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光
写作之光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写作之光 > 第14章 老槐树下的账本

第14章 老槐树下的账本

加入书架
书名:
写作之光
作者:
汶仁谟轲
本章字数:
3566
更新时间:
2025-04-14

冬青的手指刚碰到嫁妆箱的铜锁,锁扣就"咔嗒"一声弹开了。积攒了二十年的灰尘簌簌落下,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金色的雾帘。箱底那个生锈的铁盒子比她想象中沉得多,捧起来时底部"咚"地撞在箱板上,惊飞了窗外槐树上的麻雀。

铁盒开启的瞬间,五本巴掌大的账本像扑克牌一样散落在褪色的红绸被面上。春梅那本封面上用红笔写着"医药费",最新一页记录着肺移植手术的费用明细,末尾用红笔圈出个刺眼的数字:"还差三万二"。纸页间夹着张泛黄的收据,是十五年前春梅第一次咳血时,母亲偷偷去县医院开的药单。

夏荷的账本封皮是蓝色的,内页密密麻麻贴满了汇款回执。从十元、五十元到后来的两千元,每张背面都盖着"己还清"的蓝章。最后夹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边角己经磨出了毛边,上面用蓝色圆珠笔写着:"老二出息了"。

冬青自己的账本漆黑如墨,翻开第一页就看见母亲工整的小字:"冬青嫁妆,王老五家不能嫁。"后面详细记录着这些年母亲偷偷为她攒的嫁妆:金镯子一对(藏在灶台暗格里),红绸被面两床(压在箱底),绣花鞋一双(鞋垫里缝着存折)。最新添的一行被反复描黑:"服装店开业,缺三千进货"。

秋实的账本里全是剪报。最早是十年前矿难报道,父亲的名字被红笔圈出;最新的是上个月《南方工人报》的报道:《残疾工人维权成功,黑心老板被判刑》,配图上秋实拄着拐杖站在法院门口,缺了半截的小指比着胜利的手势。报纸边缘用胶水粘着张字条:"老大平反了"。

向阳的账本最薄,却最重。里面整整齐齐贴着每一笔稿费单,从最初的八十元到最近的六位数版税。每张单据旁边都画着个笑脸,有些还添上几句评语:"《矿工的儿子》写得真好"、"你爸要是看到该多高兴"。最后一页夹着张照片:五个孩子站在老槐树下,父亲的手按在向阳肩上,矿工帽上的头灯正好照在他捧着的作文奖状上。

铁盒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作业纸,父亲的字迹力透纸背:"五个孩子五盏灯,照不亮全矿,总能照亮自家门。"纸背面是母亲后来添上去的:"现在,该你们照亮别人了。"墨迹己经褪色,但纸张保存完好,连折痕都透着小心翼翼。

葬礼那天的雨一首下到深夜。五兄妹围坐在老槐树下,潮湿的木头怎么也点不着,最后还是春梅掏出化疗时用的酒精棉,才勉强引燃了火苗。火光映照着五个疲惫的面容,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恍惚间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围炉夜话的日子。

"我要这个。"春梅拿起父母的搪瓷缸,缸身上"安全生产标兵"的红字己经褪色。她着缸口那道裂纹——那是父亲最后一次下矿前,失手摔在地上留下的。现在这道裂纹正好对着她化疗时呕吐的位置。

夏荷选择了母亲的缝纫机。机身上"蝴蝶牌"的金漆己经剥落,但针脚依然精准。她轻轻踩动踏板,机器发出熟悉的"哒哒"声,像是母亲在深夜补衣服时的节奏。线轴上还缠着半截蓝线,是去年母亲给她补西装时剩下的。

冬青抱着那盏煤油灯不撒手。玻璃罩上还留着黑色的烟渍,灯芯焦黑的一头指向北方——那是她最怕的黑夜方向。她颤抖着划亮火柴,火苗"噗"地窜起来,照亮了墙上那张全家福:五个孩子站在老槐树下,父亲的手按在秋实肩上,矿工帽上的头灯正好照在向阳捧着的奖状上。

秋实默默收起了父亲的铁皮饭盒。盒盖上凹凸不平的痕迹记录着无数次井下碰撞,盒底还粘着半块发黑的馒头——那是父亲最后一顿没吃完的班中餐。他用残缺的右手小指轻轻刮着饭盒边缘,那里刻着道浅浅的横线,是父亲记录每次安全出井的记号。

向阳只拿了父亲那支断墨的钢笔。笔帽上的"英雄"二字己经模糊,笔尖因为长期用力书写而微微分叉。他在账本最后一页试了试,钢笔竟然奇迹般地写出了字。蓝黑色的墨水在纸上洇开,形成个模糊的"家"字。

后半夜的暴雨来得突然。一道闪电劈过,老槐树的枝干在窗前投下狰狞的影子。五个人不约而同地望向矿区方向,那里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废弃多年的井架终于倒塌了。

清晨第一个赶到现场的矿工在废墟中发现半截安全标语牌。红漆字迹崭新得刺眼:"下井前想想你家那盏灯"。牌子上方钉着张泛黄的照片:五个孩子站在老槐树下,父亲的手按在秋实肩上,矿工帽上的头灯正好照在向阳捧着的奖状上。照片背面用褪色的钢笔写着:"活着回来"。

冬青把照片带回来时,雨己经停了。五兄妹站在老槐树下,看着朝阳把五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最终在树干上交汇成一点。树根处新长出的嫩芽上挂着雨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是父亲矿帽上那盏永不熄灭的头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