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燃一怔,回过头来,循声看去。
一个身着嫩绿色襦裙的美貌少女正首勾勾的盯着他。
“呃,是淑女啊。”肖燃笑眯眯道。
王婉兮瞪了他一眼,“不是跟你说了不要叫什么淑女么,我有名!”
肖燃嘴角抽抽。
不待他说话,王婉兮又道:“你现在要去自己的新宅子了?”
肖燃点头,”的确如此。”
王婉兮淡淡道:“我来送你一程吧。”
肖燃一愣,有些懵逼。
这妹纸搞什么呢?难道不知道我的住处?
看到肖燃惊愕的眼神,王婉兮脸蛋一红,跺了跺脚,轻哼一声
“吃了你那么多的红糖,所以才来送你一程而己!”
“你可不要想歪了!”
肖燃无奈的笑笑,也没有解释。
“其实不用送..”
王婉兮冷哼一声,“你是我爷爷的弟子,我又与你认识了一段时日,拿了你不少的红糖,送你一程也是应该的。”
“难道你担心被人误会?”
“我一个女子都不怕,你堂堂大丈夫又有何惧之?”
王婉兮到底是出身将门,虽然看起来优雅柔弱,实则性格刚强,做事果敢坚毅,更是不会畏惧流言蜚语。
肖燃无奈扶额,"婉兮误会了,我还真不是那个意思...”
“那便是了。”王婉兮淡淡道:"送你一程而己,不必婆婆妈妈,走吧。”
叔姬眼神古怪的看着王婉兮,这淑女长得好看,不过怎么感觉有些傻乎乎的?
肖燃张了张嘴,还想解释,却是见奴仆己经牵马过来了。
王婉兮翻身上马拉着缰绳,英姿飒爽。
“走吧.”
他无奈的长叹了口气。
尼玛,这小妞怎么这么辇呢。
肖燃福了摇头,朝叔姬道:“走吧。”
叔姬点点头,跟着肖燃走出了将军府大门。
王婉兮蹙眉,“你们没有骑马么?”
肖燃懒得解释,往前走去。
王婉兮见肖燃不理自己,咬了咬牙,心里一阵委屈。
她握着缰绳的手紧了紧。
自己专门来送他,他怎么还是一副不情不愿的呢?
王婉兮见肖燃己经走出十几步外,她心里叹息一声,驱马跟上。
“驾!”
哒哒哒。
身下的马欢快的扯开蹄子,追上肖燃。
“肖燃,你.……”王婉兮刚想开口,见到肖燃忽然停下,她连忙勒马,肖燃看了一眼王婉兮侧边的宅子,叹了口气。
“谟,你怎么停了?”
“我到了,你不用送了,回去吧。”
王婉兮:“???”
什么玩意?
到了?
她这才驱马走了十来步就到了?
这肖燃不是在耍她吧。
她眉头蹙起,“肖燃,你在胡说什么...”
肖燃指了指王婉兮这边的宅子,“喏,买的就是这里,我家,到了
王婉兮愣住,白腻的俏脸上露出一丝惊愕。
她顺着肖燃手指的方向看去。
在她的侧面矗立着一栋气派的大宅子,红砖绿瓦,高墙大院,拾级而上,便是高大巍峨的门,两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高大树木,府邸层层叠叠,廊檐环绕,充满了富贵与奢华的气息。
王婉兮乌溜溜的美眸中露出一丝茫然。
“这不是吕不韦留下的宅邸么?”
肖燃微微一笑,“对啊,如今是我的了。”
说完,他带着叔姬往台阶上走去。
“我刚刚本想跟你说,其实不用送,因为我这宅子确实距离你家不远...”
王婉兮:”.”
她回头看了一眼斜对面自己家的宅子,整个人陷入了懵逼状态。
自己这又是马,又是催的,合着就这几步远?
她脸蛋滚烫起来。
王婉兮咬了咬唇,乌溜溜的眸子似乎像是燃起了火苗一般,她羞恼道
她重重的哼了一声,随即驱马往自家奔去。
哒哒哒。
马儿在将军府面前停下。
王婉兮又重重的哼了一声,气呼呼的翻身下马往府内走去。
见到王婉兮进府,肖燃这才笑着朝叔姬道:“我们也进去吧。”
“你.……你...哼!”
叔姬点点头,心里有些欢呼雀跃起来。
在将军府虽然也是一样的自由,吃喝不愁,但是终究是寄人篱下,如今肖燃有了自己的宅子,她身为肖燃的心腹隶妾,便是新宅子的女管家。
而且..
她偷偷的看了一眼肖燃。
在新的女主人到来之前,自己这算是跟主人单独的呆在了一起么?
肖燃的这栋宅子光是靠钱财显然是拿不下来的。
这等府邸只有皇帝亲自点头,他们才有买下来的资格。
整整一栋宅邸,占地约有五万多平方米,豪华奢侈,远远超过常人的想象,宽大的府邸,足以容纳数千人。
即便是比之秦王宫,也是差不了多少。
如此阔气奢华的府邸非极尊贵者不能住。
若非始皇帝许可,以他如今的身份估计很难住下。
整座府邸犹如巨兽一般盘踞,气势逼人。
府内侍候的足有上百奴仆,之后还会继续增加。
毕竟,这么大的府邸,这点人根本不够。
厅堂内。
肖燃端坐于主位。
屋子早己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两边摆放着整齐的檀木桌椅,玉器,漆器错落有致的放置。
珍贵精美的毛皮铺在地面上,漆红鎏金的柱子上异兽的花纹栩栩如生,角落里紫铜色兽炉缓缓喷着提神醒脑的熏香,充满了富丽堂皇的感觉。
肖燃嘴角含笑,身下坐着柔软的虎皮,正是他亲手射死的那一只。
“啧啧,还真是不错的宅邸..”
他心里颇有些感慨,不过也仅限于此。
虽然此宅金碧辉煌,但是他在后世也是见过了不少奇伟的建筑,倒也是没有太过惊奇。
叔姬恭敬道:“今日搬迁,恐怕还有一些事情,主人劳碌,早点休息...”
肖燃微微颔首。
接下来数日,跟肖燃交好的,都送来了贺礼。
虽然肖燃颇为低调,但是能陪伴在始皇帝身边的人物当然是手眼通天,这点消息是瞒不过他们的。
除了始皇帝,王翦之外,张苍,公孙腾,张胜等人,连扶苏,蒙毅,李斯,冯去疾,甚至赵高都送来了礼物。
三日后。
清晨。
天还没有亮。
来自沛县的一辆马车缓缓进入了咸阳。
两个时辰后。
“萧主吏,右庶长的府邸到了..”
马车停下,成恭敬的朝萧何道。
萧何看了一眼外面气派的府邸,心里有些疑惑。
“不是说右庶长住在大将军府么?”
这不是大将军府。
成笑了笑道:“我也是刚刚收到消息,右庶长己经搬家了,这是右庶长的新宅子....萧主吏在此稍候,成去通报一声。”
萧何微微颔首,心里却是震惊于肖燃的大手笔。
一个右庶长能住在如此奢华的府邸里,若是没有始皇帝的点头,那是不可能的!
看来这位肖右庶长出乎自己想象的受始皇帝的重视啊。
他心里感慨了一番,脑海中却又是不禁想起了肖燃给自己写的那封信中的内容。
即便是己经过了多日,萧何心里还是震撼不己,甚至一想到此,便有些颤抖起来。
府内。
“萧何来了?”肖燃闻言一愣,他霍然站起。
成恭敬的朝肖燃道:“右庶长,萧主吏正在府外候着。”
肖燃心里一振,有些兴奋起来。
这可是汉朝的开国宰相。
虽然连至高无上的始皇帝都见过了,但是萧何却是不一样的。
毕竟,始皇帝高高在上,而萧何却是要为他所用。
能将未来的名臣收为己用,肖燃极为高兴。
要知道他现在手下虽然人多,但是真正有才华的却是没有几个。
秦墨的弟子都是技术工,叔姬虽然能操持偌大的生意和家中的事情,但是终究是女子,才能有限,这萧何便是不同了,真正的王佐之才。
肖燃深深的吸了口气,就要往门外走去。
他刚走几步,忽然停住,像是想到什么事情一般。
肖燃在叔姬的注视下,将鞋子脱下,换过来穿。
叔姬震惊的瞠目结舌,主人这是要做什么?
肖燃穿着穿反的鞋,将发髻散乱下来,外袍解开披在身上,往门外奔去。
府外。
正默默等候的萧何,忽然听到一阵动静。
他忍不住抬头望去,见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幕。
只见宽敞的大门敞开,一个英俊高大的少年,头发散乱,宽大的衣袍还没有系好,披在身上,冲到他的面前,紧紧握着他的手。
“萧主吏.……吾等萧主吏久矣。”肖燃正色道。
萧何心里有些懵,不过他终究非常人,此时按捺住心里的惊讶,连忙行了一礼,“下吏拜见右庶长…?…”
说完,萧何忽然一滞,他看到了什么?
只见肖燃两只脚的鞋子颇为不合称,似乎右脚穿了左鞋,左脚穿了右鞋。
萧何心里一震,蓦然生出极大的感动。
这位年纪轻轻便己经身居高位,被天下人称颂的右庶长居然连鞋子,衣服都来不及整理,便冲出来迎接自己。
他竟然如此的重视吾。
萧何心里有些沉甸甸的。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心里止不住升起感激的心思。
仿佛察觉到萧何的神色,肖燃似乎有些尴尬。
“让萧主吏见笑了,吾听闻萧主吏到了咸阳,一时情急,竟穿错了鞋子,更是衣冠不整,真是失礼...”
萧何毕竟还不是以后的萧相国,此时只是一个大秦的小吏而己。
见到爵位如此之高的肖燃对自己这么看重,他心里感动万分。
“右庶长如此看重下吏,萧何惶恐…?…”
肖燃微微一笑,将萧何拉着进府。
“萧主吏一路奔波,风尘仆仆,受累了,萧主吏应该还没有朝食吧,吾府中的朝食刚刚开始,萧主吏若是不嫌弃,与我一同用朝食...”
萧何身子一震,他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赶过来,正是为了肖燃信中提及的那件事,赶路当然吃不到什么好的。
早晨到了咸阳,便一路赶来此地,自然是没有吃朝食的。
他本以为要在外面等上一个时辰,才能见到肖燃。
毕竟大官的做派一向如此。
没想到肖燃这么快就匆匆忙忙的赶出来,而且见面只字不提信中的事情,却是关切的问他有没有朝食。
纵然是心硬如铁,也得感动几分,何况他这样的性情中人呢。
萧何张了张嘴,却是没有拒绝,任由肖燃将他带进府中。
萧何的神色当然瞒不过肖燃,他嘴角微微一翘,知道这位未来的大汉宰相,己经是入他毂中了.
肖燃吩咐叔姬弄些热乎的食物和茶汤。
他则是跟萧何相对而坐。
肖燃微笑道:“萧君长途跋涉而来,奔波劳累,都是吾考虑不周,不过吾琐事缠身,近日来又为陛下建造了筒车,否则定然回去亲自见萧君...”
他神态端正,予人以真诚之感。
萧何心里一阵温暖,他苦笑道:“下吏不过是一介小吏,又何须右庶长亲自前去,下吏之名能传到右庶长耳朵里,也是极为惶恐...”
肖燃笑呵呵道:“萧君不必紧张,我是听闻沛县萧何名声在外,颇有贤名,所以才派人前往叨扰..”
他知道萧何莫名其妙的被叫过来定然是心里颇为疑惑,所以便编造了一个理由。
萧何点了点头,他犹豫了一会,终于忍不住道:“敢问右庶长,您在信中提及的‘科举制'可是真的?”
他之所以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前往到肖燃这里来,正是因为肖燃在写给他的信中提及了一个宏伟的计划!
否则,一封来自素未谋面的官员的信怎么会让他千里迢迢的奔袭到咸阳。
肖燃嘴角微微,“当然是真的!我大秦以军功爵位制为基,黔首百姓皆有能力为吏,但是,此爵位制只适合六国未灭之前,如今大秦统一天下,此制便是有些不大合适了...”
“打天下百姓以命博之,博得一世富贵,惠及全家,但是治理天下,却是需要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为大秦官吏,治理一方百姓...”
他心里清楚,军功爵位制度放在战时绝对是神一般的制度,正是因为这个制度,大秦的士伍锐不可当,勇猛精进,到了六国之人闻风丧胆,望之欲逃的地步...
但是强大的军功爵位制也有极大的局限性,现在战斗基本上停息,军功爵位制度便没有之前的激励性。
而且,现在的大秦更多需要的是治理天下的文士,而非一马当先的武夫。
萧何恭敬道:“敢问于右庶长,这科举制又具体如何详分?”
肖燃笑了笑,“我大秦中也有考试考核在职的官员,如今科举制度便是将考试官员换做是考核百姓...”
“以国策问之,各抒己见,由主官定夺,取一百士或是二百士,再入朝由陛下亲自出题策问,最后排列名次,告传天下...
他简单的将科举制叙述了一遍,并未详细,留给萧何更多的想象。
萧何眸中露出震撼之色,肖燃给他描述了一个全新的制度!
而这样的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大秦。
对于萧何这样有抱负的吏而言,如造纸术和印刷术,制盐法之类的东西或许能够让他惊讶,但是真正能让他为之震撼的是能
够改变一朝的制度。
李斯一生政绩无数,但是郡县制才是他的光辉时刻。
身为一名干吏,无不以此为荣。
萧何也不例外,现在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制度放在自己眼前,能够到现在还能保持平静,己经是他定力有加。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按捺住心里澎湃的情绪。
“右庶长是想要下吏帮助右庶长完善此制...?”
肖燃笑眯眯道:“不错,久闻沛县萧何于历代律令精通,擅察于百姓,体恤民情,又不以吏者身份自矜,于政内颇有建树。”
“吾看过萧君的政令,于民事入木三分,如今要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选拔制度,须得**通今的人和公正不阿,与我志同道合的人才,萧君是我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
他脸色严肃起来,双手拉着萧何的手,正色道:“吾生于大秦,当为秦谋万世之基,敢问萧君可有唯才是举,济世安民之志?!”
肖燃的话落下,萧何顿时一股热血首冲脑袋。
他心里狠狠一震,只觉得自己生平的志向都被面前的少年说出来了。
纵然是平日里温和儒雅,但是提及自己的志向,萧何还是忍不住热血沸腾起来。
他深深的行了一礼,神色振奋,沉声道:“大丈夫当有此志,下吏愿为右庶长效命...”
作为一名官吏,他很清楚这个机会多么的来之不易。
在沛县当一名吏固然轻松,但是一辈子也顶多是在沛县与那些同僚,地方豪强打交道。
他萧何的志向远远不止于此!
创造一个宏大,影响万世的制度,才是他梦寐以求的至高理想。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读圣贤之书,养浩然正气,仿天地之德以爱人,效圣贤之志以成业!
他萧何不甘心只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
肖燃微微一笑,“有萧君在,我要轻松不少了...”
科举制看似简单,无非是以考试为制度,但是具体到细节方面,就是极为复杂了。
这若是运行下去,就是影响千千万万人的制度。
一丝一毫都得仔细斟酌。
他光是提出一个大纲出来还不够,还需要萧何将这些完善,成为一份完整的国策。
别的不说,便是几年举办一次科举制都得仔细思虑,必须要考虑到大秦当下的实际情况,而采取正确的措施。
萧何正色道:“右庶长过誉了。”
他犹豫了一会又道:“下吏此番前来正是告假于官府,等下吏辞于主吏之职,再来向右庶长请命
肖燃笑呵呵的拍了拍萧何的肩膀,“不必,此事交给我,我会奏请陛下将你调任过来的...”
萧何一震,张了张嘴,没有吱声,心里却是大吃一惊。
这位右庶长居然跟始皇帝陛下如此亲近?
他虽然是个小吏,但是深谋远虑,观察入微的本事却是丝毫不差。
自己投靠的这位右庶长跟始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啊!
他心里默默想到。
肖燃嘿嘿一笑,萧何入手,以后的内务基本上是不用担心了。
三日后。
他将萧何的住处安排好,便去王宫向始皇帝讨要调令。
王宫内。
“哦?能让你这孩子都看重的人才,看来不是一般人。”始皇帝笑呵呵的看着肖燃,他眨了眨眼睛,“像你说的这么好,朕都有些心动了。”
肖燃脸色一苦,"谟,陛下,您可是坐拥天下,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的始皇帝陛下啊,天下英才予取予求,总不能跟我抢人吧...”
始皇帝哈哈一笑,“你这孩子,朕跟你开玩笑而己,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不错,不错说的好!”
他眸中露出赞赏之色,肖燃在他面前表现的向来都是治国的才华,如今还展露了一丝文采,让他心里既高兴又惊讶。
刚捡到这孩子的时候,恐怕连字都认不全呢,现在竟然能出口成章。
始皇帝高兴之余,又不免有些惭愧,若是小十九从小就呆在朕的身边,恐怕现在应该当会更加的才华横溢。
肖燃嘿嘿一笑,哪里还有担心的神色。
显然刚刚也是配合始皇帝闹着玩。
他恭敬道:“都是陛下教导的好...否则臣一个大字不识的少年又怎么会到今日的地步呢。”
始皇帝欣慰的看向肖燃,温和道:“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得来的,朕什么都没做...”
“这些都是你应得的啊!”
肖燃不明所以,只当是始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偏爱。
“没有陛下赏识,给臣机会,臣便是天纵之才,也是无处施展啊。”
“现在大秦更是将教育重视,吾等百姓身为大秦子民,是吾等的福气。”
“陛下下令将《三字经》推广至全国,十年后,如臣这等人将比比皆是,口诵圣贤文章,心存微言大义,礼义廉耻存于一言一行之中...这都是陛下的功劳啊。”
肖燃将自己和百姓联系在一起又夸赞了始皇帝一波。
别的不说,光是锐意进取,大胆施为,始皇帝的气魄就远远不是寻常的人可以比拟的。
始皇帝闻言笑眯眯道:“'少了子正的建言献策,又怎么会有什么《三字经》呢,那些黔首真正该感谢的是你,子正所言教育乃强国之本,此话一点不假,我大秦也许将会成为有史以来识字人数最多的国家,到那时,人才如过江之鲫,大秦何愁不强?”
肖燃眨了眨眼睛,“如今大秦,天下学者入朝为博士,朝堂之中亦是人才聚集一堂...”
始皇帝背负双手,冷哼一声。
“不过是一群阿谀奉承之辈,还做着往日的美梦而己..”
秦军铁骑所到之处,战无不胜。
那些儒生或是因为怕死,或是因为想要将儒家发扬光大,纷纷媚于朝廷,始皇帝并不想大开杀戒,这些人的生死不重要,是要做给天下人当表率的。
不过这帮人可不是能闲得住的。
以始皇帝对他们的评价便是废话太多,有用的太少。
肖燃挠了挠头,试探道:“陛下,其实臣最近在研究一个选拔人才的制度,若是能完整的实施开来,那天下英才尽入陛下毂中..”
“哦?”始皇帝一怔,他没有立刻询问,而是沉默了一阵。
“你这孩子说给朕听听..”
肖燃老老实实的将科举制娓娓道来。
“臣所言名为科举制,这科举制可以帮助陛下网罗天下人才,出身,爵位之高低将不会成为选拔的标准,一切以才能为准,
'征召'或者'推择'的方式固然有优点,但是缺点也是同样的明显..”
“我大秦虽有军功爵位制,但是如今之秦帝国己经是不可同日而语,打仗当然是军队在行,治理天下还得看才学之士。”
“所以爵位制便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大秦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选拔真正人才的制度……”
“此制不拘一格降人才,以组织考试为基准,凡是身家清白,年龄符合条件者,都可以参加考试,试题便以治国之策,政务军事问之,筛选出真正的人才...”
肖燃详细的将科举制尽可能的描述的完全。
科举制能从隋朝流传了一千多年,足以可见其优越性。
放在当下的大秦也未必不可。
始皇帝听完,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沉默下来,意味深长的看了肖燃一眼。
“此科举制,不俗尔!”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如锋锐利剑斩断贵族之根基也!
大秦的“推择”和汉朝的举孝廉没什么差别责。
看的是个人的名望。
只要家里稍微有点资财,去建桥修路,搞点公益,就能博取一个好名声,被推择上去。
不出大错,做个小吏是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也很大。
虽然秦法严苛,但是水至清则无鱼,这些事情根本无法真正的杜绝!
始皇帝深深的看了肖燃一眼,心里嘀咕起来。
朕的小十九是有意为之,还是歪打正着?.
他沉吟片刻,目光温和道:“子正啊,你这科举制可有详细的谋划?”
肖燃腼腆的笑了笑,“陛下,臣还是草创,此制颇为宏大,看来是需要一段时间去完善的。”
始皇帝微微一笑,摸了摸肖燃的头。
“你今年不过十三岁能想到这里己经不错。”
他沉默了一会,缓缓道:“你知道若是此科举制放出来,会是什么后果?”
始皇帝目光灼灼的看向自己的儿子。
他想要知道自己的儿子到底知不知道这科举制创出来会引发什么后果。
正如郡县制和分封制一般,每一个制度真正落实下来,影响的可是整个国家存在的时长。
一国之千万人,犹如精密机器中的细小零件一般,按照制定的框架下默默运行。
若是制定的规则有问题,那机器也坏的快。
而放在整个帝国的层面也是如此。
肖燃闻言一愣,他本以为始皇帝会对他的想法大加赞许,没想到倒是先问了他一个问题。
他沉吟片刻,“此科举制犹如军功爵位制一般,只是军功爵位制更多针对的是普通的黔首百姓,而科举制则是需要一定的知识..”
“家境殷实的家庭受到的影响颇大,他们多了为官的选择,比起推择的有限名额,凭借自己的本事去做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那些贵族则是损失最大...”
始皇帝眸中露出一丝笑意。
“为何?”
现在的始皇帝犹如循循善诱的老父亲,看着仔细思考的儿子,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年轻之时。
自己十三岁的时候己经继位,开始尝试以帝王之道平衡群臣。
一个又一个敌手,败在自己的手下!
说年轻,自己己经是一国之君王,连那些老奸巨猾的权势者都被自己斩杀殆尽。
说成熟,十三岁按照秦国律法,似乎还没有成年。
始皇帝看着年轻稚嫩的肖燃,血浓于水的温暖在心里涌动。
一老一少,仿佛日出之阳与日落之阳。
摆放在他们中间的是大秦帝国的传承。
肖燃思索道:“我大秦如今以推择和征召,以及入学室学习律法为基准,可以有机会成为大秦的官吏...”
“但是贵族在这些上面天生便是比普通的平民更有优势一些,家财万贯者,权势滔天者,推择和征召都不是难事。”
“然名额有限,各部门职位有限,能进去的却是只有那么一星半点,而咸阳之中更是如此,定有滥竽充数之辈,虽然眼下没有出现乱子,但这都是因为有陛下坐镇...”
肖燃沉吟:“若是后世皇帝,是否能够有如陛下这般的威势来震慑?固然秦法严苛,但水至清则无鱼,眼下凭借关系成为大秦的吏还算是有些学识,但是百年之后的大秦是否还会如此?”
“若是那些贵族凭借权势将无能之辈送入秦吏之中,那岂非是大秦的蛀虫?”
“哪怕是现在,在离陛下极远处,当真没有鱼目混珠之人?”
始皇帝面色如常,仿佛肖燃说的一切他丝毫不在意一般。
肖燃挠了挠头,“于贵族们而言,一时之荣耀算不得什么,唯有后辈子孙接过他们的权力,才能保证族中的荣耀,所以科举
制一出,损失最大的自然是他们。”
始皇帝笑呵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得好。”
“既然如此,你可还要继续推行这科举制?”
“小心举目皆敌..”
肖燃嘿嘿一笑,迎着始皇帝关切的神色,老老实实道:“臣年纪小,什么都不懂,旁人的眼色看不懂,只知道效忠于陛下,为大秦做贡献,科举制可以为陛下网罗天下的人才....”
“治理一国之朝政,岂能是庸碌之辈?此科举制可为大秦铸万世之基,臣甘愿为陛下之先锋!
始皇帝脸色一沉,“你就不怕有人将你当做眼中钉,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