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打开的窗帘,洒落在摊开的舆图上。张超正与臧洪、陈端、吕岱、蒋钦等人围坐在一起,全神贯注地商议着下一步的进军计划。营帐内气氛严肃,众人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激烈讨论,对局势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突然,陈端的目光被舆图上一大一小两个圈以及旁边题写的一首诗吸引住了。他不自觉地轻声诵读起来:“钟山风雨起苍黄,广陵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陈端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这安静的营帐内,却清晰地传进了每个人的耳中。
这一读,瞬间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待他读完,众人满脸皆是震惊之色,纷纷将目光投向张超。臧洪率先开口,满脸敬佩地询问:“主公,如此气势恢宏、意境深远的佳作,究竟是何人所作?”
张超微微一愣,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笑着解释道:“这是我在秣陵城考察地形时,目睹钟山与石头山呈龙蟠虎踞之势,心中感慨万千,一时有感而发,便顺手题在了舆图之上。”
众人听闻,连忙恭敬地行礼,齐声大赞:“主公大才,真乃文武双全!”
陈端更是眼中放光,紧接着谏言:“主公,此诗大气磅礴,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生动描绘了我军过江的雄伟气势,更是将我广陵军提升到了践行人间正道的高度。依我之见,可速速命战乎曹编成童谣和故事,再由天网在广陵和丹阳两郡广泛传播。如此一来,定能彰显主公的文治武功,让百姓皆知我军乃践行人间正道之师。”
张超略感犹豫,问道:“有必要这么张扬吗?”
陈端赶忙说道:“十分有必要啊,主公!有了这首歌谣的加持,我军在江东的威望必将空前高涨。而且,这对于我们下一步与黄巾军的行动配合而言,也是一个绝佳的契机。毕竟,待黄巾军放弃宛陵,逃入吴郡之后,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尾随追击,进入吴郡境内。有了这首诗,不管他们是否向我们求援,我们都能名正言顺地踏入吴郡追击穷寇。如此大气磅礴的诗作作为童谣传唱开来,不仅会让各方势力对我广陵军的行动无可挑剔,还会收获天下有识之士的支持。我们追击穷寇,正是顺应人间正道之举啊!”
众人听闻陈端的一番分析,皆觉得有理有据,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臧洪更是进一步阐述道:“主公,子正所言极是。今后我们追击黄巾军时,若是高举人间正道这面旗帜,定能获得本地的民心支持。您想,黄巾军一路烧杀抢掠,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而我们广陵军向来纪律严明,以拯救百姓为己任,此番追击穷寇,本就是正义之举。若再以这首诗所蕴含的正道理念为指引,大张旗鼓地宣扬,必定能收获民心。”
臧洪微微一顿,目光坚定地继续说道:“江东本地百姓,历经这番战乱,渴望安宁,他们定会看到我们广陵军与本地军队的天壤之别。如此一来,百姓自然会对我们心生好感,转而支持我们。一旦获得了江东本地人的支持,我们在江东的根基便能更加稳固,无论是行军作战,还是治理地方,都会顺畅许多。所以,传播这首诗,让广陵军代表人间正道的理念深入人心,对于我们未来在江东的发展,意义非凡啊!”
蒋钦也在一旁附和道:“臧将军所言甚是。如今乱世之中,民心向背至关重要。有了这首诗做依托,我们便能更好地凝聚人心,为后续行动赢得更多助力。”
吕岱同样面露认同之色,说道:“没错,只要我们以正道之名行事,不仅能让天下人看到我们广陵军的与众不同,还能让我广陵军本身更加明白为什么而战,不再是为了当兵吃粮,更是为了人间正道,这对提升我军声誉和荣誉感,拓展兵源和势力范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张超听着众人的建言,心中逐渐明晰。他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既然诸位都认为此举可行,那便依子正所言,速命战乎曹将此诗编成童谣和故事,通过天网在广陵和丹阳两郡传播开来。同时,我们在追击黄巾军的过程中,也要全军学唱这个歌谣并高举人间正道的旗帜,切切实实让百姓感受到我们的正义之举。”众人齐声应诺,营帐内气氛热烈而充满斗志,仿佛己然看到了广陵军在江东大地一路披荆斩棘,走向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