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昭录之寒砚局
烬昭录之寒砚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烬昭录之寒砚局 > 第六十六章·烬复燃·墨莲试刃

第六十六章·烬复燃·墨莲试刃

加入书架
书名:
烬昭录之寒砚局
作者:
六月小暑
本章字数:
3364
更新时间:
2025-05-03

烬影阁旧部藏在汴梁西城废祠,青瓦覆着三春新苔,梁柱间悬着十九盏蝶形灯,灯芯浸过人血,微光映得青铜地砖上的墨莲纹如凝血未干。砚儿攥着袖中七枚烬银针,蝶面遮住半张脸,听着前堂传来的更漏——子时三刻,正是后唐枢密使杨彦诚惯常独自批牍的时辰。

“目标今夜必携‘山河社稷图’副本,取其项上人头,夺图时切记避过他腕间朱砂痣。”临行前戴蝶面的左使曾这般叮嘱,此刻砚儿伏在飞檐上,见堂中烛影里的身影正展开素绢,袖口滑落半幅绣着墨色卷云纹的帕子——与申屠家旧宅梁柱上的刻纹分毫不差。

喉间突然发腥,砚儿惊觉肩侧墨莲纹在发烫。三枚银针己按“烬三连”手法扣在指缝,却在脱手瞬间偏离轨迹,针尖竟转向他心口!他慌忙旋身避过,瓦当碎裂声惊动堂中之人,杨彦诚抬眼时,砚儿看见他眉间竟有与自己相似的莲纹虚影——只是色泽灰白,如将熄之烬。

“墨莲血脉?”杨彦诚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袖中翻出的并非兵器,而是半幅绣着申屠家徽的帕子,“你父亲当年在烬影阁训我时,总说墨莲纹是活棋的印记,却不想……”他话未说完,砚儿袖中余下西针突然自行出鞘,挟着流火钉向他咽喉,却在触及皮肤时诡异地顿住,针尾烬纹竟反向灼烧砚儿掌心。

剧痛中,一道朱影自梁上飞落。戴蝶面的女子挥袖卷开银针,袖中翻出的火鳞鞭与《烬昭录》里记载的刘娥“焚天鞭”如出一辙:“新晋杀手怎的如此蠢笨!”她的鞭梢缠住杨彦诚手腕,朱砂痣处突然绽开血花,却在砚儿看清她蝶面缝隙间露出的眼尾红痣时,听见身后破风声——竟有第二拨杀手藏在暗角!

“小心!”砚儿本能地拽住女子手腕,却见她反手将他推开,自己胸前却中了淬毒弩箭。蝶面在坠落时崩裂半角,露出左颊与刘娥画像相同的火焰状胎记。杨彦诚趁机撞破窗纸而逃,砚儿却顾不上追,蹲下身托住女子渐冷的手,见她指尖在自己掌心划出歪斜的字迹:“假玺…南汉枯井…”

“为何救我?”砚儿喉间发紧,女子的血浸透他袖口,竟带着焚天炉特有的焦香。她扯下残破的蝶面,露出与画像中刘娥七分相似的面容,唇角勾起笑:“你手背的灼痕…和我前世挡雷火时一样…墨莲主…该醒了…”话音未落,指尖无力垂下,眼尾红痣突然化作飞灰,在烛火中凝成“刘烛”二字。

更漏声停了。砚儿望着女子腕间断裂的火鳞鞭,忽然想起第六十西章南汉驿使送来的焚天炉,炉底蝶面与这女子的胎记位置相同。袖中残卷无风自动,翻至刘娥画像页,原本空白的转世记载处,此刻竟渗出血字:“贞明七年生于番禺,掌心灼痕应劫,卒于汴梁烬影阁,留语‘假玺在南汉枯井’。”

堂外传来追兵脚步声,砚儿将女子尸身抱上房梁,发现她鞋底刻着南汉皇室特有的金蟾纹——正是刘烛的贴身标记。当他跃下飞檐时,掌心“假玺”二字仍在发烫,忽然想起谢云峤临终前说“蝶面人拿的是残魂,你拿的是真骨”,原来这看似傀儡的烬影阁旧部,竟混着五姝转世者的真魂碎片。

西城谯楼的梆子敲过五更,砚儿躲在巷口阴影里,看着自己袖中银针。本该纯白的针尾烬纹,此刻竟染了刘烛血中的焦红,针身映出他蝶面下的眼——与杨彦诚临终前的眼瞳一样,映着墨莲纹的倒影。他忽然明白,所谓“首杀令”原是试刀石,试的不是他的杀技,而是墨莲纹能否在转世者的血中,开出承续寒局的劫火。

袖中残卷突然泛起金光,耶律阮的画像竟在动——她正抚着鹰羽鬓饰,眼尾银铃指向北方,而吴越钱晚的画像,则在纸鸢残翼上画着捍海塘的缺口,缺口处标着“假玺可破”。砚儿低头看刘烛留在他掌心的字,忽然想起密阁双生砚的记载:“五姝转世,各执一玺,真玺镇魂,假玺引劫”。

东方既白时,烬影阁旧部传来噩耗:杨彦诚身中七处刀伤,死在护城河,怀中“山河社稷图”不翼而飞。砚儿摸着腰间谢云峤的玉佩,指腹碾过“昭临”二字,忽然听见巷尾传来驼铃声——是契丹商队的铜铃,与耶律霜香盒上的纹样相同。

他知道,刘烛用命换来的“假玺在南汉枯井”,正是寒砚局下一枚关键棋子。而此刻染了转世者鲜血的烬银针,正顺着他的血脉,将“墨莲主”的烙印,更深地刻进这盘重启的棋局里——每一道灼痕,每一滴血,都是十九年前申屠烬埋下的伏笔,等着他带着转世者的羁绊,去掀开黄金之丘石棺里,那半幅用骨血铸就的,真正的墨莲面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