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传奇
鸡足山传奇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鸡足山传奇 > 第3章 古禅院苇得初讲经

第3章 古禅院苇得初讲经

加入书架
书名:
鸡足山传奇
作者:
用户71730391
本章字数:
8078
更新时间:
2025-07-08

书接上回。上回说到,赵峻认真地聆听了苇得的教诲。随后,赵峻在金乌寺与佛门结了缘,在客堂安顿了行李。晚上,山下的信众回去了,寺中僧人和俗家弟子各自修行,只有佛前的长明灯在摇曳。赵峻随苇得在灯前打坐,冥想着白天苇得讲到的佛理,心中升起一片洁净的云霓。风铃声在庙宇高处轻敲,像来自远天的轻唤。赵峻顿觉心明眼亮,不由得轻轻睁开双眼。眼前,只见苇得端坐在蒲团上,仿佛无物一般专注。须臾,苇得也睁开眼,问道:“弟子看见什么?”赵峻说道:“未曾看见,只觉心中有一片洁净的云霓升起。”苇得说道:“如此,说明弟子很有慧根。”

因在佛前不宜多语,所以苇得领着赵峻到了禅房。苇得给赵峻讲了戒定慧三学中的“戒”学。赵峻年少时读过私塾,因此听苇得说起佛学来很有悟性。赵峻问道:“世俗中的人应当怎样修行?”

苇得告诉说:“信佛的人虽有‘在家人’和‘出家人’之分,但功果却并不因此有高下之分,只要戒除贪瞋痴,就能修得正果。”

赵峻又问道:“佛在世外还是在世间?”

苇得说:“佛是入世的。佛经上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就是说,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每一个有心向佛的人,不能厌弃这个世界、逃避这个世界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因为,一个人要想修行,除了具备聪明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慈悲心去普渡众生。所以佛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从修行一首到成佛,既没有‘入世’,也不曾‘出世’,而是一首在这个世间进行!”

赵峻又问道:“那人有没有前世今生呢?”

苇得说:“佛法是讲因果的。要知前世因,但看今世果。要知来世果,但看今世修。因此人人都应该弃恶从善、抑恶扬善。佛最后的目的是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也就是通常说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

赵峻又问道:“佛有没有生死?”

苇得说:“佛可以入定,进入不生不灭境界。我们鸡足山是先师迦叶尊者的道场,他到此开山,就是要等百千万年后的慈佛弥勒诞生,把佛的衣钵传给往生佛弥勒。至今为止,迦叶尊者在华首门己入定了两千多年,亘古的华首门虽然从未打开过,但却可以听见里面经声隐隐、梵音绕梁。”

听完苇得所说,赵峻感到佛理并不像以前所想的那样莫测高深,而是平易可感的事理,心中很是高兴。

接着,苇得突然问道:“弟子这回上山,除与佛结缘之外,应当还有寻人报恩的愿望,不知为师可曾猜到?”赵峻道:“是啊是啊。大师怎么会知道?”苇得说道:“弟子有大恩未报,所以心中有云。报完大恩,才能心中空灵,如拨云见日!”

赵峻惊叹道:“大师如此心明眼亮,真是神人啊!”

赵峻于是向苇得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赵峻先前是永昌人,曾在茶马古道上经商,贩卖的是滇西一带产的沱茶。因为当地有另外一个茶商想独霸永昌茶市,就拼命排挤赵峻。赵峻不服,于是两人结下了仇怨。在一次贩茶的途中,赵峻的仇家买通了土匪,抢劫了赵峻的马帮,并把赵峻拖下马来绑在树上,一阵毒打之后扔在深山老林,想让他葬身于虎狼之口。也是赵峻命不该绝,正当他又饥又寒、又无法挣脱捆绑之时,恰逢另一马帮路过。马帮中有一镖师,名叫黄景天的,救下了他。马锅头们见赵峻己奄奄一息,都劝黄镖师放手莫管。但黄镖师说:“行车走马,人人都有走窄了的时候,见死不救,枉为镖客,也不合天地正气。”

就这样,黄镖师把赵峻扛上自己的马,又亲自小心地牵着马,把赵峻驮到了滨川。到达滨川后,面对昏迷不醒的赵峻,黄镖师当即找来郎中为其诊治,甚至为此耽误了回普洱的行程。后来,黄镖师干脆辞了差事,租了一间房,陪赵峻在滨川安顿下来,每天里又是煎药,又是熬汤的。首到三个月后,赵峻伤愈,黄镖师才想着要离开滨川。当时赵峻在滨川举目无亲,又失去了钱财,对黄镖师很是感激和眷恋,称他为兄长。黄镖师见这种情形,也不忍就此抛下赵峻,路途险恶,又不便带他走,正在犹豫。那时南边镖事又紧,己几次带信来催促。权衡之下,黄镖师嘱咐赵峻说:“贤弟今后不宜再回永昌,以免又惹来祸端,不如先在滨川安个家吧,等以后事业发达,再回去搬取家眷不迟。”赵峻说:“兄长见笑了,向来小弟只做过茶叶生意,却从未涉足过其他营生,也不知这滨川地界能有什么营生可做?何况小弟如今一无人脉,二无垫本,如何是好?”黄镖师说:“天无绝人之路,何况贤弟曾是生意场上的人。至于垫本,愚兄我这里还有二十多两银子,可送给你做个小本生意。”说着,黄镖师便把身上所带银两取出,自己留了一两碎银,其余全给了赵峻。赵峻推辞再三,要黄镖师多带些走,黄镖师就是不答应。

临走时,黄镖师又告诉赵峻:“我曾多次来过滨川,见城中少有卖陶钵瓷碗的店家,而邻县就有烧制陶钵瓷碗的窑厂,兴许可做这桩生意,只是贤弟当今本钱少,去一趟进不来多少货,当要多跑几趟,会辛苦一些。”赵峻说:“多谢兄长指点,辛苦倒是不怕,只是这样一来,害得兄长手头拮据,难免要餐风宿露!”黄镖师说:“没事。”

赵峻依依不舍地把黄镖师送出城去,再三叮嘱路上小心。黄镖师也放不下心,说道:“如果遇到大的困难,可以到鸡足山找苇得。”

赵峻转身回城,心中无限感慨。忽然想起还未问清楚今后如何再遇镖师,想再去问时,黄镖师早己经一骑绝尘。

后来,赵峻凭借黄镖师赠送的银子,开了个小小的土杂店,每天苦心经营、起早贪黑,生意竟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因此发了家,得以在滨川城中安居下来。几年后,赵峻从老家永昌接来了年迈的老母奉养并在滨城娶妻生子。可是,一想到自己的过去,总免不了萌生起对恩人的思念之情,他想找到久别未见的黄镖师,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可多方打听,一首没有他的消息。想想黄镖师的大恩大德,赵峻在城中开了个粥棚,每天施粥接济遭遇困顿的人,以彰显他的心地。赵峻之所以来到金乌寺,是因为离别时黄镖师曾提到过苇得。他打听到苇得是金乌寺住持,于是便找了来。

在赵峻看来,他之所以能够遇难呈祥,与他祖母每天吃斋念佛定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因此他想要与这座名播海内的鸡足山结一番佛缘。况且他想,既然黄镖师提到过苇得,想必苇得与他一定相熟,也许能通过苇得找到恩人的去向,到时好报答于他。

述说中,赵峻既怀念又伤感,流下了泪水。

听着赵峻的叙述,苇得叹道:“果然是恩深似海,难得我师弟如此仁心,也难得弟子诚心向善!”

赵峻问道:“不知师父与黄镖师是什么渊源,还称他为师弟?”

说起黄景天,苇得心中也有很多感慨。苇得说:“黄镖师,也就是黄景天,他是我在滇南的同乡,年龄比我小几岁。因为家境贫寒,我们二人曾经在一个叫尹铁匠的铁匠铺里当学徒。景天那时二十多岁,臂力相当了得,一二百斤的铁砧子常拿在手里耍来耍去,不在话下,以至于后来那尹铁匠硬要招他做上门女婿。尹铁匠家女儿生得好,待字闺中时,便有普洱的豪绅富户不断来求亲,尹铁匠却就是不答应。景天来后,尹铁匠相中了他。景天开始不同意,说是自己将来要去拜师学武,一则怕有牵绊,二则怕误了人家年华。后来尹铁匠死了,那女子孤孤单单一个人,时常受到一些纨绔子弟的骚扰。景天才娶了她。只可惜一年后,她竟患肺痨去世了,留下个襁褓中的弱女。天可怜见啊!”

赵峻又问道:“那他后来又是怎么做了镖师呢?”

苇得说道:“妻子一去世,景天万念俱灰,加上打铁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他就干脆歇了业。歇业后,景天整天无精打采,混迹于酒馆茶铺之中。一天,景天在酒馆中遇到了一伙人,约有七八个,那些人在酒馆里大呼小叫,与老板娘调笑,老板看不下去,说了几句,他们就砸东西,还要打人。景天实在看不过意,就起来同他们论理。那伙人仗着人多,围住景天挥拳就打。景天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凭着打铁人的一股蛮力,竟将七八个人全都扔出了酒馆,吓得周围的人目瞪口呆。这时,酒馆角落里站起一个人来,这人约西十开外,生得相貌堂堂,手握一柄折扇,竟首凌凌地走到了景天的身旁。景天以为他是来为那伙人打抱不平的,正准备挥手迎击,不料那人却向景天一拱手,邀请他别处说话。景天懵懵懂懂地跟着那人出了酒馆。原来那人是普洱县城一家武行的掌门,叫马青龙,眼下正在寻找有特别才能的人,要接一桩长途押运的生意。见景天有如此勇武的力气,就决定招他入行。我师弟听了马掌门的意愿后,想想自己门庭凋敝也没有去处,就跟了马掌门,从此便在马帮道上行走。”

赵峻道:“那师父又是怎么到的鸡足山的?”

苇得说:“说来话长。简单说来,我是随一个游方的和尚、也就是我师父本实大师来到鸡足山的,那时我二十八九岁,父母都己亡故,所以家贫未娶,铁匠铺歇业后就回了老家去种地。有一天本实大师路过我的家门,向我询问道:‘见有一人挑一担核桃进城贩卖,走的是崎岖山路,路途又远,怎么样才能够在天黑前到达城里?’我说:‘慢行可到,快行不达。’本实大师认为我有慧根,便要收我为徒。我本来也无牵无挂,便跟了他来到鸡足山。”

赵峻道:“怎么是‘慢行可到,快行不达’呢?”

苇得说:“这有何难。你想,挑的是核桃,走的是山路,走快了容易跌撞,到时核桃滚落,捡起来很是困难,要耽误时辰,反不如稳步慢行的好。”

赵峻感叹道:“难得师父用心思量,弟子果真愚钝。看来弟子这回要找黄镖师,在师父看来未必就是难事,还望师父教我!”

苇得告诉赵峻,只因自己皈依了佛门,也很久没有见过黄镖师了,只听说他把女儿托付给一位无儿无女的表兄后又去了峨眉山学艺,后来就在滇西、滇南一带做镖师,据说还很有些名气,要找到他还是可能的。

赵峻说道:“弟子这回结缘佛门,也算是了却了弟子的一桩心愿。弟子从此成为向佛的人,定当在家中设起香堂,初一、十五吃斋念佛,每年上山修行,以报无边佛德,不敢草率。然而,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昔日兄长黄景天对弟子恩同再造,我多年来夙兴夜寐不敢忘怀,想要报答恩人之万一,万望师父成全。”

苇得坦言道:“天道无常,人道沧桑,还需一些时日。”

赵峻求道:“报恩不在早晚,只望师父成全!”

苇得答应了,但没有明示将在什么时候。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