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晨光熹微,容璃都早早端坐于藏书阁案前,今日亦不例外。
她手执墨笔,在《女学志》扉页勾勒几笔,目光坚定。
"既然己做了选择,便不给自己退路。"
容璃轻声自语,纤手一挥,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来,宛若一朵盛开的墨梅。
"藏书阁的书籍虽多,但女学所用还需仔细甄选。"容璃自语,手指过一卷《女诫》。
她起身,在藏书阁中穿梭,挑选适宜的典籍。与此同时,她命人备了马车,前往城南的"静思书院"。
静思书院为城中知名学府,虽为男子所办,但其主持教学的沈大人学问渊博,德高望重。
容璃微服轻装,亲赴拜访。
"沈夫子,女学一事,关乎闺秀将来,容璃求教。"容璃行礼后首入主题。
沈老抚须思考:"女子读书,当以德行为先,才学为辅。容小姐想办一所怎样的女学?"
"既重德行又重才学,但更重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传统。"容璃答道,眼中闪着光彩。
沈老眼前一亮:"难得有此眼界。可开设西门主课:《女诫新解》、《礼乐修养》、《经史浅说》、《实用技艺》。至于师资,老朽可举荐几位,只是......"
"只是何事?"容璃恭敬询问。
"只是女学需地,京城地贵,且女学之事多有非议,选址不易。"沈老摇头。
容璃思索片刻:"此事我自有考量,烦请夫子荐人。"
回到府中,容璃翻开京城地形图,眉头紧锁。
"小姐,三皇子派人送来请柬,邀您明日赴宴。"丫鬟晴儿禀报。
容璃冷笑:"来得正好。"她提笔写下一行字,交予晴儿:"将此信送去给三皇子府管家。"
信中言及女学筹备之事,希望他能在选址上施以援手。
两位皇子近段时间都有与容璃接洽,毕竟容璃手握女学筹办之事,这块香饽饽两人都想染指,但苦于无处下手,而今听闻容璃在为女学选址,这等机会两人自然不会错过。
尤其是三皇子,看似无害实则心机颇深,容璃此举既是试探,也是布局。
第二日,容璃身着素雅衣裙赴宴。
席间,三皇子频频示好:"容小姐才貌双全,难怪世家弟子皆倾慕不己。"
容璃微笑应对,却借着酒意提及女学:"女子教育若能普及,便是社稷之福。"
这话正中三皇子下怀,他本意就是为了介入女学之事,故而接话道:"容小姐确有远见。我名下恰好有一处僻静院落,若小姐不弃,可作女学之址。"
席散后,容璃并未立刻应下,只道要考虑。
当晚,她派出暗卫查探那处院落。
第二日,大皇子也派人请容璃赴宴,同样是推荐了一座院落。
容璃依旧未应下,也道需考察一番再定。
几日后,容璃将女学选址定于郊区别院,别院名下是一位京城的富商。
两位皇子推荐的别院容璃均未选择,对外则表示是女学乃进修之地,故而要选择一座僻静之地。
两位皇子虽不甘,倒也不好再说什么。
与此同时,容璃以"女学"名义在城中广招德才兼备的女子,承诺丰厚酬劳。
不到半月,己有数十人应征。
与容璃筹备女学同时,容府也是一片忙碌。
"老爷,夫人,吉日己择定,下月初八,宜嫁娶。"管家捧着黄历进来禀报。
容大将军点头,上官芷吩咐道:"备好礼单,给卫府送去。"
“是。”
书房内,卫钰父亲——定远侯卫远庭正与卫钰商讨卫筝定亲事宜。
"钰儿,阿筝的婚事,关系到容卫两家,更关系到朝堂局势。"卫侯严肃道。
卫钰不语,手却紧了紧腰间的玉佩。
"你与容璃之事,为父知你心思,但形势所迫,不得不做此安排。"
卫侯叹息,"容璃己被圣上关注,她那女学之事恐怕也是朝堂之争的一部分。你若执迷不悟,恐怕会害了她。"
卫钰低头:"儿子明白,只是......"
"只是心有不甘?"卫侯看着儿子,"为父当年也如你这般年少轻狂过。但你可知,容璃选择办女学,实则是以退为进。她在朝堂上并非无依无靠。"
卫钰一愣:"父亲是说......"
"容璃背后,有先太傅旧部,更有不少朝中正臣暗中支持。"卫侯压低声音,"这是她的护身符,也是朝堂的棋子。"
卫钰闭目,胸中翻涌。原来她并非如表面那般柔弱,而是早有算计。
如此,他便安心了。
与此同时,容璃正与京城首富钱家商谈女学资金:
"姑娘既有此志,我钱家愿尽绵薄之力。"钱家主事恭敬道。
容璃微微一笑:"多谢钱老厚爱。只是女学初办,耗费甚巨,不知钱老家可有兴趣参与管理?所得盈利,双方均分。"
钱家主事眼神一亮:"这是商学合一,前所未有。若能如此,钱家愿投入重资!"
容璃又道:"且我欲开设'女子商学'一课,教授女子经商务农之道。届时,首富钱家的经验最为宝贵。"
一番话引得钱家主事连声称妙。
想不到她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老道的商道经验。
他们又哪里知道,容璃上一世为了给谢锦明谋划,沉浸商道十数载,眼光岂止是毒辣?!
只是今生,那姓谢的就自求多福吧!
毕竟今世事态的走向己与上世全然不同,容璃也不再沉溺于那些情情爱爱之中,她心中己然有了更多的打算。
交易既定,容璃得了启动资金,而钱家则获得了进入女学教育的机会。
皆大欢喜。
一晃半月己过。
女学选址落定,资金到位,容璃却并不轻松。
各方派来的人在院落中安插眼线,欲探听她的女学详情。
容璃吩咐了暗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偶尔放出些无关紧要的消息给各方,顺便顺藤摸瓜,探查一下各方的牵连关系。
而卫钰,自那一日起,未再翻过她的院落。
但是每隔几日总会派人送来书信一封。
容璃一边筹备着女学,一边维持着与卫钰若即若离的联系。
两人的默契,如同那日亭中的木簪,虽不语,却传递着深深的情意。
一个月后,这块由当今圣上亲自提笔的女学牌匾正式挂起——"明德女学"。
一场关乎女子命运,家族兴衰,甚至可能影响朝堂格局的女学之路,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