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伤期间,陈默并未闲着。他利用时间,秘密梳理红光厂周福贵案的关联线索,尤其是那枚失踪的玉扳指。首觉告诉他,这枚扳指是撬动魏老西甚至其背后势力的关键。然而黄小六昏迷,赵三案己结,线索几乎中断。
这天下午,他正在宿舍翻阅红光厂旧档案,试图找出与扳指相关的蛛丝马迹,桌上的BP机响了。是张彪呼他:“小陈,伤好点没?来队里一趟,码头案缴获的赃物里有点东西,可能需要你来看看。”
陈默赶到队里证物室。张彪指着桌上一个打开的证物袋,里面是一些从“黑豹”团伙销赃点起获的金银首饰和杂项物品。“喏,就这些,看着都挺普通。不过技术科小刘说,里面有个玉件,他拿不准年代,让你这‘人眼扫描仪’给瞧瞧。”
陈默的目光瞬间被证物袋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物件锁定——一枚青玉扳指!他心脏猛地一跳,强自镇定地戴上手套,小心取出。
扳指入手温润,是上好的和田青玉,油性足。外圈雕刻着古朴简练的云雷纹,刀工流畅,包浆自然。他屏住呼吸,用放大镜仔细查看内壁。在靠近边缘处,一个极其微小、几乎被磨平的篆字刻痕映入眼帘——“周”!
周福贵的“周”!真的是它!这枚关键的扳指,竟然出现在“黑豹”团伙的赃物里!魏老西拿到它后,为什么会流入盗抢团伙手中?是销赃渠道的交织?还是…刻意转移?
“怎么样?看出啥名堂没?”张彪问。
“玉质不错,老东西。具体年代和来源,可能需要更专业的鉴定。”陈默不动声色地将扳指放回证物袋,“张队,这东西我能先保管着吗?我认识一位对古玉有研究的老先生,想请他看看,或许对追查赃物流向有帮助。”
张彪不疑有他,挥挥手:“行,你保管吧,登记好。有线索及时汇报。”
陈默将扳指登记领出,贴身收好。这枚小小的玉器,此刻重若千钧。刚走出市局大门,BP机又响了。这次是一个陌生号码,后面跟着留言:“陈警官,关于红光厂旧事,或有线索。方便面谈?林溪。”
红光厂?陈默心中一动。这个实习记者,怎么会知道红光厂?还和周福贵旧事有关?他立刻回电。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林溪清脆的声音:“陈警官!太好了!您方便说话吗?”
“方便。林记者,你说红光厂旧事?”
“嗯!我今天在报社资料室整理旧剪报,看到一份十几年前关于红光厂仓库失窃案的模糊报道,上面提到了保管员周福贵的名字!然后…我今天下午去红光厂家属区想找点素材,碰到一位坐在门口晒太阳的李大爷,闲聊时他好像认识周福贵,还提到…提到‘那东西害了他’、‘西哥’什么的,语气挺害怕的,没敢多说就走了!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就想起您了!”林溪语速很快,带着发现线索的兴奋和一丝紧张。
李大爷!西哥(魏老西)!陈默精神一振。这个林溪,嗅觉竟然如此敏锐!她的记者身份,让她能接触到一些警方不易触及的层面和人。
“你在哪里?”
“我在市局附近那个‘老树咖啡’。”
“好,等我。二十分钟。”陈默挂了电话,快步向咖啡馆走去。这个初出茅庐的实习记者,似乎正在无意间,为他推开一扇新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