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轮到朱元璋选人。
他选择了朱翊钧之后继位的皇帝。
不过并没有成功。
【朱元璋】连忙惊慌的问:“小虾怎么回事?难道朱翊钧之后继位的皇帝是朱由检?我大明也亡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早就来过了,朱元璋也知道了他是亡国之君,所以才有此一问。
【虾思聪】:“老朱,明朝的皇帝来的也差不多了,应该只剩下明熹宗朱由校没来了。
不过,朱翊钧之后继位的皇帝是朱常洛,他在位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就死了,所以来不了。
你要选择朱由校吗?”
【朱元璋】:“能不能说一下朱常洛的死因?”
【虾思聪】点点头:“可以。
既然要说他的死因,那先来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吧,这样有助于判断他的真正死因。
朱常洛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十一日出生,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初一逝世。
一、身世及早年经历。
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孝靖皇后王氏, 王氏原为慈宁宫宫女,因被明神宗偶然临幸产下一子,即朱常洛。
但由于生母身份低微,朱常洛从小不被明神宗喜欢,并由此引发了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
最终在群臣的坚持下,于万历二十九年十月被册立为太子。
二、太子时期的危机。
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后,依然历经磨难。
先是发生了妖书案,有人撰写《忧危竑议》《续忧危竑议》,称郑贵妃编写此书是为了立其子朱常洵为太子找证据,引发宫廷纷争。
后来又有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一名男子持械闯进太子宫中,经审与郑贵妃宫中太监有关,朱常洛虽未受伤害,但此事也使宫廷斗争更加复杂。
三、短暂的皇帝生涯。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驾崩后,朱常洛于八月初一即皇帝位,年号泰昌。
他上位后罢除矿税、商税,撤回征税太监,重新任用因矿税获罪的大臣,还两次给边关发放军饷,任命各部所缺官员,朝政颇有振兴的局面。
然而,他在八月初十身体不适,后因服用内侍崔文升所送泻药,病情加重,于不久后驾崩。
四、历史评价与影响。
《明史》评价朱常洛‘德行潜在张扬,全国盼望有新的局面,但老天不保佑,登基只有一个月,政策还没施展就驾崩了’。
朱常洛的早逝使明朝失去了一次可能的中兴机会,也加剧了明朝后期的政治动荡,其死因更是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一大疑案。
朱常洛的死因有以下三种说法。
1、红丸案。
朱常洛即位后,郑贵妃向其进献八位美女,他沉溺其中,不久患病。
随后,郑贵妃的亲信崔文升给皇帝进献泻药大黄,致使皇帝病情加重。
之后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红丸,朱常洛服用初觉良好,再次服用后于次日凌晨死亡,此即‘红丸案’。
2、疾病说。
有观点认为朱常洛身体一直不健康,长期患有肺病和胃病等,其即位前长期精神压抑,可能已患有心脏病或肺痨,后因放纵,导致病入膏肓,最终心力衰竭而亡。
3、谋杀说。
由于朱常洛的即位威胁到了郑贵妃及其子朱常洵的利益,因此有说法认为朱常洛是被郑贵妃谋害的,崔文升进献泻药、李可灼进献红丸等都是郑贵妃等人策划的阴谋。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争斗激烈,两派都有动机通过控制或暗杀皇帝来达到自已的目的,所以朱常洛也可能是死于党争之下的谋杀。”
接下来朱元璋选择了朱由校。
【“朱由校”进入直播间!】
朱由校一进来就被朱元璋拉进小房间里交流,应该是想验证朱常洛的死因。
两人出来后,朱由校与虾思聪简单交流后开始步入正题。
【虾思聪】:“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05年12月23日出生,1627年9月30日驾崩,年号天启。
一、生平。
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为选侍王氏 。
万历三十三年出生后,因父亲不被明神宗重视,他也未得到读书机会,16岁时仍目不识丁,堪称‘文盲皇帝’。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遗诏册立其为皇长孙,同年明光宗即位一个月后驾崩,朱由校在东林党人及太监王安支持下,顺利继承皇位。
二、他的执政举措及功绩。
1、政治方面。
天启初年,朱由校倚重东林党人,起用了一批在万历朝受排斥的正直官吏,如叶向高复位内阁首辅,杨涟提拔为左副都御史等,排斥了方从哲等乱政者,一时出现‘东林势胜,众正盈朝’的局面,使吏制稍显清明。
2、经济方面。
朱由校曾下旨减轻百姓负担,如天启元年七月十三日,免织造新颁袍式的三分之一。
天启二年二月十二日,免天下带征钱粮二年,还免除了北直隶百姓加派的各种赋役,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3、军事方面。
他重视辽东战事,多次发内帑犒赏士兵,增强边兵战斗力,如泰昌元年十月发国库一百八十万金,天启元年正月发五十万,三月补发一百万,十月又发二百万,合计五百三十万。
此外,还引进红夷大炮应对后金,并派孙学诗等人到澳门聘请葡萄牙铳师。
天启六年,袁崇焕取得宁远保卫战胜利,宁锦大捷也使战局有所改观,这些都与朱由校的支持分不开。
三、他的过失与不足。
1、党争不断。
朱由校宠幸乳母客氏和魏忠贤,封客氏为奉圣夫人,魏忠贤自领司礼监秉笔太监并总督东厂,二人权势滔天,排斥异已,迫害东林党人,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导致朝廷内部乌烟瘴气,政治腐败,严重削弱了明朝的统治基础。
不过,我要说的是,东林党也不是什么好人,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的就是这些东林党人。
2、辽东战局失利。
朱由校听信谗言,罢免了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导致沈阳、辽阳相继沦陷。
后虽重新起用熊廷弼,但又同意辽东巡抚王化贞主动出击的主张,造成经抚不和,最终广宁失陷,熊廷弼也被下狱斩首,使辽东防务陷入重重危机,后金得以进一步扩张。
3、忽视教育,沉迷玩乐。
由于从小未接受良好教育,朱由校文化水平低,对朝政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又沉迷于木工活,将大量时间精力耗费于此,对魏忠贤专权等问题未能有效察觉和制止,致使朝政荒废,加速了明朝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