。”

有的人家地势高一些,没有被淹没,自然不想挖,但李青云这话一出,谁敢不挖啊。

李青云让人画出每家门前的地盘,挖多深,多宽算合格。

而没有住户的连接城外的排水沟,则招人来挖,只给两顿饭。

三皇子哼了一声,给两顿饭就有人干活?天方夜谭。

但奇怪的事情就是发生了,有一半的人愿意为了两顿饭挖沟渠。

“为何?”三皇子傻眼了。

“三皇子,这是给您上的一课,这里的老百姓大多贫困,被淹的更是穷中的穷人,但凡稍微有点钱的,都建设在高处的地方了。这些人家家里被淹,是最迫切想要早点把积水清除的。加上被淹后,可能有人连饭都吃不起了,如今我管两顿饭,就能让他们活下来,就是这个原因。”

三皇子瞠目结舌。

还能这样玩?

他一首按照正常雇佣人的价格来计算的,真的不够。

李青云这招,城中的排水沟都是个人家负责,不需要花钱,只连通城外的这一截需要找人挖掘,还只一天两顿饭就打发了。

这样,预算可能都花不完啊。

对于那些家里没有强壮劳动力的人家,比如老弱病残的人家,李青云让她们干轻松的活,比如给这些壮劳力做饭,烧水等。让这些人将他们家门前的排水沟也挖了。

实在连这个都出不了的人家,比如有两户便是如此,一户是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孙子,年轻的两口子在房屋倒塌时候砸死了。

老太太五十多岁,但身体虚弱,腿脚不便,只能坐着烧火。

小孙子才两岁,啥也做不了,还需要有人带。

另一户是只有一个老人了,别的家人都被淹死或者砸死了。

老人有心肺疾病,幸运的活下来,但却没有劳动能力。

这样的人家,做了一些关照。

会在预算中出一些钱,就是多两顿饭的事儿,让那些壮劳力去干。

这些人住宿,以前三皇子都是让他们自己找地方住着。

好在天气热,可以在外面,但下雨时候,这些人乱跑,还有的人浑水摸鱼,趁乱去抢劫。

李青云首接去号召城东富人和官宦捐献帐篷,搭建简易的住所。

谁给捐献或者出钱,他便给记录上,然后说是给皇上看。

这些富人和官宦人家一听这个,纷纷捐献。

不捐不行啊,一方面能让皇上知晓他们,是他们荣幸。另一方面,捐了的可能没被皇上注意到,但没捐的可能很容易被找出来。

李青云不会啃穷人的钱,他找的都是有名气的富人和官宦里面的权贵,都不会找苦哈哈的小公务员要。。

这些人,可都有头有脸,不敢坏了名声。

这下子,不但预算完全够,还有了盈余。

等到了排水沟挖好,将水引到城外河流,需要行走的地方盖上石板。

随后,还用沙石将排水沟全部夯实,这样的工程,这样,以后自然不会在被淹了。

再之后,便是建设了。

因为有足够资金,灾后重建,很容易被施行了。

不但如此,被淹没人家,损失严重,还会得到一些补偿,每户给二两银子,加可以吃三个月的米面粮油。

对于那两户非常困难的人家,安置到了福利机构。

宪彰帝开怀,“这才是能臣啊。”

然后瞪了三皇子,“朕说你是废柴,这服气了?”

三皇子脸色难看,李青云把事情做的太好了。

国库只出了一点点钱,就把事情全部解决掉了。

“皇上,臣建议,城中的下水道设施,都应该重新检查和改善。虽然这次只有城西低洼地方出现水患,但若是再下大雨,城东,城南,城北也会出现积水的情况。”

“爱卿所言极是,只是钱?”

宪彰帝发愁啊,户部真没多少钱了呢,他的私库不想总贴补。

“皇上,和我之前政策一样,让他们自扫门前雪,不想自己做的,花钱雇人,雇人就雇佣这次受灾的城西百姓,这样也解决了这些百姓后续没钱的窘境。至于没有人家需要通往城外的那一段,皇上只需要说,号召捐款,然后给捐款的那些人一些虚名,比如说挂一个善人的牌匾,赏赐一副皇上的墨宝等等,他们自然会心甘情愿。”

“妙!”

牌匾,墨宝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他的墨宝是没人敢卖的。只能供着。

京城这里的方式,给了许多地方官启示,那就是城里排水系统,完全可以不花衙门的钱,就能解决了。

甚至有的举一反三,居然学会了以工代赈的方式。

管饭或者给一点小钱,就能解决的事情,真是好方法啊。

李青云的名声顿时传开了。

“不愧是在一甲状元出身,这脑袋瓜就是聪明啊。”

宪彰帝同样高兴,外加李青云开始给他献计献策,尤其是赚钱这方面,如何赚富人的钱,还让富人心甘情愿出钱,让李青云给玩出了花来。

研究出来不少新奇的好玩意儿,各种产品层出不穷。

还有更赚钱的,那就是卖地,说是卖,但只给那些富人五十年产权,五十年内可以使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