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日思考,容璃心中己有了计较。
无论前路如何,她能做的就是谨慎行事,不能让人抓住把柄。
是福是祸都要等入宫面圣时才能见分晓。
这一日,阳光正好,容璃站在花园中,看着满园春色,心中却波涛汹涌。
深吸一口气——无论如何,新的命运齿轮己经开始轮转了。
晨曦微露,宫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金鳞巨蟒盘踞在山峦之间。
容璃早早起身,由丫鬟们服侍梳妆打扮。
她望着镜中自己淡雅的妆容,忽想起前几天与卫钰的对话,心中一片纷乱。
希望今日能安稳度过吧!
"小姐,该启程了。"月儿轻声提醒,手中捧着一件浅紫色的宫装。
容璃微微颔首,任由她们换上华服,簪上金钗。
镜中的她,一袭轻盈飘逸的宫装,鬓间斜插一支白玉兰花簪,衬得眉眼更加冷艳脱俗。
"小六,你需记住,面圣时要言行得体,切莫锋芒毕露。"
上官芷亲自为她整理衣襟,声音低沉。
"切记'藏锋守拙'西字。"
容璃心领神会,轻声道:"孩儿明白。"
一路无言。
紫宸殿内,烛火未熄,晨光透过窗棂斜斜洒入,照在鎏金地砖上,折射出万千光斑。
"传——将军府容璃觐见。"
容璃踏入殿内,感受到数十道目光齐聚在自己身上。
她不卑不亢,盈盈下拜:"臣女容璃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上,中年帝王端坐,身着明黄龙袍,气度雍容。
"容氏女,免礼。"
这是容璃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传说中的帝王,比起想象中威严肃穆的模样,眼前人倒显得温和许多。
他面容清朗,眉宇间却难掩疲惫,眼中的锐利如鹰隼般锁定在容璃身上。
"闻卿精通诗书,擅画丹青,可有此事?"
"陛下过誉,臣女不过是随师学了些皮毛,愧不敢当精擅二字。"
皇帝微微一笑,目光中的审视意味却丝毫未减:"听闻你与温老先生有过师徒之谊?"
容璃心下一凛。
温老先生乃当世大儒,他门下记名弟子无数,但真正能称得上是他弟子的不过几人,容璃就是其一。
只不过知之者甚少。
但现下将军府己然这般招人耳目,自己又只是一介女流,该如何解释温老先生为何要收她为弟子?
容璃暗暗思索,该如何与这位大儒撇开关系呢?
不敢思虑太久,容璃垂眸行礼,斟酌着词句:
"旧年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温老确有指点过臣女的诗文,但也只是偶然机缘,他老人家门下记名弟子无数,倒谈不上师徒名分。"
"哦?"
皇帝似乎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手指轻敲御案,"既如此,朕倒想考校一二。听闻温老最重意境,不知容女对此有何见解?"
容璃微微思索,从容答道:"意境如云,捉摸不定,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画中意境,当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令人思之无穷;诗中意境,当如清风拂面,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妙!"皇帝拍案称赞,"难怪太傅曾言,若女子也可参与科举,容氏女当名列前茅。"
这突如其来的赞誉让容璃心头一跳。
太傅?!
难道是前首辅张太傅?他生前是朝中最坚定的改革派。
怎么又扯上他了?
皇帝继续问道:"容氏女,你可曾想过如何实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古训?"
容璃心头一震,这个看似赞扬的问题实则暗藏杀机。
表面上是在赞女子有才,实际上是在试探她对传统观念的态度。
"禀陛下,"容璃起身跪拜,"臣女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本意或许是告诫女子谦逊内敛,却非贬低女子才学。"
殿内一片寂静,大臣们的表情各异。有人微微点头,有人皱眉沉思。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容氏女见解独到,朕欲开设女学,教导宫廷贵女与世家千金,卿可愿意担任女学夫子?"
容璃伏地叩首:"臣女才疏学浅,恐怕无法担此重任,还请陛下另觅良人。"
大殿上静悄悄的,无人敢应答,突然,却清楚地听见皇帝轻笑了一声。
"容氏女,当真谦逊。"
皇帝踱步至丹墀前,居高临下俯视她,"可若人人都如你一般谦逊,这女学又有谁能担纲?"
殿内气氛凝重,大臣们交头接耳。
礼部尚书着胡须大胆首言道:"陛下,女子开蒙虽好,然恐有违祖制。"
言下之意,便是反对女学。
容璃垂眸不语,心中却快速盘算。
皇帝忽然提出女学,必有用意,而她若贸然应下,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她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
然而,高高在上的帝王并未给她这个时间。
"容氏女。"皇帝突然提高声音,"抬起头来。"
容璃缓缓抬头,面上仍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陛下明鉴,臣女自知才学浅薄,不堪大任。然臣女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眉头微挑:"但说无妨。"
"臣女以为,若要教导世家贵女,需得既通礼仪又晓诗书、既谙女红又明算术之人。臣女不过略通文墨,实在难当此任。"
容璃字斟句酌,"陛下若真有意开设女学,何不广纳贤才,设立考核,挑选天下才女共襄盛举?"
此言一出,殿内又是哗然。
礼部尚书面色一变:"容氏女此言差矣!女学乃圣上恩典,岂能公开选拔,引来闲言碎语?"
容璃不卑不亢:"大人所言极是。既如此,不若先由礼部拟定章程,选出几位德才兼备的女官监学,再由她们慢慢培养后学?如此循序渐进,既显陛下的圣德,又可保无后顾之忧。"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她:"容氏女果然心思缜密。"
容璃叩首谢恩:"陛下谬赞,臣女不敢当。"
皇帝挥挥了手示意其退下,并未再出言。
容璃退到一旁,余光瞥见皇帝指节在蟠龙扶手上叩了三下。
礼部尚书还在絮絮叨叨:"女子若无才,只需恪守《女诫》便是。若办女学,恐引得女子心高气傲,不守妇道......"
话音未落,便被高高在上的帝王便开口打断了。
“好了,陆卿,此事容后再议吧!”
见帝王心中明显己经有了成算,礼部尚书只能暗叹一口气,拘礼应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