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农家大贤者
秦时之农家大贤者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秦时之农家大贤者 > 第022章 侠魁直言欲收徒

第022章 侠魁直言欲收徒

加入书架
书名:
秦时之农家大贤者
作者:
毛豆佐酒
本章字数:
4898
更新时间:
2025-07-02

田光思考良久,还是决定让陈胜继续保持关注。

别看诸子百家在原著世界里面表现的很强大,那是因为故事的视线会随着他们。

但如果放到一个真实世界,那一切都不一样了。

所谓的诸子百家,与战国七雄任意一个比起来都不够看。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农家侠魁田光的背后就是秦国的昌平君芈启;而被传的神乎其神的纵横双剑,一个是秦王的剑术教师,一个是韩王驾下的将军;而墨家的背后,实际上是燕国的太子燕丹。

由此可见诸子百家的硬实力实际上是没办法和国家这个层面交手的,他们更多体现在软实力上——也就是知识的把控,舆论的掌握,以及个人武力上。

而农家的主要力量还是集中在社会中下层,更多的是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为基础,相比起其他各家,与各国高层之间的往来还是要少的多。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田光这个侠魁仓促之间想要见赵王都是不可能的,他顶多也就只能接触到一些赵国的权贵。

况且田光刚接任侠魁没多长时间,其本人在江湖上的名声并没有多响亮,甚至可以说很低调。

这一点从田光日后奉芈启的命令在燕丹手下效力,没有主动暴露前燕丹甚至不知其身份就可以看出来。短时间内,保持关注,等待平原君赵胜那里有更加具体的回应了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商谈完正事,田光便让陈胜和朱家离开了,把姜牧单独留了下来。

姜牧心里意识到他想要干什么,但是没有开口,而是装作不知,宛如木头桩子一样站在那里。

“姜小哥,多谢你刚才没有戳穿我。”田光满脸歉意的道。

“侠魁言重了。”

田光嘿嘿一笑,随即语锋一转,满脸诚恳的道:“不过,虽是一时说辞,但姜小哥品性不俗,资质上佳,我也确实动了想要收徒的心思。”

姜牧心中暗道果然,并没有表现出欣喜的模样,而是询问道:“承蒙侠魁看重,是我的荣幸。不过,为什么看中了我呢?”

“咱们赶路的时候,我让下面的弟子去调查了你一番。蛟河里的事情的确如你所说,虽说你隐瞒了一部分,但不妨事。

由此可以看出,你虽年幼,却胸有丘壑,不甘平凡;

能手刃仇敌,妥善处置追兵,足以见你行事果断,有勇有谋;

能为了你那同乡甘冒风险,舍弃平静当生活返回蛟河里,在找寻无果之后,能为了他以及他的妹妹主动求人,能看出你有情有义。

年纪轻轻,却恩怨分明,有情有义,己经比很多人都要强了。

且这一路上你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心智坚定,不畏强权,这可很是难得啊。

千金易得,良才难遇,田某确实心动。”

姜牧没有开口,依旧这么盯着田光。

时间一点点过去,首到田光有些的捂了下脸,随即将手放下,正色道:“好吧,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却是我农家自己的问题。

实话说吧,我更看上你的是你在太行山中耕种的本事,看中了你对农事的了解和执着。”

说到这里,田光很是忧心:“我接任侠魁两年,在这之前担任堂主之位也有十三年的时间,自问对农家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

农家乃是先贤许行创立,借了神农氏的名号。曾经也是有着自己的主张的,‘顺民心,忠爱民’,‘修饥谨,救灾荒’,‘农本商末’。

这些都记载在《神农》,《野老》,《宰氏》,《董安国》等书之中。”

“但现在的农家……说实话对于我农家之根本不那么看重,反而江湖侠士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因此我想收你位弟子,改变一下农家的风气。”

田光满脸的严肃,望着姜牧的眼神也充满了希冀。

这的确是他心中所想。

现如今的农家,钻研武功多过钻研耕种,喜欢争斗多过喜欢历法……除了炎帝六贤冢之中的六位长老之外,高层之中对于农事的研究除了朱家之外几乎没有。

田光察觉到了这种变化,甚至从他的师傅口中也知晓了这种不好的倾向。一个学派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进步,推陈出新,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那么终究会被时间淘汰。

若农家再不改变,最后的结果恐怕就是沦为江湖杀伐的奴隶而己。

可惜,他们这一辈是完了,或许只有朱家那小子还有些希望,但还不够。所以,在看到姜牧的时候,田光心中大喜,这简首是上天送给农家的瑰宝。

姜牧此时心中也在权衡。

一来他上辈子对于田光的印象并不怎么好——投靠昌平君芈启,参与到荆轲刺秦事件之中,还是青龙计划的重要参与者,这都让姜牧对他印象分大减;

但二来,这几日的接触却让他感觉到田光不是荧幕中的一个类似于背景板的角色,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无论是他对于处在迷茫中的自己的开导,还是一路上的照顾,都让他心中感激;

三来,则是因为自己的系统,似乎注定了离不开和土地打交道,如此一来,农家似乎就成了自己最好的选择。别忘了,系统奖励中有一条重要的评判标准,那就是影响力。

可农家原著中乱成一锅粥的样子,又让他心存疑虑。

到底该怎么选择?

自己一个人跑回太行山种地?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

想到这里,姜牧不由得心中苦笑:桓仲一事己经告诉他了,在这个王的儿子是王,公卿的儿子是公卿,奴隶的儿子是奴隶的年代,想要实现阶级跃迁有多么困难。

如今有人愿意伸手拉他一把,自己却又瞻前顾后的。

需知,此时的农家可不是泥腿子,而是正儿八经的士子,稷下学宫都有着一席之地的。

罢了……我又有何资格挑三拣西的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连农家都无法改变,还谈什么改变天下呢。

姜牧心下一叹,问道:“侠魁想收我为弟子,就是为了让我种地?”

田光耐心的解释道:“不是种地,单纯的种地有的是人干,一把子力气的事儿,谁还不会啊。

可钻研,研究,能从黄土地里面刨出门道来就看个人的天赋才情了。

你不是想要改变这个世道吗?若是能如同先贤一般,悟出治国的道理,那未尝不是没有可能。”

农家虽然没有达到弟子十万的最鼎盛时期,可麾下门人弟子没有五万也有个两三万人,有的是人在黄土地里刨食儿。

“听侠魁的意思,农家是专门研究如何种地的。那岂不是说,天底下种地的都是农家弟子?”姜牧不解的询问道。

想想看号称十万弟子的农家,该是何等的规模?这己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学派该有的规模,比起一些诸侯国来都不算太差了。

田光心中一喜,能主动了解,便说明这小子心动了,当下便详细的给姜牧介绍了起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