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糙汉捡到昆曲名角
工地糙汉捡到昆曲名角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工地糙汉捡到昆曲名角 > 第51章 偏见与尊重

第51章 偏见与尊重

加入书架
书名:
工地糙汉捡到昆曲名角
作者:
小青桔池
本章字数:
437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开春后,石野和林清砚终于在城郊租到了个小院子。院墙是用黄泥糊的,有些地方脱了皮,院里有棵老槐树,枝桠歪歪扭扭地伸向天空,却透着股踏实的生气。

搬进去那天,工友们都来帮忙。有人扛着石野攒的钢筋废料,有人抱着林清砚整理的戏本子,闹哄哄地把东西往院里搬。石野在院里搭了个简易的棚子,既能放工具,又能让林清砚练嗓子,乐得合不拢嘴。

邻居们却扒着墙头看,眼神里带着好奇和打量。尤其是住在对门的张大妈,见了林清砚,总爱扯着嗓子问:“小伙子看着细皮嫩肉的,咋跟个扛钢筋的混在一起?”

林清砚听见了,也不恼,只笑着应:“他对我好,我就跟他过。”

张大妈撇撇嘴,转身就跟旁人嚼舌根:“听说以前是唱戏的,怕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才跟个粗人……”

这话传到石野耳朵里,他气得攥紧了拳头,要去找张大妈理论。林清砚拉住他:“别去。嘴长在人家身上,爱说啥说啥,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可他们骂你……”

“我不在乎。”林清砚踮脚,替他理了理皱着的衣领,“我在乎的是你怎么看我,不是旁人。”

石野看着他清亮的眼睛,心里的火气慢慢消了。他把林清砚往怀里带了带:“行,听你的。但要是谁敢欺负你,我肯定不答应。”

日子渐渐安稳下来。石野还在工地干活,只是换了个离家近的地方,每天能早点回来。林清砚除了整理戏本子,还在院子里开辟了块小菜地,种了些青菜和豆角,每天浇水、施肥,倒也像模像样。

有天傍晚,林清砚正在院里摘豆角,张大妈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件破了洞的毛衣。

“小林啊,你看你手巧,能不能帮我补补?”她有点不好意思,“我那口子明天要穿,我眼神不好……”

林清砚愣了愣,随即笑着接过:“没问题,您放这儿吧,我晚上就给您补好。”

张大妈没走,看着院里晾晒的戏服布料和墙角堆着的钢筋,突然叹了口气:“以前是我老糊涂,瞎说了些不该说的。看你俩把日子过得这么踏实,是我不对。”

林清砚笑了笑,没接话,只低头择菜。

那天晚上,林清砚给张大妈补毛衣,用的是石野教他的法子——在破洞下面垫块结实的布,用粗线密密地缝,看着不精致,却格外结实。石野坐在旁边看他飞针走线,突然觉得,这比戏台上的水袖好看多了。

张大妈来拿毛衣时,看着那细密的针脚,眼里满是惊讶:“你还会这手艺?比我那口子他妈缝得还好!”

“跟石野学的。”林清砚笑着说,“他教我怎么缝才结实。”

张大妈看石野的眼神变了,带着点佩服:“你这媳妇……哦不,你这对象,真是好样的。”

石野脸一红,挠了挠头:“他一首都好。”

打那以后,张大妈常来串门,有时送把自家种的韭菜,有时帮着照看菜地。她不再说那些酸话,反而总跟别人夸:“对门那俩小伙子,看着不搭,日子过得比谁都瓷实。”

有天石野下班回来,看见林清砚正跟几个邻居在院里说话。他们手里拿着林清砚抄的戏本子,看得津津有味。

“这段写得真好,跟真事儿似的。”一个戴眼镜的先生说,他是附近中学的老师,偶然路过,被林清砚的戏文吸引了。

“这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林清砚笑着说,“石野在山里救了我,我们一起在工棚住过,一起……”

石野站在门口,听着他轻描淡写地说着那些苦日子,眼里却没有半分委屈,只有平和的笑意。他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让他自卑的出身,那些被人瞧不起的职业,在林清砚的戏文里,都成了闪闪发光的经历。

“石野回来啦!”张大妈看见他,大声喊,“快进来,林先生正给我们讲你俩的故事呢!”

石野走进去,林清砚立刻起身,给他递了杯热水。那位中学老师看着他们,笑着说:“石先生真是好福气,有林先生这样的知己。”

“是我福气好。”石野看着林清砚,眼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能遇见他,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邻居们都笑了,没人再提“唱戏的”和“扛钢筋的”,只觉得这两个称呼放在一起,再自然不过。

那天晚上,躺在炕上,林清砚突然说:“其实刚开始,我也怕别人说闲话。怕他们说我放着好好的戏不唱,跟个粗人混日子。”

“那现在呢?”石野问。

“现在不怕了。”林清砚往他怀里缩了缩,“因为我知道,你尊重我,邻居们也慢慢懂了我们。偏见就像墙上的泥,看着结实,其实经不住日子的磨。”

石野没说话,只把他抱得更紧。他想起刚认识林清砚时,觉得这人像天上的月亮,碰不得,也配不上。现在才明白,月亮落进寻常巷陌,和钢筋水泥放在一起,也能生出别样的温柔。

第二天,石野在工地午休时,拿出林清砚教他写的字,一笔一划地写着“尊重”两个字。他写得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

旁边的工友凑过来看:“写啥呢?这么上心。”

“我对象教的,说这俩字重要。”石野笑着说,眼里的光比工地上的钢筋还亮。

工友愣了愣,随即笑了:“你对象是文化人,说的肯定对。”

夕阳西下时,石野扛着工具往家走,远远看见林清砚站在院门口等他,手里还拿着支刚抽芽的槐树枝。看见他,林清砚笑了,像幅画。

石野加快脚步跑过去,握住他的手。院里的青菜绿得发亮,墙角的钢筋堆得整齐,晾衣绳上挂着两人的衣服,一件粗布工装,一件蓝布衫,在晚风中轻轻摇晃。

他知道,偏见或许永远不会完全消失,就像戏台上的荣光和工地上的尘土,总会留下痕迹。但只要他们彼此尊重,彼此珍惜,那些痕迹就只会成为日子里的点缀,而不是阻碍。

就像这小院里的老槐树,枝桠或许不首,树皮或许粗糙,却能在春天抽出新绿,在夏天遮出浓荫,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自己的模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