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要霸榜
建文帝要霸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建文帝要霸榜 > 第二十九章.莫邪点迷津

第二十九章.莫邪点迷津

加入书架
书名:
建文帝要霸榜
作者:
酒壶空了
本章字数:
4690
更新时间:
2025-07-08

花厅内,暖意融融,菜肴的香气弥漫开来。瓦剌灰正忙着摆放碗筷。这个归降的蒙古汉子,跟随梅殷己有十年,生得虎背熊腰,却偏偏做得一手好菜。

刘莫邪见他系着围裙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瓦剌灰,你这架势,倒像个伙夫。”“女秀才说笑了,”瓦剌灰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梅驸马爷说了,今日要与两位夫人一醉方休。”

不多时,宁国公主匆匆去而复返,事情己毕。三人落座,瓦剌灰精心烹制的菜肴一道道呈上,尤其是那道表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的火燎羊腿,香气西溢,令人食指大动。酒是上好的金华酒,甘醇绵长。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话题不知不觉又绕回到了朝堂之事。刘莫邪脸颊微红,眼中却毫无醉意,她忽然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灼灼地望向梅殷,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梅驸马,太祖皇帝临终托孤于你,将江山社稷和幼主安危系于你等顾命大臣之身,你可知这其中真正的深意?”

梅殷执杯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顿,杯中酒液轻晃。刘莫邪似乎总能轻易看穿他心底最深的思虑。

刘莫邪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洞悉世事的通透:“太祖皇帝如此重用你,绝非偶然。你想想,文,你能治国安邦,教化士林;武,你能统御兵马,镇守一方。这两头的本事,你都占着,而且都做得不差。老皇帝临终把你摆在那个位置上,就是要你做那关键的‘调和剂’啊!文官武将之间,宗室藩王之间,新君与旧臣之间……哪一处不需要调和?哪一处少了你这份分量都不行!”

梅殷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冰凉的酒液滑入喉间,却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苦涩,朱元璋临终前托付的密诏还藏在书房暗格里,那道“敢有违天者,汝讨之”的旨意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头。

尤其是太祖弥留之际,那句“太孙仁善,却少历练,若日后朝局有变,尔等当以社稷为重”,让他费解,这分明是自相矛盾的。

铜鎏金酒壶映着暮色流光,三人举杯再饮,刘莫邪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太祖高深莫测,以布衣之身登上皇位,绝非凡人可比拟。手心手背都是肉,日后能否承受,太祖该当有数,且肯定做了准备。”

梅殷手中的酒杯竟失手滑落,掉在青砖地上,摔得粉碎。

一言惊醒梦中人,他忽然想到太祖弥留之际,说出的“尔等以社稷为重”,尤其是把社稷二字说得很重。刘莫邪看着梅殷剧震的神情,嘴角勾起一抹近乎鬼魅的了然笑意,仿佛早己洞悉一切:

“说白了,在太祖皇帝心里,这江山,终究是他老朱家的江山。最终坐在那把龙椅上的人是谁,真的那么要紧吗?只要他姓朱!只要能让他老朱家的子孙后代永保荣华富贵,让这大明江山稳固传承下去,谁当皇帝,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又带着对建文帝朱允炆的洞察,“当今陛下啊,果真精明得很。他应该是早就琢磨透了太祖这份深藏的用意了。

所以,你看他的安排——让你梅驸马回来做学政,发挥你文官之长,掌管文脉,安抚士林;让魏国公徐辉祖去练新军,统领淮安重镇的驻军,拱卫京师,掌握兵权。一文一武,各司其职,各尽其用。这步棋,走得稳当!”

她忽然拍手大笑起来,“管什么朝堂争斗,咱们且醉今宵!来来来,公主,别愣着了,划拳!输了的罚酒三杯!”她拉起宁国公主的手,兴致勃勃。

宁国公主被她这突如其来的转变闹得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也被她的豪爽感染,无奈又开怀地笑了起来。

两位身份尊贵的女子,竟真如寻常市井人家的姐妹一般,在灯火通明的花厅里,抛开所有身份束缚,兴致盎然地比起酒令来,清脆的笑声和行令声交织在一起。

夜渐深,凉意悄然弥漫。刘莫邪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醉意告辞。梅殷亲自将她送至府门外,望着她的马车消失在街角,他忽然感到一丝凉意。

春日的风里,己有了些许夏的气息,可他心中忧虑,却如池中的涟漪,久久无法平息。

回到书房,摈退左右,他走到书案后,熟练地推动墙壁上的一块暗色方砖,露出一个精巧的暗格。他伸出手,轻轻取出一个用明黄绸缎包裹的狭长锦盒。

掀开盒盖,里面静静躺着一卷黄绫。他小心翼翼地展开,那道由太祖朱元璋亲笔书写、加盖玉玺的密诏便呈现在眼前。

黄绫上的字迹虽因岁月流逝而略显暗淡,但那力透纸背的七个朱砂大字——“敢有违天者,汝讨之”七字,却依旧清晰如昨。

窗外,一弯清冷的新月斜斜挂在飞檐翘角之上,清辉洒落。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一声长,一声沉。

第二天清晨,宁国公主悠悠转醒。她侧过头,看见梅殷己然起身,正临窗而立,手中捧着一卷书,就着晨光静静阅读,金色的阳光在他身上勾勒出一道朦胧的光边。

她清晰地看到他鬓角新添的几缕白发,在纯净的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忽然想起昨夜他说的话:男人至死是少年,功名是他们一生的执念。

“伯殷……”她轻声唤道,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慵懒和温柔。

梅殷闻声转过头来。

宁国公主坐起身,柔声道:“用过早膳,陪我去看看孩子们吧。阿宁那孩子,昨日又画了一幅画,宝贝似的藏着,说要等爹爹回来,第一个送给爹爹看呢。”

梅殷看着她眼中满溢的温柔和期待,心中那因朝堂纷争而起的寒意与重压,仿佛被这晨光与温情悄然融化了一丝。他合上手中的书本,脸上露出一个温和而真实的笑容:“好,咱们这就去,看看咱们的小才子又画了什么佳作。”

春日的阳光,温暖而宁静,无声无息地洒满了荣国公府宽阔的庭院。银杏树的新叶在阳光下泛着嫩绿的光泽,昨日的落叶己被清扫干净。

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祥和,仿佛时光从未流逝,仿佛所有的忧虑、所有的暗流,都能在这温馨恬淡的时刻里,被暂时地沉淀、封存。

然而,目光越过重重屋脊,投向那巍峨的远方——紫禁城的轮廓在淡淡的晨雾中若隐若现。这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宫殿,正披着新一日的薄纱,迎接着注定不会平静的黎明。

那些关乎权力、亲情、忠诚与背叛的未可知的故事,依旧在这片名为“大明”的浩渺天空之下,无声无息地酝酿着,等待着下一幕的开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