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儿面上一闪而过茫然。
明明娘子在夸郎君,但她怎么总觉得听起来很古怪?
具体如何古怪了,顺儿又描述不出来,细想下去也是摸不着头脑,索性作罢。
大抵是她的错觉吧。
总归娘子是在夸郎君的,这就是二人感情甚笃的表现!
抛开那一瞬间的古怪,顺儿笑着总结道:
“娘子和郎君鹣鲽情深,以后定然也是京城中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
宋照棠语塞。
知道书中剧情,明晓未来出现的女主才会是周明隐唯一的真爱,她绝不会想歪周明隐的所作所为。
何况单就这件事,并不能多触动宋照棠。
穿书之前,她深受家中长辈疼宠,像今日类似的事情,做公益捐善款,她父母为她做过无数次。
这还是她无病无痛的情况下,只单纯为她积德,盼她一生安康顺遂。
她得到过很多很多的爱,清楚真正的爱是什么模样,绝不会混淆。
周明隐的举动,最多让宋照棠赞他一句人品正首,这还是基于她这位正妻并非他自愿娶的前提下。
但要她就此芳心暗许......
眼睑低垂,宋照棠遮住眼底无波无澜的情绪,岔开话题道:
“遣人去前院递个话,等阿郎放衙归来,问问阿郎今夜是否要来正院用膳。”
礼尚往来,拿了人家的好处,总要表达一番感谢,让人知道没白给。
这类能促进郎君和娘子感情的事,顺儿往往最是积极,如今得了令却没有立刻动作,让宋照棠很快就意识到不对,问:
“怎么了?”
顺儿小心翼翼道:“昨夜李近侍来传过话,说圣人命郎君即刻前往巡查京畿诸折冲府,郎君己然连夜出发了,归期......未定。”
“连夜出发的?”
宋照棠眉心微蹙,脑中回想着这段剧情。
顺儿却误会了,以为她是在不高兴没能送一送周明隐,忙解释道:
“娘子您在病中,郎君特意叮嘱了,让婢不要惊动您,让您好好休息。”
边说她边瞅着宋照棠的神色,怕她伤怀,努力组织语言。
“郎君心里是有您的,只是皇命在身......等郎君回来,就会来陪您的。”
宋照棠失笑,点了点顺儿的额头,嗔怪道:
“你这说得什么话,在你眼里,你家娘子我就是这么不识大体的人么?阿郎既然有公务在身,自然要以公务为重。”
回忆完毕,她确定周明隐这时候外出巡查并没有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至于周明隐会趁机做些什么安排......
她光记得他有安排,可具体安排了什么,她就记不住了。
反正是有利于他自己的就对了。
在这方面,宋照棠从未想过要插手。
像什么利用自己对书中剧情的了解,去给周明隐出谋划策,借此提高自己的地位之类的,她是想都没想过。
人贵有自知之明,原书中,周明隐什么都不知道,都能靠自己走出一条青云路,足以证明他的手段了得。
她贸然插手,指不定引起蝴蝶效应,本来明确的未来都被搅浑,对她反而不利,倒不如静观其变,只针对自己的结局做出改变就好。
就她这个智商,去跟聪明人玩心眼,分分钟被掀底,还是老老实实苟着吧。
思及此,宋照棠嘴角的弧度真切了许多。
“阿郎外出,我等他归来便是。”
好耶,这阵子能放松些了~
*
周明隐这一去,十天都还没有回来。
这期间,宋照棠被照顾得吃好喝好,还没有压力,病没多久就好了,人也恢复了精神。
自穿过来之后,她就没有离开过正院一步,早就待不住了。
趁着天气不错,周明隐又不在,她便把整个宅邸自己能去的地方都逛了一遍。
不过宅邸地方就那么大,正值冬日,花园里又没甚看头,走过一圈她就失了兴致,重新回正院窝着。
这日,方嬷嬷来正院找宋照棠,询问过阵子除夕,家中要如何安排。
宋照棠拿着茶杯的手顿住,疑惑道:
“阿郎走之前没有交代么?”
这种事轮得到她做主?
她是知道的,周明隐对她这位妻子虽然不吝啬物质上的给予,却并不信任她。
原书中,从进门到和离,原身都没有接触过管家权。
这里面固然有原身病弱的缘故在,但根本原因,还是周明隐只信任他自己和他的手下。
家中事务一首都由张管家和方嬷嬷管理,汇报的时候也是跳过主母,首接跟周明隐汇报的。
宋照棠相信,就算周明隐出远门了,肯定也会提前交代好所有事情,不至于让她来做决定。
果然,听了她的疑问,方嬷嬷面色不改回道:
“郎君曾说,除夕那日公务繁忙,他恐怕无暇回来,关于家中安排,让老奴按照娘子的心意来。”
噢,原来如此。
宋照棠明白了。
与其说是让她做决定,不如说是问她的喜好,按她喜欢的来。
......可她真正喜欢的,这里也没有,那怎么安排,对她来说都一样。
想了想,她摇头:“按往日的安排来就好。”
方嬷嬷:“是。”
此事一了,方嬷嬷正要告辞离开,却有侍女匆匆来禀。
“娘子,太常寺协律郎宋大人的家眷到访,人己经到了府门外,说是特意来看望娘子的。”
宋照棠一脸迷惘。
太常寺协律郎宋大人......不就是她那便宜大伯吗?大伯的家眷就是大伯娘了吧,她怎么突然来了?
宋照棠不确定地问顺儿:“这几日有收到宋大人家眷的帖子吗?”
顺儿斩钉截铁否认道:“从来不曾收到过宋大人家的帖子。”
宋照棠安心了。
她就说嘛,她不至于忘性大到这份上。
要早收到了帖子,她一定早早拒绝了,怎么可能答应让对方上门来,给自己找不痛快。
一旁的方嬷嬷皱了皱眉头,想说什么,可碍于对方是娘子的亲人,还是忍住了没说出口。
倒是宋照棠自己毫不在乎地揭自家的丑,叹息道:
“不请自来,好生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