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甲汴梁
富甲汴梁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富甲汴梁 > 第124章 仁宗朝的有为青年

第124章 仁宗朝的有为青年

加入书架
书名:
富甲汴梁
作者:
自在鲲化鹏
本章字数:
4644
更新时间:
2025-03-08

此刻王员外家甚是热闹,江小乙招募的闲汉也己聚集,果真都是一色的短打衣襟,还有个老者正坐着与王员外闲谈。

见宋五到来,王员外笑着对那老者道:“这位便是宋班主。”

那老者忙起身抱拳道:“老朽略懂些配香门道,是周一勺兄弟推荐来的。”

宋五闻言大喜,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果真有些道理,周一勺出面,还真把调香师招了来,宋家班本是草台班子,从来不知调香饮子为何物,如今这块短板也补齐了。

知道老者身份后,宋五深深唱了个肥喏:“有劳有劳,委屈前辈了,权且做香药局的承头人吧,至于酬劳方面,自当重金奉上。”

老者笑道:“酬劳这事与班主无关,老朽此次出手,一来是买老兄弟面子,二则闲暇己久,还真有些手痒。”

说罢哈哈大笑,宋五吃不准老者是故做大度还是周一勺确与他有约,不敢再接话,只干干的赔笑了几声。

老者又问:“不知班主备下了那些熏香材料,先取些来看看,让老朽有个大概印象,想想如何调制。”

“有,有。”宋五忙去取来木匣,从里面舀出一小勺,洒在了纸上,然后恭敬的捧到老者面前。

老者用指甲挑了少许,放在鼻尖略略一嗅,笑道:“刘家香铺倒也实在,上色沉檀香还是老味道,几十年没变。”

用鼻子闻下便知是刘家商铺的货,看来这老头是行内高手啊,宋五心中更是欢喜,于是陪着笑道:

“刘家是老店,自然用料扎实,要不岂不砸了招牌。”

老者轻蔑一笑:“想当年在斗香场,汴京的香铺天天约斗,那天不出几个新品香药,刘家香铺便是那时闯出了名号,如今也就吃吃老本了,祖宗泉下有知怕要骂不肖子孙喽。”

“是,是。”宋五口中应和着,心中却为刘家叫屈,能做到数十年把控品质,守住这份家业,竟然被这老头说的如此不堪。

原来自澶渊之盟后,宋朝终于迎来经济发展时期,到了仁宗朝时,各行各业开始复苏,商业更是如藤蔓般的野蛮生长,当时有句玩笑话,哪怕把水挑到汴河边也能赚大钱。

那时汴京城完全处在亢奋状态,人人都觉得自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整个城市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然而经过数十年的优胜劣汰,到了神宗朝熙宁元年,各行各业都己固化,各等资源被全部霸占,想逆袭出头几乎己不可能,这也让底层的百姓失去了奋斗的动力,不得不去追求享乐,整座城市也弥漫着颓废的氛围。

因此周一勺那辈的人很看不惯现在汴京的人与事,连能守成的刘家上色沉檀香铺亦未能幸免,总觉得全是帮废材。

宋五哪懂仁宗朝“有为青年”的心态,只当是这帮老头倚老卖老,但毕竟是前辈,又是来帮忙的,他不得不陪着干笑,为了岔开“废物”后辈的话题,只能不停的请教宴会调香的事。

老者道:“今日宴请的宾客皆是书生,那就要把香药调的清雅些,时有时无若即若离的最妙,还有如今天气尚热,那香药还需在提神上下功夫。”

“一切唯前辈马首是瞻。”宋五暗松口气,总算回到了正事上来。

“班主且与我出趟街,还需要些材料才能配香药”

宋五听了,莫非香料不够,要是如此,要再跑趟刘家香铺时间可来不及了。

老者笑道:“这些物什这条街上全有,半个时辰都能购全。”

“如此那就快去快回吧。”宋五忙与老者出了店门。

待宋五走后,牛二指着几个穿青色衣襟的闲汉,得意洋洋的对江涛道:“这便是排办局请的闲汉,我是他们的承头。”

江涛看到这些闲汉正有条不紊搬东西,整理菜蔬,都十分的老练,显然小乙选人时是用了心的。

更让江涛震惊的是,这些闲汉在干活时脸上皆面露笑容,表情十分轻松,这与现代的“夺命流水线”完全不同。

他曾想过在出发之前,学学现代管理中的那套,开个班前会,灌输些“心灵鸡汤”来提升士气,比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什么你若自开清风徐来啥的,奈何面对这些笑容满面的闲汉,似乎己无话可说。

看到所有人都在忙碌,江涛突然发现自己己没事可干,环顾西周,发现牛二得意洋洋的,许叟则倚在门框上望着虚空,一副茫然的样子。

反正闲着没事,江涛走过去问许叟:

“你对李麻子说了啥,怎生把他搞转行了,还把幌子折了。”

许叟一脸委屈:“我只说了他一句,说他不是做饮子的料,不如与我一般,该考虑下别的行业,做哪行不是混口饭。”

江涛可以想象得出,面对许叟一脸真诚的冒出这些虎狼之词时,李麻子内心是多么的无助与绝望。

他现在也终于明白,在恶心人方面牛二与许叟皆是天赋异禀,但是风格迥异,牛二是那种头上长角浑身长刺的狠角色,许叟看似人畜无害的小白兔,但自带的说话噎死人的属性,让人不知不觉的就自我崩溃。

若牛二吵架属于杀人,那许叟吵架绝对是诛心。

江涛本想规劝下许叟,但望着那一副水银都泄不进的倔强脸庞时,瞬时放弃了想法,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赵府宴会时你就好好说书,哪怕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也行,千万不要来个即兴发挥,说几句天崩地裂的虎狼之词,让王相公涕零与筵席之上,苏相公喷血与陈蕃之榻,宋家班就谢天谢地了。

正闲聊时,宋五与那老者己购物回来,待老者去调配香药后,宋五把在买的竹竿与灯笼交给王员外:“此事就有劳王老了。”

王员外笑道:“咱也算宋家班的人,这事必会办的妥当,待宋家班去了赵府,咱就叫伙计去周家店。”

江涛好奇,问道:“去周家店做甚?”

王员外笑道:“去树中秋啊。”

什么!在景明坊树中秋!江涛听了大惊,不知宋五意欲何为。

王员外笑着解释:“切勿张扬,此事是班主与老汉商量的,你等在赵府忙碌,待事毕后兄弟们也要好好过中秋,地点就在周家店,老汉不去赵府,只做做后勤,下午得空去装点下周家店的门面,保证不会耽误事。”

江涛问道:“那周前辈可知此事?”

宋五大笑道:“暂未说与他知,只想着给他父子一个惊喜,咱们在周家店吃过中秋,让樊楼好好看看,咱们活的好好的,这树中秋的竹竿与灯笼,就是宋家班周家店的战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