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的归途细雨著
失忆的归途细雨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失忆的归途细雨著 > 第十二章(第二部分)黑魔法的诅咒

第十二章(第二部分)黑魔法的诅咒

加入书架
书名:
失忆的归途细雨著
作者:
细雨奕暖
本章字数:
6774
更新时间:
2025-06-07

我的一个患者,生活很节俭,菜汤剩油都要吃掉,不能浪费了那几毛钱。然后每月几百美金的吃降压药,因为摄入盐过多;吃消脂药,因为摄入油脂过多;吃降糖药,因为吃的面食过多。她一辈子反对丈夫喜酒,想要爱人长寿。男人七十岁的时候,抽烟被她发现,大吵一架,丈夫被气得心梗走了。孩子打小吃隔天剩菜,养成了生活节俭的习惯,不到五十就胃癌走了。一次,老太太哭着问:我那么爱他们,都为他们好,省吃俭用地为什么啊?细节铸就了成败,或许都是偶然,或许都是必然。她一生都生活在恐惧中,恐惧匮乏,恐惧失去爱人,恐惧自己剩下一个人。

看完这个故事,请你也仔细想想,你被各种所谓的知识和广告植入了多少恐惧和信念呢?就在上面的小文里,就有盐、糖、油会致病的暗示,你发觉了吗?什么生成实相呢?什么带来体验呢?是因果论吗?如果真实是非线性的,那是什么把你拉扯入你不愿经历的实相中呢?

黑魔法的诅咒有时很灵验,只要你的起心动念不断地发生,就会如愿以偿。好的不灵坏的灵:你求福时上苍要看看你配不配;你求灾时它们可乐意配合了——这是个好学生,主动要求加作业。

你一生的记忆中充斥着什么?你的领悟又成熟了几分呢?

若心无所求,万法自然的清明洞见就会自然地呈现出来。你当下的意识层级决定了你可感知到何等层次的清明喜乐状态。当你在清明喜乐的状态里时,你的灵魂频率就不会散乱低迷,而清澈高昂的意识频率必然会引领着意识去聚焦感受那与自身频率对等的频率维度实相体系。

在高频实相体系的世界中,一切故事线都是由至善的高频意识们构建出来的,意识体们相互间的协作与交互都是基于利他的,且是无私的。天堂不在遥远的西方或宇宙中某处秘境,它就在你我的心中,而清明喜乐的状态就是显现进入那秘境的秘籍。

反之,由恐惧、贪婪、愤怒、不甘组成的感受体系,在所求不遂的失衡中,会引发出相互指责、攻击、评判、诋毁、欺凌、逃避等行为,并依此拼凑形成低频实相体验。其核心是:由利己意愿为主导的自我意识体们在自我利益无法持续达成的时候,会被自身低迷的意识频率牵引入这样的实相体系中,体验着彼此相互伤害的感受,首到自己愿意放过自己与他人。

福祸相依,消涨如潮,生命的喜乐要是建立在短期利益得失上,会很辛苦。

安住在法喜里并非易事,需要清明的洞察、中观的证悟、布施的法喜、利他的爱愿。当能在失中见得、得中布施,自然而然地就会被牵引入高频实相体系中而达成安住喜乐。

? 不谋得 方得安不谋不是说不去规划,而是不执著在自己的谋划中,让自身获得更大的思维弹性。当你极度渴望得到什么的时候,人生课业就会被导向性地显化出来——得不到时痛苦与得到后空虚。要填补那失落的感觉,就要又去追寻下一个、再下一个渴望。如此往复,永无尽头,就像被胡萝卜勾引着拉车的驴一般。

身心俱疲时,回头看看那些己然获取了的“成就”:以前无比重要过的东西,仿佛也都不是那么地重要,甚至有没有也没什么太大关系。若能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在渴望着什么?当获得后能给自我灵魂带来怎样的助益?

回到灵魂两问上:1、此生令你最为骄傲的成就是什么?2、此生你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当下所追赶的胡萝卜,是否对你终考时必须要面对的灵魂思考有所助益呢?

“活在当下”是最常被提及的心灵宝典,不纠缠过往,也不图谋或恐惧忧虑未来。做好此刻的事,感悟出这一刻的觉知。

道理一词大家都知道,但很少人晓得:理字源于纹理,是事物运化过程引发的可被观察到的涟漪;道本无形,人们通过观察理来体察道的轨迹。

其实我们在人生中确定自我价值、自我位置的时候,也是利用过往轨迹与周边反馈来连线定位的,进而又用过往的轨迹来预测未来的趋势。

习惯,是习气的惯性。都说开悟之人命不可测,就是因为活明白了的人,不被习气的惯性所束缚。人们算命或西处聆听预言,就是为了把不确定性尽量地缩小,让自身可以趋利避害地做出英明的预见性选择,并对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反思与总结。以史为鉴,让自己活得更聪明些,这一行为是无可厚非与全然正确的;只是这一习性在日常中被很多人不自觉地无限延伸了,并且充斥着情绪化的胡思乱想,结果被商业化利用——兜售各色“预言”,忽悠着恐慌和焦虑未来,在信谣、传谣中首接导致自身意识频率快速下降,而内在意识关注的趋向引导自身进入那可能性的频率的维度实相中,让自己体验那些实相。

自由意识与宿命的平衡性中我们将展开更深入的讨论。

怕什么来什么——你所畏惧的将成为你必然要经历的功课,恐惧拉低了自我意识频率,进而引发了低频的课业体验。好的不灵坏的灵——这是最让人抓狂的一种人生设定,是通过习惯性的诅咒式口业造成的心愿显化,把自己牵引入这个被自己添加的实相故事里参与体验。

前者是高我因你的短板而布置的课业,后者是你起心动念求来的。例如:穿这么少出门,不感冒才怪呢;看你慌慌张张的,出门不出事才怪;今天周五,出门一定被堵死在路上;你就这样吧,早晚我们得离婚……

这些许愿性的话语,说的人觉得自己只是提出一个警醒,为了引起他人的重视,纯粹的好心。但这些关爱,一句句在潜意识里形成了催眠指令,成就了恶毒的黑魔法诅咒式攻击,纯属好心办坏事的典型。这样的心理暗示对他人与自己同样效果显著。

? 爱己如爱人,爱人如爱己——自爱的程度与利他的程度要相符,因为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众生也是自我的一部分。苛待自己与苛待他人都是同样的亏蚀,是差别心的显化。你希望自己多幸福,就同样地去照顾他人;你希望众生多喜乐,就一样地对待自己的身心。不评判他人,也不要折磨自己,以万物其本真的样子接纳它们就好。

当一个人渴望与他人形成互动的时候,自身的能量意识触手会尝试与对方形成交流,实质地伸向对方的能量层。太强势或强硬的气场会给他人以压迫感。

在交流的时候,若感受到肢体语言或语言上的回绝、伤害、压制、冷漠,出于应激防御的反馈,意识会表现出攻击性能量与意愿,被激活的能量会显化出多种可能的释放途径:战胜他人,获得喜乐;或战败,形成记恨;战胜自己,获得喜乐;或屈服现状,形成怨恨;悟出事中蕴含的启迪,获得喜乐;或怎么也想不通,形成苦闷。这三种分别是外向抗争与内向认知更新、心智觉知成长。上面三个是积极面向的意识流,而消极面向的意识流是:假装看不见,逃避或逃不过认倒霉;干脆装作无感或压根儿脱离接触,回避意识面的感触,想都不想;躲进山,挖个洞,自己呆着。入世当人,进山当仙。这三种分别是:形式逃避,认知逃避,心理逃避。人在遭遇事件时的行为分为:进取的攻、后退的守和原地发呆吓傻了。

而灵魂更喜欢上下左右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分析,好好地琢磨一番,到底安排这个科目的功课藏着什么寓意。在一连串人生课题被呈现时,除了利他利己两个选项外,还有就是双赢的可能性是否能被自己发掘出来。

动心思比动脑子强,动脑子比动嘴强,动嘴比动手强,动手比逃跑强,逃跑比吓傻了强。动心思的能找到非逻辑的奇谋,动脑子的能想到很科学的方法,动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到动手了又其次——伐兵。有一种心理疾病叫做边缘性人格障碍,这样的患者就是在主动挑衅和不断逃避的两极中不稳定地相互切换:嘴又快、手又欠,动不动就备感伤害、寻死觅活,既好强又自卑,没心眼没脑子。

灵魂的智慧进化是有一个明确流程的,那就是:生存、恐惧、团结、爱、分享、平等、利他或利己、双赢、共鸣 。

从一个小白成长成大佬,这一历程是逐一递进的,只不过每个意识体在逐个阶梯上卡顿的时长各不相同。有时就只是隔着一张窗户纸,领悟到却需千百年的历练。

谅解——一个灵魂在接近自我圆满前的最后人生功课,就是去之前自己所有经历过的生命中,去扮演你曾经最讨厌、憎恨的人,用那个角色的视角与人生,了解那个角色要带给你的助缘课题与意义:承受来自那个时代中你自己的怨恨,逐一整合你历代生命中那些最放不下的心结,用成熟的智慧去重新审视那些你始终耿耿于怀、不可宽恕的伤害。首到最后达成了全然无漏的通透、再无二分的记挂,一切在你意识中都是爱的诠释,那些被时空滞留住的自我才能有资格进入中阴内核,与高我融汇成一体,达成这一扇区面向功课的毕业,得到“解脱”。存在必有其道理,想不通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在那个位置上。当智慧达成清明无漏的境界时,观世间,只有爱与被爱的协奏曲。

下一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宿命与自由意识的相互平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