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云宗的晨钟撞破薄雾时,陈默正站在丹堂门前。
朱漆门楣上“丹鼎玄枢”西字鎏金泛光,门两侧各立着一尊青铜丹炉,炉口飘出袅袅青烟,混着浓郁的药香钻入鼻腔。陈默深吸一口气,只觉胸中九阳之气与药香共鸣,连左膝旧伤都泛起一丝暖意。
“陈师弟,你又来啦?”
一道清脆的女声从门内传来。陈默转头,见一名身着淡绿罗裙的少女抱着药篓站在台阶上,发间插着一支玉簪,簪头雕着半朵未开的雪兰。
“柳师姐。”陈默躬身行礼。这是丹堂首座柳婆婆的关门弟子柳清歌,比他早入门三年,主修丹道,性子软萌却极有主见。
柳清歌抿嘴一笑,指了指门内:“师父昨日去了‘千药谷’寻药,今日该回来了。你若想拜师,不妨先去偏殿等候。”
陈默点头,跟着柳清歌走进丹堂。丹堂内共有九间静室,前七间是炼丹房,后两间是藏丹阁与药庐。他跟着柳清歌绕过前院,来到最西侧的偏殿——这里曾是玄忧子当年在丹堂的居所,如今仍保留着他的书案与丹炉。
“师父常说,丹道需心诚。”柳清歌推开偏殿木门,案上积灰未扫,却有一本《九针引雷诀》静静躺在最显眼处,“这是你师父当年留下的,我替你收着。”
陈默心中一暖,上前取过书册。封皮己有些许破损,内页却保存完好,字迹苍劲有力,正是玄忧子的笔迹。他翻到最后一页,果然见到一行批注:“雷法为骨,丹道为魂,二者相济,方得长生。”
“咚——”
殿外突然传来钟鸣。柳清歌脸色微变:“是归堂钟!师父回来了!”
话音未落,一道身影自丹堂正门大步踏入。来者身着墨绿道袍,发间束着玉冠,腰间悬着七枚青铜丹铃,每走一步,丹铃便发出清越的声响。
“云儿,这位便是你说的小友?”
声音温和却自带威严,陈默抬头望去,正是天云宗丹堂首座——柳无涯。
“见过柳师伯!”陈默连忙行礼。
柳无涯上下打量陈默一番,目光落在他手中的《九针引雷诀》上:“玄忧子的字迹,倒有几分眼熟。小友既习雷法,又通医道,可是想修丹道?”
陈默点头:“弟子愿学。”
柳无涯抚须笑道:“丹道乃我天云宗根本,能入丹堂者,需过三关——认药、控火、凝丹。你且随我来。”
他带着陈默来到第七间炼丹房。房间中央立着一座青铜丹炉,高约两丈,炉身刻满“离”“震”“兑”等八卦纹路。炉前摆着十二个玉瓶,分别装着朱砂、雄黄、玄精石等基础药材。
“第一关,认药。”柳无涯指着玉瓶,“这十二味药,你需在一炷香内说出它们的性味、归经,以及常用配伍。”
陈默深吸一口气,上前逐一查看。朱砂色赤,质重,性微寒,归心经,可安神解毒;雄黄色黄,有毒,性温,归肝经,善祛湿杀虫……他的指尖轻轻拂过药瓶,九阳之气流转,竟能清晰感知到药材中蕴含的灵气波动。
“回师伯,朱砂性微寒,归心经,常与黄连配伍清心火;雄黄性温有毒,归肝经,多与雌黄同用解百毒……”陈默流利地说出十二味药的特性,连柳无涯都暗自点头。
“不错。”柳无涯指向丹炉,“第二关,控火。你且用这‘离火诀’引动丹火,将炉中药材炼化成液。”
陈默依言运转九阳之气,右手结印点向炉底。刹那间,炉中腾起赤红色火焰,火焰形状如离卦,温度骤升!他额头渗出冷汗,小心翼翼地控制火候——温度低了,药材无法化开;温度高了,又会焦糊。
“稳住!”柳无涯在旁指点,“离火需刚柔并济,你试着用九阳之气温养火焰。”
陈默心领神会,将九阳之气缓缓注入火焰。赤焰瞬间变得柔和,如同一条游动的火蛇,将药材一点点融化成墨绿色的药液。
“成了!”柳无涯击掌,“第三关,凝丹。你需将药液凝成三枚圆丹,每枚重三钱,无杂质,无裂痕。”
陈默深吸一口气,左手持“凝丹诀”,右手轻轻搅动药液。药液在丹炉中旋转,逐渐收缩成三团光晕。他额头沁出豆大的汗珠,全神贯注地控制着每一丝灵气——稍有不慎,丹便会炸裂。
“嗡——”
丹炉突然发出轰鸣!三团光晕同时收缩,在炉底凝成三枚拇指大小的丹丸,表面光滑如玉,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好!”柳无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三枚延年丹,成了!”
陈默长舒一口气,只觉浑身脱力。他望着丹丸,心中涌起一阵喜悦——这是他亲手炼制的第一炉丹药!
“延年丹,凡人服可延寿十年,修士服可延寿五年,每年最多服一枚。”柳无涯取过一枚丹丸,“你且服下,试试效果。”
陈默接过丹丸,一口吞下。丹药入腹,顿觉一股暖流从丹田升起,顺着经脉游走全身。原本因修炼雷法而有些躁动的九阳之气,竟在这股暖流中变得温顺无比。他感觉自己的五感都变得敏锐了几分,连窗外的鸟鸣都听得一清二楚。
“感觉如何?”柳无涯问道。
“弟子只觉神清气爽,体内灵气运转更顺畅了。”陈默如实回答。
柳无涯点头:“延年丹的妙处正在于此——它并非首接提升修为,而是滋养经脉,延缓寿元流逝。你初入丹道,能一次成功,实属难得。”
他转身从药柜中取出一个青瓷瓶,将三枚丹丸收入其中:“这瓶丹药你且收好,莫要轻易示人。延年丹的材料极难寻,千年灵芝、玄冰藕、朱果,每样都要深入险地才能采到。”
陈默接过瓷瓶,心中一动:“师伯,弟子想去千药谷采些药材,不知可否?”
柳无涯沉吟片刻:“千药谷在苍梧山脉,谷中多瘴气毒虫,还有不少妖兽守护。你若想去,需与云儿同行。”他望向门口的柳清歌,“清歌,你可愿带陈师弟去千药谷?”
柳清歌眼睛一亮:“好呀!我正愁找不到人帮我背药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