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甲汴梁
富甲汴梁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富甲汴梁 > 第 41章 曹家从食

第 41章 曹家从食

加入书架
书名:
富甲汴梁
作者:
自在鲲化鹏
本章字数:
4666
更新时间:
2025-01-29

正闲聊的起劲,曹小郎的浑家挎着竹篮走进屋来,又从篮里取出两个荷叶包。

江涛赶紧起身招呼:“曹嫂回来啦。”

“也无甚好饭款待两位叔叔,将就着先吃些。”曹嫂说完便要去取碗。

曹小郎道:“又不是外人,要甚碗装,摊在桌上便是,无须这般麻烦。”

曹嫂白了曹小郎一眼,也不接话茬,径直去了厨房。

“怠慢两位了,浑家尚未整治好菜肴,且先吃些从食吧。”

曹小郎把荷叶摊开,江涛见到里面原来是两样熟食,腊味鹅肉与姜辣萝卜。

小乙夹了块鹅肉,大嚼之后连声赞道:“这是舟桥梅家的肉脯,确实做得精致。”

曹小郎道:“汴京城里做从食的,大多是沿街叫卖,或在街边摆个摊,能开店铺的自然本事不小。”

江涛在旁凑趣:“凭小郎哥的能耐,以后也能开连锁店。”

曹小郎虽弄不清连锁是啥意思,但开店还是懂的,顿时满面红光,笑道:“托福托福,真要有那么一天,定请两位去樊楼。”

江涛正在吃酒,闻得此言差点把酒喷出口中,他终于明白,去樊楼吃酒不是牛二的专利,原来这是整个汴京人士吹牛的资本。

这也让江涛更为好奇,樊楼到底啥样,真想立刻去看看。

江小乙却笑道:“江哥初到此地,有所不知,看整个汴京城里,卖饮子没有开店的,只因那是暑天做的生意,过的中秋还卖给谁去,这不比茶肆酒馆,一年四季有主顾。”

曹小郎闻听此言,心中豪气顿消,因为饮子作为消暑冷饮,确如小乙所说,只是季节性的买卖,金秋一过生意就冷清,所以做饮子生意的都有兼职,曹小郎就在四司六局承差来补贴家用。

“卧槽,谁道饮子非要是寒食,大可有热饮子。”江涛想起现代满大街的奶茶店,哪家不是冷热兼顾,也没见冬天就关店的。

能一年四季做生意!这话让曹小郎兴奋异常,他又替江涛倒满酒,笑道:“江哥见多识广,必能教我办法。”

江涛心里“咯噔”一下,生怕再被曹小郎纠缠,忙道:“教却无甚可教了,只记住一点,这奶粉不但冷热都能使,且有个妙处,无论是茶还是果浆都能搭,用热水冲开,同样美味的紧,一杯奶茶或奶饮子,再配些小点心,大冷天热热喝下,岂不妙的紧,汴京城虽无人开饮子店,但等曹哥开出店来,岂不就有了。”

这话听的曹小郎大为受用,急急向江涛讨教如何开店

江涛喝了一大口酒:“这可绝非说醉话,且听我说,开饮子店须与那茶馆酒肆定位不同,才有生意可做,你想啊,那些泡茶馆的,坐着就一整天,那是有空闲的人,去正店脚店的,必是真饿的,或者是请客吃饭,这群人自然指望不上,但你看看满街最多的那种人,是那些走街串巷讨生活的,比方说卖炊饼的,天冷也需出门做买卖,未卖完无法回家,行走饿时,也需找个地方略坐坐,搪搪饥,去茶馆不合适,去脚店更不行,这种才是咱饮子店的主顾。”

“卧槽。”曹小郎大叫一声,把江涛吓了一跳,纳闷怎么宋代也有这词,随即便明白了,这句卧槽非宋代所有,是自已平时说话时的口头语,总无意中带出口,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曹小郎了,以至于曹小郎为表达兴奋的情绪,也来上了这么句。

宋代国骂已经很五彩缤纷了,什么搓鸟,腌臜货,泼才,贼配军,要是再把卧槽带到宋朝,在汴京也流行起来,自已真是有辱现代人的斯文了。

江涛闭上嘴不敢再说,曹小郎却是一连几句“卧槽”,然后猛一拍桌子:“正是如此,那些街上找饭辙的,都要卖完货才回得家,天寒地冬的,有这去处能喝杯热饮子,再吃个炊饼胡饼,又不耽搁太多时间,江哥,你真是个人物。”

江涛心道,这就算人物啦,不过是学现代快餐店罢了,他趁着酒兴道:“曹哥却又不懂了,断不能用炊饼胡饼之类的,那不成了鹿家包子铺了嘛,只需备些小吃食,弄的小巧精致些,还是要以饮子为主,这才能打出饮子店的名号,与别处才有区别。”

“有理有理。”旁边的小乙也听得津津有味:“可用些蜜饯瓜子啥的。”

江涛大笑道:“更是不行,那蜜饯瓜子只喝茶才适用,咱饮子店却需另找对路,比如饼干之类。”

曹小郎在旁插话:“江哥,啥叫饼干?”

江涛顿觉不妙,生怕曹小郎犟驴脾气又上来,于是不假思索的道:“就是小吃食,咱幽云辽国叫小饼干,无须多问,只需知还是热饮子为主。”

见曹小郎还未开窍,江涛只能直接点明:“小吃食嘛,小巧为主,点点饥而已,比如把炊饼压扁,切成个三四快小的,撒些芝麻白糖玫瑰丝桂花条啥的,再起个好听点的名字,比如叫糖霜糕,卖个五六文钱不为过吧。”

“这个……一个炊饼才二三文钱,切成三四块,反倒能卖贵了。” 曹小郎眼神有些迷茫。

江涛赶紧解释:“你看绿豆与糯米都能卖出六十文的价钱,我他娘的一张炊饼切块卖有何不可,何况这不是炊饼,咱可是撒了芝麻白糖的,只需明码标价就不算奸商吧。”

“明白,明白,这叫各取所需。”曹小郎想到那个卖糯米绿豆的小贩,心中灵犀顿时点通。

江涛举着酒碗道:“现在汴京城还没饮子店,小郎哥若是做成,那在汴京城也成美谈了。”

小乙笑道:“正是,何不现在就起个店名。”

曹小郎对着江涛抱拳道:“涛哥大才,便请起个名吧。”

江涛笑道:“既然要做大做强,名字自然要起的好,只是小弟初到,不知深浅,问下所说的从食是指那些。”

曹小郎道:“从嘛,随从,就是那边走边吃的零食小吃,倒非单指饼面之类食物。”

江涛又问:“这般说来,这饮子也算得从食?”

曹小郎道:“这个自然。”

江涛笑道:“如此便好,我看汴京招牌都已姓氏冠前,象乳酪张家、鹿家包子铺,咱这饮子店也需把名字写上,再者也无须全学别家,只写从食就可,曹家从食,这名字如何?”

小乙大赞道:“曹家从食,好响亮的名字。”

此刻江涛猛然想起,以曹小郎这犟驴的脾气,说不定明天就会开店,忙道:“饭要一口口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有目标,也须慢慢筹备,切不可操之过急。”

曹小郎猛灌了一口酒:“说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江哥也是从幽州一步步走来的,也没个徒弟跟随。”

江涛脑中又是“轰”的一下,他最怕曹小郎想起西游记的故事,好在此刻厨房中曹嫂喊了一声,曹小郎应声进了厨房,他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懈下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