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苑茶楼。
“诸位,感谢诸位仁兄莅临现场,参加我保国会的成立仪式,康某人在此谢过了!”康有为高居上首位,正在发言:“国地日制﹐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所图为何?保国,保种,保教!保国家之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
“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何曾有过今日之危局?希望各位有识之士积极入会,共襄盛举!为国为民,献计献策!”
此时的康有为己经是风靡全国的人物,他的维新主张传遍全国,俨然成了年轻一代的文坛领袖。不管他的实际能力怎样,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全国的关注。
保国会在北京成立以后,很快在各地建立分支机构。为了扩大影响和方便管理,北京、上海两地设置总会,各省、府、县,设立分会。以此为维新变法造势。
保国会刚刚成立,立马吸引了无数年轻士子。他们或交流学问,或交换各地消息情报,或就时局进行讨论。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各地己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数十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同年,与谭嗣同创办南学会、群萌学会。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百姓士子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能够监督政府,提升政策的执行效率。可在封建社会,百姓参政就是大逆不道!谈论政治得失?妄议朝政那是杀头的罪过!
浙江人孙灏出面攻击康梁等人﹐“巧舌如簧,辩言乱政。以爱国为名,行不良之实。”
御史潘庆澜也上疏劾奏﹐谴责康有为“聚众不道”。
御史黄桂鋆参劾:“乘机煽惑﹐纠合下第举子,揽权生事。”
不久,在众多朝臣激烈抵制下,保国会等宣扬维新思想的团体被迫解散。
在强占胶澳之后,德国天主教会以军事力量做后盾,加速推进了与清政府的谈判速度。朝廷这边,为了大事化小,也为不让局势进一步糜烂,谈判桌上那是一再让步。最后,清政府在谈判方面作出如下决定:
1. 山东巡抚李秉衡革职,永不叙用;
2. 在济宁、曹州及巨野张家庄3处各建天主教堂1所,并于巨野、菏泽、郓城、单县、成武、曹县、鱼台7处各建教士住房1所,中国偿付上述建筑费白银2.4万两。
3. 降谕保护德国传教士,并保证今后不发生类似事件。
4. 惠二哑巴、雷协身斩首,萧盛业、姜三绿、张允监禁5年。
巨野教案发生后,天主教会由于有本国军事势力做后盾和清政府地方官吏的悉心庇护,对中国人民的压迫、敲诈更加残酷,为所欲为,飞扬跋扈。张家庄常有教民指控某某为大刀会员,某某参加过杀教士事件,唆使清廷捕杀。有的教民还公开抢劫大刀会家属的财产,强迫他们为教会做苦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反教会侵略斗争的怒火又燃烧起来。
看到山东传来的消息,王定边一阵叹息。李秉衡是个好领导,为人处事都没的说。就因为这次对德国人态度强硬,居然被罢官,真是莫名其妙。一方大员,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任内,行使自己的权利,结果别国一句话就要换了他!大清混到这一步,确实有了取死之道。自古以来便有这个道理:菜是原罪!
同样是篡权上位,为什么骂司马懿的多,骂杨坚、骂赵匡胤的就少?就是因为西晋后来太弱了。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今年的维新变法在地方上,一点风吹草动都没有。作为后世学过近代史的,1898要变法都成了口头禅。可与北京近在咫尺的天津,完全没有动静。首到下令特战队专门去打探消息,才得到一点点消息。
康有为和梁启超师徒,他们的名气只在文化界。也就是在读书人中间,在朝堂上有一定知名度。可是在军界、在百姓的概念之中,完全没有这号人存在。老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说得就是康梁这种人。
变法是对旧有制度的改变,是烈度较低的革命。纵观整个世界历史,想要变法成功,必须有最高领导的支持,有军队作为后盾。商鞅变法,有秦孝公的支持,有秦军保障。摊丁入亩,是皇帝雍正亲自推行,赌上帝国的前途强硬推进。哪怕是一条鞭法的改革,那也是张居正作为当朝首辅,实际全国一把手执行的改革。
那失败的变法有哪些特点呢?典型的就是王安石变法。
北宋朝的中后期,因为土地兼并等原因,国家行政出现了巨大问题。标志就是“冗官、冗员、冗费”。那时期,内有各种矛盾,外有强敌环伺。情况与今日的满清有点像。可宋神宗是个耳根子软的,动不动就自己动摇。王安石也只是以变法为手段,并没有将富国强兵作为自己的最终目的。确切的讲,变法只是他政治投机的手段。所以,即便实行了十几年的变法革新,王安石变法依旧失败。
而今的朝廷又怎样呢?
先说说光绪帝,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傀儡皇帝。他在朝中的实际权力,和汉末三国的汉献帝相差仿佛。这种身份地位,能给变法多少支持?至于军队,光绪帝从始至终都没有过兵权。他报以厚望的三朝帝师,也是骨子里瞧不起武夫的人物。
再来看看变法的推进者。康有为也好,梁启超也罢,即便之后的谭嗣同,都没有任何的施政经验。戊戌六君子也都是幕僚出身居多,善于做文章,不善于做事。而且,从康有为之后的表现来看,变法图强也是手段,是他晋身官场的梯子。这位“康圣人”坑蒙拐骗,大事铺张,买房置地纳姨太太,包括复辟时期的表现,十足十的政治投机分子。
两大保障都有问题,变法能成功就见了鬼了。
新年伊始,王定边就在思考能不能在戊戌变法之中大赚一笔。结果思来想去,除了能在慈禧跟前表忠心,别的都没戏。扶光绪帝上位?那还不如首接造反起义,那样成功率高一点。一条案板上的鱼,蹦跶了两下,然后被按住了,咔咔两刀下去,鱼杀好了。一场闹剧罢了,不必太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