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实相的本质赛斯书
个人实相的本质赛斯书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个人实相的本质赛斯书 > 第三章 暗示、心电感应以及信念的组合(第三部分)

第三章 暗示、心电感应以及信念的组合(第三部分)

加入书架
书名:
个人实相的本质赛斯书
作者:
细雨奕暖
本章字数:
11134
更新时间:
2025-05-30

第618节

(1972年9月28日 星期西晚上九点西十五分)

(本节课在《天地一沙鸥》的作者李查?巴哈和他的编辑依莲娜?弗雷德的见证下进行。他们本来预定星期二到达,参加ESP课,但由于恶劣天气而延误,昨天才到。李查8月底的时候来看过我们一次,当时本书的第一章才刚开始。)

(昨晚,我们很晚才吃饭,饭后当我们流连在饭桌边,继续谈天时,珍转述了相当长而非正式的一节课给我们的客人。李查把它录了音,并答应寄一份抄本给我们,以便我们日后可以从那资料中摘录一些附加于此节。)

(今晚稍早,珍曾相当自发地大唱“苏马利”文的歌,可是现在当她开始替赛斯说话时,态度又变得较为审慎了。)

晚安。(“赛斯晚安。”)

——我们继续口述吧。请给我们一点时间。(暂停。)“核心信念”就是你据以建造人生的那些信念。虽然你不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们上面,但你是有意识地知觉到它们的存在。因此,它们变得看不到了,除非你对意识心的内涵开始有所觉察。

想认识你自己的意念和信念,打个比喻,你必须拿掉眼罩漫步其中。必须看透你自己创造的那些结构,你把经验集结于其上的那些组织好的意念。

想看清楚你自己的心,首先必须拆散你的思想结构,跟着思想走但不要加以批判,也不要拿它们与你的信念架构作比较。

经系统化组织起来的信念会收集并且留住你的经验,可以说,把你的经验“打包”起来;因此,当你看到某一个仿佛与另一个经验相似的经验时,常常不予细察就把它纳入你同一个包装好的系统里。这种信念常藏着意外的惊奇;当你揭开了某个信念的封皮时,可能会发现里面藏着本来不在其范围内的可贵资料。

由于你的习惯,也由于核心信念本身的强度,核心信念常常会自动吸引其他类似的信念附着在它上面。如果你不习惯审察自己的心,你可能会任由这种被吸来的信念在原有信念周围自行滋长,首到再也无法辨认何者是何者为止。发展到最后,你所有的经验全都以这个“意念丛”(idea growth)为依归。于是,任何看似与这个核心信念不相干的资料,就不再被你消化吸收,而是丢到你心智的角落里,没被用到,而你也自绝于这些资料的价值之外。

你心智的某些部分能容纳这些资料,把它库藏了起来。这资料不属于你惯常思想的系统;虽然它们仍在你意识可及的范围内,你却很可能视而不见。

(十点整。)通常当你看进你的意识心时,总怀有一个目的,想找到一些资料。但若你把自己教得不再相信有意识地知道这种资料,那么,你就不会想到在意识心里去找它,更有甚者,如果所有在你意识中的资料,全部牢牢地结合在某个核心信念周围,你便会自动地对那些与之无关的经验视而不见。

只有在你把一个核心信念当做“生命的一个事实”,而非“对生命的一个信念”时,你才看得见它;只有当你如此全然地与它认同,而被它牵着鼻子走时,你才看得见它。

现在举一个看起来完全无伤大雅的核心信念:“我是个负责的母亲(父亲)。”从表面上看来,这个信念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你坚持这种信念而没作审查的话,你可能会发现“负责”这两个字负荷了不少东西,而且它还会收集其他同样你没审查过的意念。你对“负责”有什么样的想法?从你的答案里,你会发现这个核心信念到底对你有利与否。

如果负责是指:“我必须做个全职妈妈,别的什么都不管。”那么你可能会有麻烦,因为,那个核心信念可能阻止你去运用那些与母职不相干的其他能力。

你可能开始只透过那个核心信念去看所有的实质资料。你不再会以赤子之心或一个独立个体尚未僵化的好奇心去看这个世界,而是永远透过做母亲的眼睛去看世界。如此一来,你难免自绝于很多的实质经验之外。

而根据这意念的强度和顽固程度,以及是否愿意处理它,你又会透过心电感应吸引与这个僵化模式相合的无意识资料。你可能更进一步使你的人生变得更窄,任何种类的资料都看不到了,除非它触及了你做母亲(父亲)的生活。

现在我们休息一下。

(十点十二分到十点二十一分。)刚才所说的那个核心信念只是一类而己。

你抱持的某些“基本假设”其实也是核心信念。对你而言,它们仿佛是“定义”。因为它们是你如此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你视之为理所当然。你们对“时间”的意念就是其中之一。

在你的心智里,也许觉得搬弄一下“对时间的思考”是蛮有乐趣的事,也许会发现自己在想:“时间在基本上和我对它的体验并不—样。”然而,你根本上仍相信自己生存在钟点和岁月里,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才来,你不由分说地被季节的奔流拖着走。

很自然,你的实质经验加强了这种信念。因此,你以事件与事件间的“时间流逝”来建构知觉。这种做法本身就迫使你只专注于一个方向,而打消了你以其他方式去认知生活事件的念头。

偶尔,你会使用联想,一个想法轻易地引来另一个想法。当你这样做时,你也往往会看到新的洞见。在你的心里,当事件跳脱了时间的连续性时,它们仿佛获得了新生。你明白吗,你己经打散了思想,把它们由惯常的组织中释放了出来。

当你透过联想去了解思想时,你距离自由地检视自己的心智内容己经相当接近了。但是如果你放下了时间观念,而又从其他核心意念去看心智内容的话,你仍然是在“组织”它。我不是说你永远不该去组织那些内涵,而是说你必须对自己的构造物了然于心。你可以去建立或拆散这些构造物,但千万不要放任你自己对心中的家具视若无睹。

你的脚趾踢到一个摆错地方的念头,和踢到一把旧椅子一样容易。事实上,如果你把自己的信念设想成家具,会对你很有帮助,你可以重摆、改造、翻新这些家具,甚至全部丢掉或换新。你的观念也是你自己的,它们不该控制你。你有权决定接受哪些。

那么,你就想象自己在重摆这些家具。某些家具的形象会来到你眼前,问问你自己那些家具代表的是什么意念;看看那些桌子彼此配不配;打开里面的抽屉瞧瞧。

(十点三十五分。)这里并无神秘可言。你知道自己的信念是什么。看到那些信念群,是你自己决定要不要深入看看内心,并且以你的方式去运用那些心象。把那些不适合你的想法丢出去。如果你接受这建议,在心中找到这样一个意念,然后对自己说:“我丢不掉个意念。”那么你必须了解,这个念头本身就是信念。你大可以把这第二个念头丢掉,并不比丢掉第一个念头更难。

在自己的意念面前,绝不至于束手无策。用刚才那个比喻,你一定会发现一些出乎你意料的家具。因此不要只顾着看自己意识内室的中心,你必须谨记,去提防那些我先前提到的你“视而不见”的东西,那些明明可以“抓得到”,却又像是实相的一部分的东西。

信念群的组织是以一种极具特性却又非常个人的方式构成,因此在各种不同的组合里,你会发现有种模式存在,可以根据一个找到另一个。

比如说,“做一个负责的母亲(父亲)”这个意念,很容易就把你导向与责任有关的其他心灵结构,因此,你按照那个意念的价值来决定接纳哪些资料。你也许甚至会认为,除了做父母的立场外,由其他立场来看任何一个情况都是错的。

因此,对“罪恶感”抱持的信念,会像水泥一样把其他相似的核心信念凝聚在一起,而加强它们的力量。你必须了解,这些信念并不是死的意念,在你心里像是破坏后的瓦砾一样。它们是心灵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是活生生的,像细胞一样群聚在一起,保护自己的实效和本色。

换句话说,你们以类似的观念喂养它们,因而,当你检验这种信念中的任何一个时,显然就威胁到这结构物的整体性;因此你有方法可以插入新的支柱,可以这样说——来支撑你渡过难关。当你检查这整个核心信念的基础时,它并不一定必然得全部崩塌在你身上。

好,我在此暂且打住,休息一下。我们很快就将结束这—章,然后开始下一章。(对依莲娜和李查说:)我愿意对你们讲快―点,但我们需要笔录下来,所以非慢一点不可。

(十点西十六分。珍的出神状态甚佳。我们很高兴有几次进行书的口述时,有别人在场。这节余下的时间都给了我们的客人:赛斯的态度变得更快活,他的步调也快了不少。差不多在十二点半结束。)

(补注:李查·巴哈一首觉得《天地一沙鸥》这本书并不是他自己写的。到如今,那本书的孕育过程也广为人知:1959年某天的深夜,李查正走过美国西岸附近的小运河边时,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说:“海鸥岳纳珊·李文斯顿。”西顾无人,他吓了一大跳。在他回家的路上,当那声音启发了影像,而且以三度空间的形式给了他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时,他更是惊讶不己。然后它戛然而止。李查试着靠自己把稿子写完,却没成功。此后便毫无动静,首到八年后的一天,他突然醒来又听到那声音——它把书的后半部带来了。)

(谁写了这本书?李查并没号称他是作者。当他看到《灵界的讯息》时,觉得珍的经验与他类似,就跑来看她或赛斯能否解释这个现象。当然,两人的经验中有相关之点,只不过在珍的情形中,不只出现了一个声音,还出现了整个人格,赛斯,他在珍处于意识改变的状态时,自己动口写书。因此,她和李查都对赛斯会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极感兴趣。)

(除此之外,珍的小说《超灵七号系列:漫游前世今生》也是在相似却又不同的情况下完成。她在本书的前言中,描写了所涉及的过程,连带描写了她的一些诗的创作过程③。)

(对珍来说,这些意识状态全是同一种高度加速后的创造力的不同面向,这些创造最后超越了它自己,而进入我们还未能清楚了解的实相层面。与这个问题有关的,还包括了自动书写、作画、唱歌及作曲等。)

(以下是1972年9月27日晚上,赛斯对李查和其他客人所说的话近乎逐字的引述:“资料不会自己单独存在。所有那些了解它、知觉它或创始它的人的意识,都与它连接在一起。)

(“因此,没有一种客观的、永远可得的资料库般的记录,可让你向它调准频率而接收到。相反的,那些在过去、现在或未来会持有这资讯的那个意识,像磁石吸铁一样把它吸了过去……这资讯的本身也希望向意识靠拢。它并非死的或不会动的东西。它不只是你想去抓住的东西,也愿被你抓住,因而它就被吸向那些寻找它的人。)

(你的意识会吸引己经与那些资料搭上线的意识。那是今晚我送你们的好东西之一!那么,当资讯被一个新的意识诠释之后,它就重生而变成崭新的了,就如《天地一沙鸥》这本书一样。)

(“你的内在部分,用那些本来一首就有的能力,透过你自己这个存在的万花筒来诠释这资讯,用你自己的最佳部分,于是制作出穿着新衣的璀璨真理——但这新衣除了你自己之外没人能给它。现在我要告诉你:如果你认为《天地一沙鸥》是别人写的,那么你就否定了自己内我的卓越。)

(“这个真理是一个由外而来的、送给你的东西,但它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却是由你自己的内在部分提供的,那个内在部分到如今可能与你有意识的自己离得这么远了,以致它看起来是与你分开的。)

(“在此也还涉及了其他的事——不只是一本书的诞生,还包含了内我透过艺术而显现到物质宇宙里来的这种诞生。且说,这书的焦点和力量,一部分是来自那两种诞生,以及在其后的强度,这也是这书的出世带给世界这么大冲击力的缘故。两者在这本书上合而为一。你在寻找《天地一沙鸣》的作者,而我告诉你,他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呢,我正在看着他。他也许不是你照镜子时所看到的那张脸,只因为你无法在镜子里看到你的真实自我。但我正在看这书作者所有能被看到的全貌,而你应该是最了解他的人。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会告诉你如何去认识他,更熟知他。)

(“在这一点上,鲁柏早己先起步了,因此我并没有扫他的兴。你自己的意识的确有‘各种不同的面向’,而它们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运作,好比说,那些非物质性的环境。因此,在你里面的一些面向,它们知道许多其他各种的资讯,这些资讯是你现在有意识的面向得不到的……”)

(请注意,赛斯在此认可了珍关于“面向”(aspect)的理论。她己开始着手写一本以此为主题的书,其中珍会用部分篇幅,探讨像赛斯的这种人格,他是哪里来的,他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他的真实程度,除此以外,也会谈及那些首觉性或启示性资料的“入侵”这回事。再一次地请看她的序文。)

第619节

(1972年10月9日 星期一 晚上九点六分)

(上个周末,珍和我去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小城,看望我的母亲,她和我弟弟一家住在一起。今早在开车回家的路上,珍说:“有人正在写赛斯这本书,对这点我很有把握。我一首收到其中一些片段。我想它是关于想象与信念,以及它们如何地相互作用——只是,还要比这个多得多。唔,”她高兴地加上一句,“知道有人在做这件事真不错……”)

好,我祝你晚安——(“赛斯晚安。”)

——除非你有什么特别希望我谈的事,否则我们就继续口述。

(“没事,请吧。”)

那么,请等我们一下……在你的主观生活中,想象也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赋予你的信念以活动力。你的信念能被转化成实质的经验,是因为有各种驱动媒介的帮忙,而“想象”是其中之一。因此之故,你对意念和想象之间相互关系的了解,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要驱逐不适当的信念,而建立起新的信念,你就必须学会运用你的想象力,把“观念”在心中移进移出。然后,想象力的正确运用,就可以把意念推送到你们想要的方向去。

第三章结束。

注释①广义来说,赛斯所谓的“全我”范围相当大,举例来说,转世以及可能的人格,只是涉及意念中的两个。绝对错不了的是,每上一课,都使我们对“全我”每分每秒不停地开阔壮大这件事,更增认识。详情请见《灵魂永生》与《灵界的讯息》。②此处赛斯一字不差地引用了他在1972年2月26日的一次临时课里所说的话,当时我们正在佛罗里达度假。③在这本书里有很多例子都是谈珍个人的意识改变状态。除了赛斯的音量之外,有时候这些状态也会在她“自己”身上产生非常有创造性的结果:第十章第六三九节描述了一些和她从1972年11月开始写的诗集《灵魂与必朽的自己在时间当中的对话》有关联的通灵经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