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 第124章 嘉庆进入直播间

第124章 嘉庆进入直播间

加入书架
书名:
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作者:
大翼巴狼
本章字数:
3380
更新时间:
2024-12-19

第二天。

直播继续开始。

嬴政选择了乾隆继位之后的皇帝。

【“嘉庆”来到直播间!】

虾思聪简单与嘉庆皇帝聊了一会儿后开始步入正题。

【虾思聪】:“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原名永琰,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

他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在位二十五年,亲政时间从乾隆退位的嘉庆四年(1799 年)算起,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驾崩,享年六十一岁。

一、生平轨迹与登基之路。

颙琰自幼接受严格皇家教育,秉持儒家经典熏陶,秉持勤勉向学之风,练就扎实文化功底。

乾隆后期,诸皇子因皇室倾轧、政治风波折损不少,永琰生性沉稳、举止端庄,在一众皇子里脱颖而出。

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被密立为储君。

随着乾隆年迈,禅位意愿渐浓,嘉庆元年(1796 年),永琰正式即位,只是乾隆做太上皇仍紧握实权,军国大政仍由乾隆定夺,这让初登大宝的颙琰处于尴尬境地,蛰伏等待亲政时机。

二、执政功绩。

1、惩治和珅,整肃吏治。

嘉庆四年(1799 年),乾隆驾崩,嘉庆帝迅速对和珅动手,列其二十大罪状,将这位权倾朝野、贪污腐败至极的权臣抄家赐死。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俗语流传甚广,抄没和珅家产折合白银约八亿两,充盈空虚国库。

更关键是借此打破和珅一党在官场编织的庞大关系网,惩处大批贪官污吏,向官场传递反腐信号,诸多依附和珅的官员被革职查办,给沉闷腐朽官场带来短期整肃清风,遏制贪腐歪风蔓延。

2、试图革新财政,缓解民生。

面对乾隆后期民生凋敝、财政亏空难题,嘉庆帝推出系列举措。

他倡导节俭,宫廷开支大幅削减,减少节庆、巡游奢靡花费。

鼓励垦荒,为无地流民提供土地耕种,减免新开垦土地赋税,刺激农业生产,冀望粮食增产稳定民生。

重视水利,拨款修缮黄河、淮河堤坝,以防洪灾肆虐,保沿岸百姓安居乐业、农田丰收,一定程度缓和社会矛盾,减轻百姓负担。

3、镇压白莲教起义,稳定局势。

乾隆末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烽火燃遍川楚陕等多地,持续九年,严重冲击清朝统治根基。

嘉庆帝亲政后倾尽全力镇压,调配多路清军围剿,任用杨遇春等将领,改‘剿抚并用’策略,瓦解起义军斗志。

还整顿军队后勤,解决兵饷拖欠、物资补给不畅问题,使清军战斗力回升,至嘉庆十年(1805 年)基本平定起义,国内局势渐趋平稳,为经济恢复营造相对安宁环境。

三、执政过错。

1、改革局限性大,未能触及根本。

嘉庆反腐虎头蛇尾,扳倒和珅后,后续反腐力度疲软,官场贪腐土壤未彻底铲除,陋规、贿赂死灰复燃。

财政改革治标不治本,节俭与垦荒增收有限,无法填补巨额亏空、应对人口激增开支。

面对八旗生计艰难,发放救济、安排闲职,却未变革八旗制度,使之依旧寄生腐朽,经济改革未打破旧制束缚,难以激发社会活力。

2、守旧观念作祟,错失工业变革契机。

彼时西方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英国纺织、蒸汽技术日新月异,列强觊觎我国市场。

嘉庆帝却严守闭关锁国政策,视西方科技为‘奇技淫巧’,拒绝英使通商请求,错失接轨世界潮流、引进先进技术良机,让我国在近代化赛道愈发落后,为后续列强侵略埋下隐患。

3、军事体制僵化,军队战斗力难提升。

镇压白莲教暴露清军诸多弊病:

兵将分离指挥体系致作战配合生疏。

绿营兵军备废弛、操练敷衍,军官吃空饷成风。

八旗兵沉溺安逸,昔日骁勇不再。

嘉庆虽整顿却未根本改革军事体制,武器装备仍陈旧落后,冷兵器为主,无力抗衡列强坚船利炮,国防脆弱不堪。

四、历史评价与影响。

嘉庆帝一生处于历史转折点,接手的是‘康乾盛世’表面繁华下千疮百孔的江山。

他殚精竭虑,想重振朝纲、复苏民生,惩治和珅、镇压起义彰显果敢,局部改革也见用心。

但困于传统观念、祖制束缚,无力扭转乾坤,清朝衰退步伐难止。

他驾崩后,道光帝承继的是积重难返困局,鸦片流入、白银外流加剧社会矛盾,列强叩关危机重重。

嘉庆帝宛如落日余晖下奋力托举苍穹之人,虽倾尽所能,却阻挡不了夜幕降临。

他是封建王朝走向暮年的末代守成者,见证辉煌落幕,为后世留下沉痛历史镜鉴: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必被时代淘汰。

唯有顺应潮流、革新图强,方能于世界浪潮中稳立潮头。

在他身后,我国步入近代百年屈辱,而其执政得失成为史学家剖析清朝国运转折、反思传统社会转型困境的关键篇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