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 第101章 杨广进入直播间

第101章 杨广进入直播间

加入书架
书名:
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作者:
大翼巴狼
本章字数:
4300
更新时间:
2024-12-19

今天直播结束后,系统又进行了十二小时的维护升级。

第二天,系统维护升级完成。

升级内容主要是把每天直播连麦的人数增加到了十个人次。

也就是说每个管理人都有两个选人名额。

今天照样是嬴政先选人。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很是混乱,所以嬴政放弃了魏晋南北朝的皇帝,选择了隋朝的隋炀帝杨广。

【“杨广”进入直播间!】

杨广不是一个好皇帝,前面已经说过,就算他认识到了自已的错误他可能也不会改,所以虾思聪简单跟他交流几句后就开始了直接讲述。

【虾思聪】:“杨广即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事迹与功过如下。

1、生平事迹。

登基前: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杨广生于长安,美姿仪,少聪慧,13岁被封为晋王,20岁时被任命为兵马督讨大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进攻陈朝,并取得胜利 。

此后,杨广在江南任职多年,广泛接触江南人士,收罗人才,同时也参与了一些军事行动,如抵御突厥等,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统治奠定了一定基础。

夺嫡继位:

杨广觊觎太子之位,他将自已伪装成简朴节约、不近女色之人,与太子杨勇的奢靡浪费形成鲜明对比,还常向独孤皇后哭诉杨勇可能加害于他,坚定了独孤皇后废太子的决心。

同时,他又唆使部下收买朝廷重臣,不断构陷杨勇。

最终,在开皇二十年(600年),隋文帝杨坚废杨勇,立杨广为皇太子。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逝世,杨广即位。

登基后:

杨广即位初期,假传隋文帝遗诏,逼迫杨勇自杀,随后平定了汉王杨谅的叛乱。

此后,他开始推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举措,如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三征高句丽等。

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但也因过度消耗国力、民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主要功绩。

统一南北:

开皇八年(588年),杨广以兵马都讨大元帅的身份参与了平定陈朝的战争,结束了我国南北割裂的格局,为隋朝的统一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营建东都: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命人大力营建东京洛阳,历时十个月完工。

东都洛阳的营建,加强了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促进了南北物质交流和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巩固隋朝的统一。

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是杨广的一项伟大功绩。

它贯通南北,连接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成为我国古代交通和经济交流的重要命脉,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沿岸城市的繁荣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立科举制度:

大业六年(610年),杨广创建了科举制度,设置进士、明经科,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为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晋升机会,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朝堂的局面,确立的科举制度为普通人入仕开辟了道路,对我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开疆拓土与民族融合:

杨广曾亲征吐谷浑,逼降部民十余万,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个郡,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隋朝对西域的控制,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融合,拓展了隋朝的疆域。

3、主要过失。

穷兵黩武:

杨广好大喜功,频繁发动大规模战争。

三次攻打高句丽,不仅使无数士兵战死沙场,而且耗费了巨额的物资和财富,导致国力空虚,民不聊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最终引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奢侈无度:

杨广生活奢靡,耗费巨资修建宫殿苑囿、离宫别馆,如在各地修建了众多豪华宫殿,每次巡游都排场浩大,沿途州县百姓需献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致使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不安。

政治残暴:

为巩固统治,杨广不惜杀害亲兄弟和侄子,对朝廷中的异已力量进行打压和迫害,同时还滥用酷刑,导致朝廷内部人心惶惶,政治腐败,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滥用民力:

杨广在短时间内同时开展多项大规模工程和战争,过度征调民力,使大量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隋朝的灭亡。”

听到这里。

【杨广】脸色难看:“先生,隋朝在我手中灭亡了吗?”

【虾思聪】:“可以说在你手中灭亡的,不过在你之后隋朝还是有三个傀儡皇帝的,下面就简单说一下这三个皇帝的事情。”

【虾思聪】:“1、隋恭帝杨侑。

杨侑是隋炀帝之孙。

在617年,李渊率领军队攻入长安后,为了在政治上占据一定的合法性,拥立杨侑为帝,年号义宁。

不过此时的天下已经大乱,李渊实际掌握着实权。

杨侑更像是一个控的傀儡皇帝。

李渊在巩固自身势力后,便于618年将杨侑废黜,降封其为酅国公,杨侑的存在主要是李渊在朝代交替之际的一个过渡工具。

2、杨浩。

杨浩是在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弑杀隋炀帝后的618年被拥立为帝。

宇文化及掌握着实权,杨浩毫无自主权。

宇文化及只是把他当作自已实现野心的幌子。

在这种复杂混乱的局势下,杨浩最终被宇文化及废黜,并且被毒杀,其在位时间短暂,命运悲惨。

3、隋恭帝杨侗。

他同样是隋炀帝之孙。

618年宇文化及弑君后,杨侗被元文都等人拥立为帝,改元皇泰。

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他努力维持着摇摇欲坠的统治,但难挽颓势。

王世充势力逐渐膨胀后,杨侗被迫禅位给王世充,随后被幽禁。

在被幽禁期间,杨侗的生活凄惨,最后惨遭杀害。

这三位皇帝在位时期都处于隋末乱世,他们在位时间短,无力回天,隋朝的大势已去,在各方势力的争斗中沦为牺牲品。”

【杨广】喃喃自语:“……我竟是大隋的罪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