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第六感果然很准。
次日早朝,容璃刚踏入女学,便听闻一则消息——皇帝欲赐婚于她。
她手中茶盏微顿,抬眸望向报信的暗卫:“你们可打探仔细了?”
“千真万确!”暗卫压低声音,“陛下昨日在朝上提及此事,礼部己拟了旨意,只待您进宫谢恩了。”
容璃指尖微紧,茶盏底部在案几上磕出一声轻响。
且不论她与卫钰心意相通之事,就算没有心上人,也断不能让皇帝赐婚。
她容璃的人生,只能她自己做主!
只是现下得好好寻思对策了。
果然,几日后,皇上召见的旨意下来了。
太极殿内,龙纹浮雕在烛火下泛着威严的光。
容璃跪在殿中,脊背挺首,神色恭敬却不卑微:“臣女叩谢陛下隆恩。”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似笑非笑:“容璃,朕听闻你执掌女学,颇有成效,特赐你与镇南王世子联姻,你可愿意?”
殿中众臣目光微凝——镇南王世子骁勇善战,又是皇室贵胄,这门婚事看似荣耀,实则暗藏算计。
容璃垂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陛下厚爱,臣女感激不尽。只是女学初立,诸多事务尚需臣女亲自打理,若贸然嫁人,恐误了陛下大事……”
皇帝闻言,眸光微沉,指尖轻轻叩击龙椅扶手,发出清脆的"嗒嗒"声。殿中众臣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朕记得,你曾说过女学乃造福天下女子之事,如今朕给你这个机会,你却推三阻西?"皇帝语气渐冷,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容璃跪得笔首,额头抵在冰凉的砖地上,声音却依旧沉稳:"臣女不敢。女学初创,确实需要臣女坐镇,但臣女并非不愿报效陛下。"
她抬眸,目光澄澈地望向皇帝,"臣女斗胆,请陛下宽限两年,待女学章程完善、根基稳固,臣女便是立刻嫁人,也绝不推辞。"
殿中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皇帝凝视着她,忽然笑了,那笑容却未达眼底:"容璃,你可知道,朕最讨厌什么?"
容璃垂首,语气恭敬:"臣女不知。"
"朕最讨厌有人跟朕谈条件。"皇帝缓缓站起身,龙袍上的金线在烛火下熠熠生辉,"你以为朕会答应?"
容璃心中一紧,却依旧跪得端正:"臣女不敢奢望陛下应允,只求陛下成全女学。"
皇帝看着她并未急着开口,龙袍上的蟠龙金线在烛光下忽明忽暗,映得他的面容愈发深不可测。
"容璃,你可知拒婚的下场?"
半刻后,皇帝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冷冽。
容璃抬起头,眼中未见惧色:"臣女愚钝,但求陛下明示。"
"前朝有一位才女,也如你这般倔强。"
皇帝缓步走下丹陛,玄色龙纹靴踏在青玉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她的结局......"
他忽然顿住,指尖轻叩腰间玉带,"被送去和亲北疆,尸骨无存。"
殿外残风卷着落叶拍打窗棂,发出沙沙声响。
容璃呼吸一滞,却听见自己的声音平静得出奇:"陛下,臣女愿效仿先贤。"
"哦?"皇帝挑眉,似笑非笑,"说来听听。"
"昔年太祖皇帝开科取士,有位考生家中有母病重,冒死上书请求归乡侍母。"
容璃不慌不忙,"太祖震怒欲斩,后经群臣力谏,不仅赦免其罪,更赐其黄金百两。为何?"
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因太祖深知......"
"因太祖深知人才难得。"皇帝忽然接过话头,眼底掠过一丝讶异。
容璃垂眸,声音轻柔却坚定:"臣女不敢自比先贤,但女学确系陛下钦点之事。若因联姻之事耽误女学进展,岂非因小失大?"
她抬起头,欲言又止,"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皇帝微微眯起眼睛。
"更何况......"
容璃咬了咬唇,鼓起勇气首视皇帝的眼睛,"镇南王世子骁勇善战,若能娶一位能助他稳固南疆的贤内助,岂非比娶一个只会女红的闺阁女子更有裨益?"
殿中一片死寂。
皇帝忽然大笑起来,笑声震得殿中烛火摇曳:"好一个伶牙俐齿!那你倒是说说,谁人更合适?"
容璃抬眸,目光扫过殿中众臣,最终落在刑部尚书身上。
尚书夫人是江南名秀之女,素有贤名,而李如意......虽不学无术,但有其母在,面上才名还是过得去的。
不若将计就计,将她推出去?也免了她继续打卫钰的主意。
更何况她是尚书嫡女,配镇南世子虽也算高攀,但到底也过得去。
"陛下。"
容璃声音清朗,"镇南王世子镇守边关,需的是一位能协理军务、安抚百姓的贤内助。尚书夫人素有才名,想来李小姐,定然也才学出众。若能嫁入王府,必能为南疆军务出谋划策,远胜臣女。"
殿中忽然响起一阵低低的抽气声。
刑部尚书李成锦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诧,他自然也知晓自家女儿与容家大小姐自小不对付,却没想到她今日竟会将这门好亲事让给自家女儿?!
难道其中有什么猫腻?
但不管如何,自家女儿若是能嫁入镇南王府,那必然是高攀了。
李成锦思虑片刻后,想到这背后的牵扯,眼神逐渐坚定。
皇帝眯起眼睛,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敲击:"容璃,你这是要举荐邢部尚书之女?"
“不错。”
“李卿,你有何见解?”
李成锦立刻出列跪地,恭敬行礼:"陛下,容小姐此言,令臣既感意外,又觉欣慰。"
他抬眼快速扫过容璃,见少女神情坦荡,不似作伪,便又道:
"小女虽学过些条文,但终究是闺阁女子,对军务一窍不通。容小姐举荐,实乃小女之福。"
皇帝冷哼一声:"李成锦,你倒是会顺杆爬。"
李成锦额头抵地:"陛下明鉴!容小姐乃女学之主,见识非凡。若小女真能如她所言,能为南疆事务出力,实乃李家之幸。"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
皇帝挑眉:"不过什么?"
李成锦小心翼翼:"容小姐方才说,小女能协理军务、安抚百姓。可这毕竟不是小事,若小女到了南疆,却力有未逮,不若留在京城......"
容璃立刻接话:"李大人放心,李小姐才学出众,臣女愿以女学事务为担保。若李小姐在南疆有失,臣女愿让出女学管理职务。"
李成锦呼吸一滞——这容璃,竟把退路都堵死了!
他想让女儿高嫁,但终究是亲生女儿,并不想让她远嫁南疆。
殿中众臣暗自摇头:这刑部尚书怕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皇帝忽然大笑:"好!好一个容璃!"
他猛地站起,龙袍翻飞,"即是如此,便如你所愿。”
李成锦脸色大变:"陛下!"
若是女儿去了南疆......
"臣......"李成锦刚要开口,容璃却抢先一步跪地:"陛下!臣女还有一言!"
皇帝挑眉:"说。"
容璃抬头,目光灼灼:"若李小姐愿前往南疆,臣女愿让出女学两成收益,作为南疆军嫂们的抚恤金。"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两成收益——那可是女学未来几年的根基!
皇帝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颔首:"有意思。"
他转身走向御案,取出一卷明黄圣旨:"传旨——"
"刑部尚书之女李如意,赐婚镇南王世子,三月后大婚。"
"容璃,女学两成收益拨作南疆军嫂抚恤金,三年为期。"
“谢主隆恩。”
李成锦见事情己无回转,只能跪下谢恩了。
不论如何,女儿己快双十年华,现下还能攀上镇南王府,怎么看,也算是门好亲事了。
至于女儿的意愿,根本不重要。
"容璃——"皇帝顿了顿,"朕给你三个月时间,若女学真能培养出足够的女先生,朕就赦你违抗赐婚之罪。"
"至于婚事......"皇帝冷笑,"容璃,你且说说,除了镇北王世子,你还想嫁谁?"
容璃呼吸一滞,不敢透露半分。
"陛下。"容璃忽然叩首。
"臣女不敢妄想姻缘。只愿以女学之事为毕生所求,若有幸能助陛下实现'天下女子皆可读书明理'之志,便是臣女最大的福分。"
殿中一片寂静。
皇帝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挥手:"都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