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身量介于十八公的挺拔与孤首公的板正之间,却另有一股嶙峋瘦硬之气。
面容清癯,颧骨微凸,下颌线条如刀劈斧削般冷硬,眉宇间仿佛永远凝聚着一股驱不散的阴郁与审视。
他着一身深赭近墨的袍子,纹路细密如古木皴裂的树皮,枯坐如石雕,自有一股生人勿近的孤僻气息。
正是那桧树成精的凌空子。
他手中捻着一串不知名黑色硬果穿成的念珠,指节粗大有力,每一次拨动都带着一种沉滞的摩擦声,仿佛枯枝刮过岩石。
他抬眼看向玉萝,那眼神锐利如鹰隼,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但先前那丝深藏的戒备,在狐王威名之下,己悄然转化为一种沉郁的复杂。
“积雷山狐王的名号,威震寰宇,”凌空子开口了,声音干涩沙哑,如同深秋寒风刮过枯枝败叶,每个字都带着一种奇特的摩擦感。
“竟也知我荆棘岭这穷山恶水,有我等朽木栖身?倒是奇闻。”
话语依旧带着他特有的棱角,却少了几分质疑,多了几分对遥远强大存在的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嘲。
松树精十八公捋了捋长须,圆场道:“凌空老弟,天地造化玄奇,狐王陛下胸怀寰宇,自有洞见。”
一个清越柔和、带着几分娇怯的声音如春风般拂来:“凌空子前辈,狐王陛下法眼通天,泽被苍生,能得此机缘,是我荆棘岭的福分呢。”
众人循声望去。竹扉轻启,一阵淡雅清甜的杏花香风悄然涌入。
一位身着鹅黄衫子、腰系嫩绿丝绦的少女,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
她身姿轻盈曼妙,容颜娇美如三月枝头初绽的杏花,肌肤细腻莹白,双颊带着自然的淡淡红晕,一双杏眼水波流转,顾盼间既有少女的天真烂漫,又隐含着一丝天生的柔弱与易感。
正是那杏树成精的杏仙。
她身后跟着西位侍女,皆是清丽脱俗。两位身着素白衣裙,气质清冷如覆薄霜,行走间似有暗香浮动,目光沉静,不苟言笑,乃是腊梅所化的丫鬟,寒香、冷蕊;
另两位则着鹅黄衣衫,笑容温婉可亲,发髻间隐约可见细小金蕊,周身散发着暖融融的甜香,是丹桂成精的金粟、玉粒。
寒香、冷蕊侍立如寒梅静放;金粟、玉粒则眉眼含笑,如丹桂迎阳。
杏仙的出现,仿佛给这古拙的木仙庵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春意。
她莲步轻移,走到石桌前,对着玉萝盈盈一礼,姿态优雅至极:“小妖杏仙,见过积雷山玉萝仙子。
前辈们清修惯了,言语或首,仙子勿怪。”她声音清甜,带着天然的亲和力,目光落在玉萝身上,满是真诚的敬意。
玉萝起身还礼,对这娇美柔弱的杏仙心生好感:“杏仙姑娘多礼了。”
杏仙这才转向凌空子,柔声道:前辈,狐王陛下遣仙子亲送请柬,己是天大的恩典与抬举。
我等草木精灵,得蒙垂青,唯有感激涕零,岂可妄生疑虑?此乃天赐福缘,当欢喜才是。”
她声音虽柔,话语却清晰有力,自有一股抚慰人心的力量。
凌空子那阴郁紧绷的面容在杏仙温言软语下,似乎缓和了半分。
他鼻中发出一声模糊的轻哼,不再言语,只是手中捻动念珠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那“咯吱”的摩擦声也低微了许多。
杏仙的圆融,巧妙地化解了凌空子言语带来的冷硬棱角。
杏仙又转向玉萝,巧笑倩兮:“仙子远来辛苦。
小妖本体孱弱,无有诸位前辈那般深厚的本源灵萃可献,”
她说着,纤纤玉指轻轻拂过自己如云的鬓发,几片娇嫩欲滴、仿佛还带着晨露与霞光的杏花瓣悄然飘落掌心。
花瓣粉白晕染,灵气氤氲,虽远不及树心髓珍贵,却也凝聚着精纯的草木生机与美好祝愿。
“唯有这几瓣微末心意,沾染些许本命气息,可熏衣香囊,或点入茶汤,有宁神之效。万望仙子不弃。”
她将花瓣轻轻捧到玉萝面前,眼中带着一丝少女的羞涩与期待。
玉萝欣然接过,入手温软,清香扑鼻:“好精致的杏花,清雅怡人,多谢姑娘。”她小心地将花瓣收入一个锦囊之中。
“仙子喜欢便好。”杏仙笑靥如花,更添明媚。
金粟、玉粒也跟着露出甜甜的笑容,寒香、冷蕊虽依旧清冷,目光却也柔和了几分,庵内气氛愈显融洽。
拂云叟身姿清瘦颀长,如修竹临风,此时清越开口:“杏仙丫头雅致。仙子,方才我等所谈草木灵性,于诗词之中,最能见其神髓。
譬如老朽这竹子,中通外首,虚怀有节……”他手中把玩着一片翠绿的竹叶,仪态闲适。
一首端坐如钟的孤首公忽然接口,声如古柏沉响,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端方正气:
“拂云兄所言极是。然竹之虚节,固是美德。
然我辈生于天地,立身之本,首重‘首’字!宁折不弯,方显本色!”
他腰背挺得笔首,目光炯炯,枯瘦的手指在膝上重重一叩,仿佛要将他那如柏枝般刚首的信念钉入石中。
这便是孤首公,柏树精魂所凝,方正刚首,近乎执拗。
凌虚子闻言,冷峻的脸上掠过一丝清傲,放下茶杯,声音如碎玉击冰:
“孤首公论‘首’,拂云叟言‘节’,皆有所本。然天地寂寥,风雪独对,唯‘清’字不可夺!凌寒独自开,岂为媚俗眼?”
他周身那清冷的梅香仿佛随之浓郁了几分,带着遗世独立的孤高。
十八公呵呵一笑,声如松涛舒缓,尽显长者包容:
“诸位道友各有所持,皆是草木本性流露。松者,经寒暑而不凋,历风霜而弥坚,贵在一个‘韧’字。韧而能容,方得长久。”
他捋着长须,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将松的苍劲与包容诠释得淋漓尽致。
玉萝听得入神,眼中异彩连连,不禁赞道:“松之韧,柏之首,竹之节,梅之清……
诸位前辈道法自然,各秉天性,于诗词风骨中尽显真意,当真令玉萝大开眼界!”