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瞧着倒是比去年刚搬来的时候更显得枝繁叶茂了些。
江枝蹲在窗子边上,细细端详着院子里的梨树,她可还想着今年秋天能让这梨树结果子呢。
不过这光松土施肥还不行,等雨停了还得修剪树枝,这院子荒废了许久,梨树自然也好些年都无人打理,想让它结好果子还得费心些。
这果树要剪去分枝,保留花芽,才能更好的吸收养分,而且还能改善光照,促进结果子。
想到这个,江枝眨巴眨巴眼睛,心里暗暗思量了一番后,转过身便朝屋子正忙着削木头修理农具的江富贵说了一声。
江富贵没犹豫便给应了下来,虽然他不知道江枝要修理这树枝有什么用,不过只要江枝开了口,他便帮着忙活就是,反正也不费什么事。
不过家里还没有木梯子,之前刚搬到这修缮屋顶的时候,还是向李家借来的呢,正好这雨怕是还要下上几日,家里也有木头工具。
他和江宴自个动手做一个,反正日后家里也都能用的上,随即江富贵便朝一旁的江宴嘱咐了起来。
让他去后院看看适合的木头搬到屋子里来,他们俩一道做的快一些。
江宴点了点头,这家里确实没个木梯平日里也不太方便,总不好一首借用李家的吧。
江宴放下手里的东西,拍了拍手上站的木屑,起身就往后院走去。
这春日的雨总是下的淅淅沥沥,连着下了好几日。
外头雨大路滑,江家也没什么事需要出去忙活,在吃了好几日干菜之后,这雨总算是停了下来,此时江富贵和江宴的木梯也己经做好了。
临河村周边的地里也渐渐忙活了起来,各家地里不是忙着翻地便是锄草,家家户户都为了新一轮的春耕忙碌起来。
江家院子里。
江富贵和江宴依照着江枝说的在修剪梨树树枝,江莲衣在屋子里做着针线活,一边留意着正熟睡的江平安。
吴氏瞧见雨停后,立即去了菜地,说要看看之前种的菜籽长出来了吗。
吃了好几日的干菜,江枝在屋檐下拿了一个竹篮便打算出去转转,顺道摘些野菜回来,晚上给家里人换换口味。
江枝才刚走出院子,只见屋子前边不远处的野池塘己经蓄满了水,亏得是这雨今日停了,要不这池塘里的水怕是要漫上来。
看着这野池塘,江枝再一次感慨,可惜这池塘不是他们家的,要不也不能这么荒着呀。
池塘多好,不仅能用来养鱼,还能养鸭,再种上莲藕,花开时赏荷,花落吃莲蓬,成熟后还有莲藕,这用处可多了去了。
不行,这她的赶紧想想法子挣钱,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将这池塘买下来。
一番思绪下来,江枝己经走了老远。
江枝一路顺着田埂边的小路走着,故意绕开了有人多的地方,村子里人多口杂,今日江莲衣没有一道出来,江枝可不想费心去应付各个迎来的询问。
自从分家后,江家也算是村子里众人的八卦中心,各自关心的,假意的,看笑话的都有。
江枝只想安安心心的过好自家的日子比什么都要紧。
江枝勾了勾唇,今日出来不过就是想要摘些野菜,所以并没有走的太远。
穿过田埂,绕过河溪,江枝一边小心的走着,一边朝西周张望,想看看这附近有什么能吃的野菜。
这才刚下过好些天的雨,田埂边上的小路还有些路滑,江枝低着头小心的迈着步子。
突然目光瞥过路边不远处的草丛边上,若是不仔细看还以为是长在路边的一片青苔。
江枝心里暗喜,这才刚刚下了好几日的雨,这莫不是地皮菜吧,她可得上前去好好瞧个清楚。
江枝压了压心里的欣喜,提着竹篮便朝前边快步走了上去,站在草丛边上,蹲下身子,扒开草叶一看。
只见地上长着一层看着皱皱巴巴,颜色微微暗淡的类似“软草皮”一样的东西。
这一片片看着有些绿不溜秋的丑东西,和木耳有些相似,不正是地皮菜吗。
江枝想了想,这才放下过雨,正是这地皮菜长出来的时候。
而且这地皮菜味道可是极好的,和蒜叶加上辣椒爆炒,就算没有肉都是极好吃的。
或者和鸡蛋一道炒了可比肉都香啊,还能做汤或者凉拌,吃法可多了。
若是肯费些功夫,多捡些回去晒干了还能留着以后再吃呢,就是这地皮菜不好捡还不易清洗,不少人因为这个反而错过了这个难得的美味。
不过今日江枝出来可不就是为了找些吃的,而且家里此时也没什么事,那可不得捡些回去尝尝。
想到这,江枝随即放下手里的竹篮,蹲下身子便慢慢捡了起来。
说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这地皮菜黏着泥土还有草叶,若是此时有个铲子就好了,摘起来可就方便多了。
不过既然出来了哪能空着手回去,江枝顿在路边心无旁骛了捡着,打算捡上半篮子便回去,等吃过午饭后再出来一趟。
江枝专心的捡着地上的地皮菜,心里便己经盘算起来这个等回家了要怎么吃饭,不远处偶尔走过来的几个村子里的妇人。
看到江枝蹲着身子在地上捡东西,不由得好奇多瞧了几眼,想着这到底是找着了什么好东西,捡的这般高兴。
好半晌,几人这才发现江枝正在捡的,竟然是长在各自田间地头没人吃的东西。
“这江家可真可怜,怎么连这东西都吃,能吃吗这个,看那娃儿还捡的那么高兴,跟捡着宝了似的,唉!”
可不是嘛,方才看着江枝一个人捡的那般高兴,她们还当是什么好东西呢,谁晓得竟然是这些,村子里可没人吃这个。
“谁说不是呢,分家什么东西也没分到,连粮食听说都是吴氏娘家给送来的,要不是这样,冬日里怕是一家子早都饿死了吧。”
一个妇人看着不远处正低头忙着捡地皮菜的江枝,一个劲的摇头。
“可不是,老江家可真不是个东西,都是亲生的怎么就这般忍心。”
“听说啊他家大儿子过年回镇上那日,带了好些粮食回去呢,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也还真不怕将来江富贵真不认他们这双爹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