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自然知道牛二的用意,可现在也不便扫了众人的兴致,因为范通他们已在讨论如何点酒菜等细节了。
就听许叟道:“孙羊正店有羊羔、香醪两种酒,今日托牛二的福,大家去品品,到底是他店里的酒好,还是范兄的透瓶香好。”
小乙接口道:“正是,孙羊家不但有好酒,更有好菜,比如说那羊头扦吧,每家酒肆都会做,可他家据说用胡椒碾末做香料,洒在羊头扦上,与别家风味不同。”
牛二闻言身躯一震,差点没缓过气来,这已不是花钱的事,这可是要人命的事了。
因为在宋代胡椒是个稀罕物,在太祖时期还是禁运品,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许多年后才开禁传入坊间,但价格堪比黄金,要是一道菜里有胡椒做调料,在宋代绝对是奢侈品级别的菜肴。
有胡椒做调料的酒席,别说五贯铜钱,就算把牛二拆开论斤卖也抵不了酒席钱。
“人齐了吗?”范通问牛二,明显是想出发了。
牛二双手按住肩上的钱袋,不应答也不拒绝,只愣愣站立着,如痴如傻一般,全无了往日的机灵劲。
“今天咱们陪牛二兄弟去吃酒,大家必须尽兴,不醉不归。”范通做了个请的姿势。
许叟抚掌笑道:“承蒙牛二兄弟抬爱,带咱们去孙羊正店,各位要斯文些,绝不要来个牛嚼牡丹。”
牛二常年混迹于市井,岂能听不出弦外之音,许叟说“带我去”,意思很明显,去孙羊正店所有花销牛二承包,绝不会花一文钱,毕竟是带着去的嘛。
范通这厮则更可恶,说“陪你去”,这表明吃你的用你的,还要你搭上人情。
尴尬的是这两货还是自已硬邀请来的。
牛二突然发现自已是汴京城内个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大冤种。
“怎么不走,莫非心疼钱了,你可是要在舟桥夜市扬名立万的人物,不要小家子气。”范通似笑非笑的望着牛二。
这是牛二在范通家吃白食时的标配用语,话最后还要反问一句,不就是欠碗鸡丝面的钱嘛,怎生这般小家子气。
现在范通是有样学样,牛二想还嘴,终究还是忍住了。
别话赶话的抬杠,毕竟保住五贯铜钱是要紧事。
见牛二不说话,范通呵呵冷笑道:“真不想请客,那就还了面钱,话说在明里,钱到我手,我来请客,孙羊正店也罢,鸡毛小店也罢,随你牛二挑。”
许叟听了鼓掌大笑:“范通真是痛快,也只有这般的豪迈之人,才酿的出透瓶香这般的好酒。”
这下连江涛心里也哀叹了,原来许叟你不但评话说不了,就连白话也说不了,他知道许叟并非暗讽牛二,只是书呆子气太重,但气氛被他烘托到这程度,牛二算是彻底被逼到了“绝路”。
看来真是一物降一物啊,范通与许叟都是憨厚耿直之人,一联手就成了牛二的克星,让他处处受制窘迫不堪。
再瞟了下牛二,果见他脸上泛起极为罕见的红晕。
牛二竟然会脸红,这简直是旷古未有的奇事。
“孙羊家热闹的紧,咱与涛哥先行去占个阁子,你们慢慢跟来吧。”许叟说罢便来拉江涛衣袖。
江涛笑道:“许公子且慢,我有话讲。”
见江涛出声,牛二忙道:“涛哥刚来汴京,咱要尽地主之谊,去哪里都听他的吧。”
说完双眼一闭,一副听天由命的架势。
此言一出,众人倒也没有异议,江涛初来还算客,由他做主最妥。
若是在几天前,江涛必定也会起哄去孙羊正店,借牛二吃瘪时,好好教训下这厮,让他知道如何做人。
可自打与鲍老大斗殴,两人产生“战斗友谊”后,他对牛二的态度已起了微妙的变化。
牛二认江涛做大哥,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里,江涛也不知不觉的默认了,现在尽管也讨厌牛二的无赖腔,但这情绪里已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结,就象哥哥面对一个不争气的弟弟一般。
看看牛二那哑巴吃黄连副的样子,又有些不忍,这小泼皮纵然可恶,毕竟是个穷人,总不能一顿吃光他家产吧。
罢了罢了,这小泼皮虽说为人无赖,但挣点钱也不容易,看在一起赚外快的战斗情份上,就帮你一回吧!
事已至此,他也看出些门道来了,这群白吃白喝的队伍里,范通是真想狠狠敲牛二竹杠。
许叟则不同,他是榆木脑袋,只当牛二是真心相请,听不懂客气话罢了。
范通想痛宰牛二,迫切之心溢于言表,这想法甚至不想掩饰,与他沟通肯定不行。
许叟也不行,对这种一根筋之人,此刻最好的方法就是晾在一边,根本不用白费力气。
看来只有小乙了,小乙只是为了显摆,而且也知道五贯铜钱的来历,想到这里便对小乙道:
“咱知道孙羊家做的一手好羊肉,可现在暑气正盛,吃这个未免上火,不如去十千脚店,小乙哥对那里的菜品也熟悉,不知几位意下如何?”
总算有人帮着说话了,牛二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不管怎么说,脚店总比正店能省俩钱吧,于是忙道:“最好不过,那是小乙哥的地盘,结账时也能方便些,就去那里。”
范通道:“小弟会阳谷县前,定请江哥去十千脚店小酌一杯,今天嘛,万不可拂了牛二的美意,还是去孙羊正店吧。”
说完转身又问牛二:“你说对吧。”
牛二只轻轻“嗯”了一声,再也不敢多说一句,生怕范通逼问。
江涛从未见过如此老实乖巧的牛二,心中暗笑,忙对范通道:“咱初进汴京时,便见十千脚店热闹的紧,看着那些食客好生羡慕,今天机缘巧合,请范兄就成全了吧。”
既然江涛说到这份了,范通也不便再驳面子,只能道:“也罢,十千脚店里的天之美禄也算名酒,就尝尝吧。”
许叟为人无甚主见,见如此说,也不再坚持去孙羊正店。反正是闲散之人,去哪里都行。
倒是小乙面露难色:“江哥有所不知,十千脚店可是大大有名的脚店,用度也不会便宜。”
其实小乙所言不差,汴京号称有七十二家正店,三千家脚店,其中脚店也分许多种,有些颇为气派,奢华程度不亚于正店,
比方说十千脚店,也是朱栏绣窗有阁有楼,几重的彩楼欢门,花销确实与正店相差无几。
别看牛二平时常把樊楼挂在嘴边,可他只去过些街边小店,吃个汤饼汤面的,只当脚店花费不过如此,他生怕众人又要反悔,急忙道:“小乙哥在十千脚店帮闲,去那里是给小乙哥面子。”
小乙闻言心中暗叹,牛二这厮真是个伶俐虫,总想着卖个顺水人情,细想这话也对,外乡人做闲汉讨生活,免不得会受些冷讽热嘲,今去那里作座上客,让小二伺候着,也算是扬眉吐气一回,再说店主见自已会带人来照顾生意,日后也会另眼相看,有活的话也会先关照。
想到这里也就不再言语,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小弟就在前带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